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14
/ 2

尘肺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效果分析

史俊霞

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甘肃省平凉市,744000

摘要:目的:研究在尘肺患者中,采用CT影像学检测的影像学表现以及鉴别诊断效果;方法:2022年5月~2024年5月收治的80例尘肺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分析尘肺与其他疾病如特发性肺纤维化、浸润性肺结节、栗粒型肺转移瘤的鉴别诊断结果。结果:80例患者中,存在明显双肺弥漫性分布类圆形小结节的占52.50%;有42.50%肺叶内直径高于10mm的不规则阴影;有33.75%肺门淋巴结钙化阴影,此外,还有8.75%的患者为石棉肺。结论:在尘肺患者的诊断中,采用CT诊断,能够提升检出率,对于微小病变也有较好的敏感性,对疾病的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价值。

关键词:尘肺;CT;影像学;鉴别诊断

尘肺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尘肺的危害不容小觑,它是一种进行性的肺部疾病,由长期吸入粉尘导致的肺部病变,导致患者肺部功能逐渐下降,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健康危害。因此,了解尘肺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效果,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临床医生对尘肺的诊断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为准确和及时的治疗[1]。本文旨在分析尘肺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并探讨其鉴别诊断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和有效的诊断依据。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间治疗的80位尘肺病患者的病例资料,男性占据绝大多数超过一半绝大部分,女性则为6%,年龄层位于29到77岁这个范围内,平均岁数为52.54岁,标准差为3.78岁;尘肺分期:I期:49例;18名II期病患;13位病患处于疾病的第三阶段,全体患者都呈现出胸痛、咳嗽、咳痰以及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知情;(2)依从性良好;(3)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合并肺部肿瘤;(2)合并肺部结节;(3)资料不全者。

1.2方法

所有病人皆进行了CT检查,在过程中,病人需平躺在床上,将双手抬高至头顶位置。在进行深呼吸之后,病人需憋气接受检查照射。肺部尘埃沉积至膈肌下方3厘米处。间距为5毫米,螺线距离为0.940,切片厚度为5毫米,图像矩阵为512x512,电流区间为100至250毫安秒,电压区间为120到150千伏之间。在经过精确重建之后,数据会被传送至办公电脑进行加工整理,进而获取图像。多位富有经验且精通专业的影像学诊断医师共同分析患者的影像资料。
1.3观察指标

80例尘肺患者的CT表现。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表示计数,行2检验,P<0.05表示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在80位尘肺病患者之中,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占比52.50%、共计42名的患者,其双肺呈现直径为3-8毫米、弥漫性分布的类圆形小结节;在62个病人中,超过77.50%的患者结节大小在2至3毫米,密度较低,边缘轮廓模糊;在3至8毫米之间的结节样本有20个,占总数的25%。部分肿块伴有石头状物质沉淀,如图所示(图1和图2)。在所统计的病例中,患上石棉肺的人增至七例,占总数的8.75%。当胸膜厚度增加到3mm以上时,肺部底部区域会显现小点状物体,这些画面连续呈现串珠状曲线分布。具体内容详见图3。34个肺部区域的异常影像,直径大于10毫米,占有了42.50%的比例,呈现出对称性分布,主要分布在双肺下叶、中后段以及基底段。病因明确,伴随肺气肿,无拘无束。钙化现象呈现为砂砾状,长条形的大阴影突出明显。经检测,有27例肺门淋巴结呈现出钙化现象,占总人数的33.75%。这种钙化现象可出现在单侧或对称性分布,呈现出蛋壳状的钙化特征,纵膈淋巴结伴有钙化和肿大。

            图1弥漫性分布类圆形小结节                图2浸润性肺结节

图3 石棉肺

3.讨论

3.1尘肺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鉴别诊断

这两种疾病常发于中年人群,尽管它们有着相似的临床表现,但在发病原因、影像学表现及病程进展等方面却存在显著的差异。就特发性肺纤维化而言,目前其病因尚不明确,使对其的深入研究变得复杂。在影像学检查中,患者常常呈现出模糊状的小斑片影、条索影或网状影,这些影像特征多出现在下肺区域。随着病情的进展,晚期的纤维化现象会变得更加严重,范围也会逐渐扩大,常常伴随着肺动脉高压的出现。病程发展相对较快,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健康压力[2]。相较之下,尘肺的发病原因则相对明确,这种疾病与长期接触粉尘环境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工业环境中工作的中年人群来说,更是高发群体。在影像学检查中,尘肺患者的肺门淋巴结钙化呈现出独特的蛋壳样特征,这一特点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此外,尘肺患者的肺内还可能出现团块型变化,这与其长期接触粉尘的环境密切相关,尘肺患者也常会出现肺动脉高压以及支气管炎等并发症,但相较于特发性肺纤维化,其病程进展较为缓慢且持续时间较长。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仔细区分这两种疾病。通过分析患者的病史、职业暴露情况、影像学检查等综合信息,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征,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3.2尘肺与浸润性肺结节鉴别诊断

尘肺病通常影响双肺的上叶背段和下叶背段,其直径一般不超过3cm。这种病症的显著特征包括结节影呈现出斑片状,并且与胸膜发生粘连,但其形态多样。相比之下,尘肺病主要发生在肺的外带,其病灶直径较大,呈现为大阴影。这些阴影往往呈现为长条形,并且在周围伴有肺气肿现象。此外,尘肺病的病变具有相对单一的特点。在诊断这两种疾病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表现等因素。特别是在评估病灶的形态、大小和分布范围时,需要仔细观察并加以区分[3]

3.3尘肺与栗粒型肺转移瘤鉴别

尘肺与栗粒型肺转移瘤是两种常见的肺部病变,它们的形态特征和发病部位有所区别,但有时又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尘肺的病变表现为均匀分布于全肺野且大小相同的小结节,边缘清晰。在影像学检查中,尘肺病变通常呈现磨玻璃影,这是因为肺泡壁增厚、间隔增宽以及肺间质纤维化等病理改变所致。栗粒型肺转移瘤来源于其他器官的癌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侵入肺部形成的转移灶。栗粒型肺转移瘤的病变特点是多发生在中肺野与下肺野,常见有磨玻璃征。在影像学检查中,栗粒型肺转移瘤呈现为大小不等的小结节,边缘模糊,有时伴有磨玻璃影。此外,栗粒型肺转移瘤的生长速度较快,病程较短,临床症状较为明显。

综上所述,CT在尘肺患者的鉴别诊断中,有显著的影像学特征,可明确病变部位,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向小均,刘水.尘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与呼吸参数指标的相关性[J].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 21(8):45-48.

[2]梅菊芳,黄贤平.尘肺合并肺结核与单纯尘肺在CT影像学对比分析[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2, 23(6):620-622.

[3]王汝团,杨海涛,吴正琮,等.煤工尘肺患者195例胸部CT影像学表现及支气管镜征象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 2023, 45(5):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