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系列微课程,深化大单元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13
/ 2

借助系列微课程,深化大单元教学

杜波

陕西省三原县南郊中学

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旨在促进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构建教学的整体意识,以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提升教学效益、落实课程核心素养的同时,达成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目的。微课程立足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利用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领域的应用,有效推进教育教学的创新,是名校网络课堂的助推器。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微课程引进大单元教学中,开展了基于大单元教学的系列微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究,将分散的、个别的微课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形式、实践模式、经验与教训进行收集与整理,形成一系列完整的、可借鉴的系统模式,实现资源的最大共享,推动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领域的更高层次应用,驱动学校网络课堂建设。

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突破口,系列微课程的设计应用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研究系列微课程应用的类型、原则与要求,研究微课设计、制作工具与制作方法,发展自我,成长为新一代科研型教师。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进行实践研究,构建、完善微课程的开发模式,强调软件和硬件的整合,技术和课程的整合,理论和实践的整合,带动和促进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全面提高,尤其是提高教师使用屏幕录像软件和视频处理软件方面的能力。在系列微课程的支撑下搭建新的教学交流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钉钉群等平台上传微课资源,促进学生反复学习,从而形成一套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践性特点的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新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在从事高一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我以高一语文新教材为蓝本,基于“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特点,整合教材,驾驭教材,统筹规划,科学设计具有系统性、关联性、递进化的微课程,增强教师资源整合开发的意识和能力,以主题引领内容,对教材篇目进行整合,实现多文本之间的要素整合、内容关联和教学统整,设计制作系列微课。通过系列微课应用的案例研究,发现和总结系列微课程在大单元教学中应用的方式方法,灵活运用丰富、多元、鲜活的课程资源助推学习减负增效。

在小说教学中,我对高一语文必修上的《百合花》《哦,香雪》和必修下的《祝福》等教材进行整合,设计制作小说鉴赏系列微课程。本系列包括两大部分,每部分自成一个系列,每个系列各四节课。第一个系列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入手,分别设计制作了祥林嫂的人物形象分析、《百合花》中新媳妇的形象分析、《哦,香雪》中的女性群像分析及从三位女性中看中国女性的成长等四节课,着力于教材内容的重组与整合,形成序列化、递进性的微课程。第二个系列从小说的社会环境切入,分别设计制作了《祝福》中三次祝福描写的作用、《百合花》中的战争描写艺术、《哦,香雪》中社会环境的特点及社会环境在小说创作中的作用四节课,以社会环境为核心,三课的侧重点又各有不同,由此深化学生对小说中社会环境描写艺术和作用的理解。

在诗歌教学中,以“生命的诗意”为主题,结合高一语文必修上的第三单元我设计制作诗词学习系列微课程。第一个系列,结合《短歌行》《归园田居》《声声慢》三首诗歌设计制作了“乱世中文人的风骨”系列课程,其中包括《短歌行》中曹操的渴望与进取、《归园田居》中陶渊明的淡泊与超脱、《声声慢》中李清照的悲苦与孤傲三个微课程,探寻乱世中文人的精神世界,把握诗人形象,感受不同的生命状态,形成对生命价值的思考。第二个系列,结合《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设计制作了“苏辛之豪放词风”系列课程。其中包括知人论世、典故运用、意境营造、情感抒发四节微课程,让学生深入理解豪放词创作视野广阔、气象恢宏雄放、语词宏博、用事较多的风格特点。

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结合必修下的《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阿房宫赋》《六国论》四篇课文,设计制作了文言文阅读指导系列微课程。本课程包括三个部分:文言实词理解、文言句式特点和文言文翻译技巧。在文言实词含义系列中,分别设计制作了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三节课;在文言句式系列,分别设计制作了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局、介宾后置句五节课;在文言文翻译技巧系列中,按照文言翻译六字法,分别设计制作了留、删、换、调、补、贯六节课。每节课中,取例均来自《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阿房宫赋》《六国论》,对于学生而言,既有实例,又有方法,这样学习可以取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

针对学生议论文写作难的现状,我设计制作了议论文写作指导系列微课程。本系列共分为四大部分:议论文的标题、议论文开头技巧、议论文论证结构、议论文论证方法。每一部分都分成几个独立的系列:议论文的标题部分,分别从标题的重要性、拟题技巧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给予指导;议论文的开头技巧分为四课时,主要分享了阐释破题法、引用佳句法、比兴增采法和设疑求解法四种方法,高屋建瓴,操作性强;议论文的论证结构部分主要分成三节课,主要从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进行指导,掌握了这三种基本结构,就可以根据论证对象的具体情况来谋篇布局;论证方法分为四课时,主要讲授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四种方法的运用及注意事项等,例证充分,条理清晰。

对于整本书阅读,尤其是《红楼梦》学生普遍反映读不进去、不感兴趣。为了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我以系列微课程为指引,引领阅读,指点迷津。在四大家族系列中,分别设计制作了贾家、史家、王家、薛家主要人物及四大家族人物关系五节课,初识红楼人物,厘清家族关系,认识他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解读《红楼梦》的创作目的。在十二金钗系列中,从十二金钗判词切入,分别设计制作了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李纨、秦可卿等十二节课,分析判词,讲述故事,鉴赏人物,了解这些有个性的优秀女性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微课程的制作使用,切合大单元教学的特点,对教材内容大胆整合,真正实现了多文本之间的要素整合、内容关联和教学统整。同时,利用微课优化课堂建构,推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让学生在新颖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堂上,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自主探究,全面发展,助推语文能力的发展,适应新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