郧西县中医医院 442600
【摘要】目的:探讨针刀松解术结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效果。方法:2023年1月-2024年1月,对颈性眩晕60例展开研究,经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推拿+西药治疗,30例)、联合组(针刀松解术+手法治疗,30例)。结果:联合组的眩晕评分、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松解术+手法治疗颈性眩晕,可降低眩晕评分,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颈性眩晕;推拿;西药;针刀松解术;手法;临床疗效
颈性眩晕是因颈部病变所致椎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症状,头晕、眩晕是主要症状,多数患者合并颈部疼痛[1]。如何有效治疗该病,是临床重点研究问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3年1月-2024年1月,对颈性眩晕60例展开研究,经抽签法分组,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5-65岁(45.38±7.21)岁,病程1-37月(19.56±5.42)月。联合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6-65岁(45.81±7.28)岁,病程1-39月(19.97±5.49)月。对比两组资料,不存在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1)常规推拿:指导患者端坐,放松颈部,定位头面部风池穴、风府穴、百会穴等,定位肩颈部大椎穴、颈夹脊穴、风门穴、天宗穴、肩井穴等,通过一指禅推法与拿法等进行手法推拿,一次推拿15-20min,隔天1次,持续3周。(2)西药注射:准丹参注射液2ml,与氯化钠溶液混合为20ml混合液,将混合液置入一次性注射器中,定位风池穴、阿是穴、肩外俞穴、颈夹脊穴、大椎穴,常规清洁消毒后,刺入相关穴位,在出现酸胀感且回抽无血后缓缓注射药液,一个穴位的注射总量不超过4ml,所有穴位的注射总量不超过20ml,一周注射1次,持续注射3周。
联合组:(1)针刀松解术:俯卧低头位,基于患者主诉症状体征与影像学检查结果,触摸患者的病变部位,寻找压痛点,选择性定点,提供龙胆紫标记,严格按照骨科手术要求清洁消毒手术视野,常规铺巾,穿戴一次性手术衣及手套等,使用一次性无菌针刀,严格遵循针刀手术四步进针规程实施手术。枕骨下项线,保证刀口线、脊柱纵轴处于平行状态,针刀和骨面垂直,然后刺入枕骨面,切开并进行2-3刀剥离操作;寰椎后结节、下位椎间隙、枢椎棘突,保证刀口线、脊柱纵轴处于一致状态,针刀和患者的项部皮肤垂直,刺入其中并前往棘突上缘骨面,调整刀口线90°,将棘间韧带切开2刀;寰椎横突部位,刀口线、脊柱纵轴处于平行状态,针刀垂直刺入并前往横突骨面,刀口线调整90°,顺着横突骨面下缘进行切开操作,将横突间韧带切开2刀;关节突关节部位,于棘突旁开1cm,保证刀口线、脊柱纵轴完全一致,针刀、人体矢状面形成45°角,刺向椎弓板,刀锋顺着骨面朝侧方逐步滑动,探及患者的关节间隙,适当旋转针刀,让刀口线平行关节间隙,关节囊切开2刀;定位颈椎周围肌肉的压痛点,对该部位实施疏通松解操作,或将压痛点切开并进行2-3刀剥离操作。完成针刀操作后,注意压迫止血,提供无菌敷料对刀口实施覆盖固定操作。(2)手法整复:结合患者的症状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灵活运用相关手法进行治疗,比如侧方移位以及寰椎前移位等,可辅助患者坐位,在颈椎颌枕带牵引时,灵活实施顶推手法以及推弹手法复位,其他类型则在卧位状态下实施两点一面整复手法。完成手法整复后,提供颈托外固定,术后5d可将颈托祛除,一周治疗1次,持续治疗3周。
1.3观察指标
眩晕评分:通过眩晕障碍量表(DHI)[2]评价,总分100分,越低越好。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3]如下,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是显效,症状及阳性体征改善是有效,症状及阳性体征无变化是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6.0统计比较。
2·结果
2.1两组眩晕评分 见表一。
表1 眩晕评分比较(,分)
组别 | 治疗前 | 治疗3周后 |
联合组(n=30例) | 57.42±8.45 | 21.87±6.61 |
对照组(n=30例) | 56.21±8.37 | 34.85±6.89 |
t值 | 0.842 | 6.755 |
P值 | 0.243 | 0.001 |
2.2两组临床疗效 见表二。
表2 临床疗效(n/%)
组别 | 显效(n) | 有效(n) | 无效(n) | 治疗有效率(%) |
联合组(n=30例) | 18 | 11 | 1 | 96.67 |
对照组(n=30例) | 11 | 13 | 6 | 80.00 |
X²值 | - | - | - | 4.672 |
P值 | - | - | - | 0.001 |
3·讨论
针刀松解术近年来在颈性眩晕治疗中广泛应用,可发挥针灸功效,对局部穴位实施刺激,疏通局部气血,调节阴阳平衡,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可发挥外科手术作用,松解黏连,解除压迫,恢复局部组织功能。手法复位可纠正患者的颈椎关节错位,提高颈椎稳定性,解除错误关节、颈周软组织对患者神经、血管造成的压迫;手法复位还可减轻肌肉紧张程度,改善血液循环,加快病变部位的炎症物质吸收速度,加快软组织功能的恢复速度[4]。
综上可知,颈性眩晕联合应用针刀松解术与手法复位,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CARRASCO-URIBARREN, ANDONI, RODRIGUEZ-SANZ, JACOBO, LOPEZ-DE-CELIS, CARLES, et al. Short-term effects of the traction-manipulation protocol in dizziness intensity and disability in cervicogenic dizzines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Disability and rehabilitation.,2022,44(14):3601-3609.
[2] 卢肖慧,蒋海娇,季永红,等. 个体化手法复位治疗颈部活动受限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疗效[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24,31(1):22-25.
[3] 何志芳,侯新聚,胡思彦. 吴氏手法配合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患者的疗效及对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20(13):1864-1866,1871.
[4] 王岱淇,陈锦波. 温针灸联合手法、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肝肾不足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对颈性眩晕症状、椎动脉血流的影响[J]. 中国民间疗法,2022,30(24):117-11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