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前复位法与旋后复位法治疗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的临床疗效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13
/ 2

旋前复位法与旋后复位法治疗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的临床疗效对比

刘真正

隆回县桃洪镇雨山卫生院  湖南  邵阳  422200

摘要:目的:对比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治疗中分别施以旋前复位法、旋后复位法的疗效。方法:选择于2022年12月~2024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60例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患儿,抽签法分组,30例开展旋前复位法者入治疗组,30例开展旋后复位法者入对照组,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相比于对照组(优良率70.00%、复位成功率83.33%),治疗组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率(96.67%)明显较高,复位成功率(100.00%)更高(P<0.05);相比于对照组(满意度73.33%),治疗组治疗满意度(96.67%)明显较高(P<0.05)。结论: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治疗中施以旋前复位法比旋后复位法疗效更佳,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可提高治疗满意度,具有价值意义。

关键词: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旋后复位法;旋前复位法

在临床上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为患病率较高的上肢损伤疾病,也称之为“发脾气肘”、“保姆肘”、“牵拉肘”[1]。基于儿童韧带发育尚不完全和环状韧带松弛,一旦旋前位伸直前臂,纵向牵引之后会使关节囊中桡骨小头发生脱出,环状韧带在肱骨头和桡骨小头位置卡住,绕骨头位置异常,进而造成桡骨小头半脱位[2]。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发生时,肘关节活动会发生疼痛和障碍,手臂拒绝应用,需尽早、有效治疗[3]。常规的治疗方法为旋后复位法,然而却难以一次性复位,伴随复位技术不断发展,临床实践中发现旋前复位法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和复位。本研究选择于2022年12月~2024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60例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患儿,对比两种复位法的疗效,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于2022年12月~2024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60例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患儿,抽签法分组,30例开展旋前复位法者入治疗组,年龄:(4.16±0.85)岁(1~7岁),性别:17例男,13例女,脱位位置:19例左肘,11例右肘,致病原因:5例摔伤,3例扭伤,22例牵拉伤;30例开展旋后复位法者入对照组,年龄:(4.24±0.76)岁(2~7岁),性别:18例男,12例女,脱位位置:20例左肘,10例右肘,致病原因:4例摔伤,5例扭伤,21例牵拉伤,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结果P>0.05,可对比。

1.2方法

两组治疗前,医生均对其病史详细询问,指导家长将患儿抱住,以便医生对患肢情况更好检查,将患肢衣服脱去,保证诊断明确,将骨折等情况排除。

对照组开展旋后复位法,方法具体为:医生一手固定其肘关节,让其处于伸直位,桡骨小头外侧用拇指进行按压,旋后前臂,肘关节屈曲,听到弹响音轻微或体会到拇指下绕骨头滑动。让患儿上举患肢,同时可对物件拿取,证实成功复位。

治疗组开展旋前复位法,具体为:医生将患儿前臂握住,肘关节轻微屈曲呈90°,另一只手将肘关节和上臂远端握住,桡骨小头外侧用拇指进行按压,旋前前臂,听到弹响音轻微或体会到拇指下绕骨头滑动。让患儿上举患肢,同时可对物件拿取,证实成功复位。

两组一旦未一次性成功复位,需再次复位,对家长叮嘱治疗后7d之内,注意脱衣服健侧先患侧后,穿衣时则相反,防止发生再次脱位。

1.3观察指标

1.3.1对比肘关节功能恢复、复位情况

    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判断:利用Mayo评分进行评价,优:>90分,良:70~89分,中:60~69分,差:<60分,对比优良率;对比一次性复位情况,弹响音听到后10min,可自由活动患肢证实成功复位。

1.3.2对比治疗满意度

满意度通过调查问卷形式调查,共计100分,根据分值对维度进行划分,<60分划分到不满意;60~85分划分到基本满意;86~100分划分到非常满意,总满意度为基本满意度和非常满意度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一般资料和结果中所涉数据分析利用SPSS23.0,X2为[n(%)]计数数据的检验方法,t则为(±s)计量数据的验证方法,且与正态分析符合,P<0.05表明有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肘关节功能恢复、复位情况

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率明显较高,复位成功率更高(P<0.05),见表1。

表1 肘关节功能恢复、复位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

优良率

复位成功率

试验组

30

21(76.67)

8(20.00)

1(3.33)

0(96.67)

29(96.67)

30(100.00)

对照组

30

12(40.00)

9(33.33)

7(26.67)

2(73.33)

21(70.00)

25(83.33)

X2

7.680

5.455

P

0.006

0.020

2.2 对比治疗满意度

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见表2。

2治疗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试验组

30

23(76.67)

6(20.00)

1(3.33)

29(96.67)

对照组

30

12(40.00)

10(33.33)

8(26.67)

22(73.33)

X2

6.405

P

0.011

3 讨论

桡骨小头半脱位在临床上为患病率较高的肘部疾病,主要由于暴力对小儿前臂造成牵拉,顺着尺骨桡骨小头向远端滑,负压形成于肘关节腔内,环状韧带(发育不完善)吸入,使肱骨头和桡骨下头间环状韧带卡住,使其半脱位[4]。桡骨小头半脱位以肘关节发行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健肢对患肢前臂保护,肘关节不愿活动,患儿会哭闹。针对该病需尽早诊疗。针对该病以手法复位为主,而手法复位有两种方式,即旋后复位法和旋前复位法,哪种复位方法效果更佳值得研究。本研究对两种复位法的疗效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优良率70.00%、复位成功率83.33%),治疗组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率(96.67%)明显较高,复位成功率(100.00%)更高(P<0.05);相比于对照组(满意度73.33%),治疗组治疗满意度(96.67%)明显较高(P<0.05)。结果证实:旋前复位法比旋后复位法效果更佳,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和复位,可提高治疗满意度。与旋后复位法相比,旋前复位法患儿疼痛较轻,主要是由于旋后复位,会对环状韧带造成挤压、摩擦,会导致刺激水肿,使其疼痛加重。以其逆创伤机制为依据,旋前复位较少挤压和摩擦环状韧带,顺利复位环状韧带[5]。与旋后复位法相比,旋前复位法一次性复位成功率更高,患儿及家长满意度更高。一旦旋后复位法复位不成功,建议再次复位时旋前复位法为更佳的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治疗中施以旋前复位法比旋后复位法疗效更佳,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可提高治疗满意度,具有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攀,胡月,杜思能.旋前复位法与旋后复位法治疗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的疗效比较研究[J].中国民间疗法,2022,30(22):46-49.

[2]陈诗芳.旋前复位法与常规旋后复位法治疗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效果对比[J].中外医药研究,2022,1(17):91-93.

[3]邹青云,陈榆龙,徐缘悦,等.手法复位配合桃红四物汤治疗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20,28(15):58-60.

[4]孙天峰,王玺,张胜年.过度内旋法复位治疗桡骨小头半脱位的临床研究[J].甘肃医药,2020,39(8):732-733,739.

[5]陈辉,张学兵,杨陈,等.605例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的临床特点分析及预防对策[J].临床研究,2021,29(6):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