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技术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12
/ 2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技术的研究

杜康

511623198811144396

摘要:社会的不断进步促进了建筑工程的迅速发展。混凝土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会出现裂缝问题,给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带来潜在威胁。因此,研究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技术;研究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是常用的施工材料,在技术方面的要求也相对较高。但是由于施工环境中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再加之受天气变化的影响,混凝土施工中极易形成不同裂缝。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施工裂缝,那么混凝土整体结构便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承载力不达标,使用时安全无保证,钢筋腐蚀程度会越来越重,进而出现渗漏等严重的问题,给整个建筑物埋下极大的安全隐患。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严把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控制与处理这一关非常重要,需掌握更加专业的技术手段。

1裂缝的危害和产生部位

1.1裂缝的危害

混凝土裂缝影响结构的安全和质量,具有较为严重的危害,主要影响钢筋及混凝土本身的强度,导致降低混凝土构件,甚至整体结构承受荷载的能力。当混凝土表面出现较大裂缝时,混凝土内部安装的钢筋就会暴露在空气当中,与空气中的水和氧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钢筋锈蚀。在产生裂缝后,如未及时针对裂缝采取修补加强措施,容易使钢筋锈蚀的程度加剧,影响与混凝土的粘结锚固力,同时影响钢筋材料本身的受力性能。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时,建筑物构件的整体强度将受到影响,承载能力也随之降低,随着施工的进行,构件承受的荷载逐步增加,混凝土表面裂缝会越来越大。如在雨季施工,施工荷载较高时,这些裂缝会随着扩大,并向构件中心开裂,进而可能产生更多的分散裂缝,导致钢筋与混凝土共同承受荷载的能力降低,以至于影响下步结构施工的安全。

1.2裂缝产生部位

由于混凝土建筑物的结构复杂,导致裂缝出现的部位呈现差异性。一般比较常见的裂缝主要出现在混凝土构件结构薄弱部位、钢筋复杂的锚固区、大体积混凝土、超长结构混凝土表面等部位。在进行混凝土的裂缝防控时,需要结合具体的裂缝成因开展防控工作。因施工需要留置的施工缝即属于薄弱连接部位,施工中如处理不到位,容易产生裂缝;而结构尺寸变化导致的模板加固不到位或振捣不实也容易导致连接部位出现裂缝。钢筋复杂的梁柱节点核心锚固区则会由于内部钢筋较多,在振捣不密实、钢筋偏位的情况下,也容易产生内部空隙及表面裂缝。

2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形成原因

2.1材料质量问题

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如果混凝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形成。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结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如果使用的水泥质量不合格、掺有过多的矿物掺合料或掺入了不适当的外加剂,就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抗裂性差,从而引发裂缝;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填料,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稳定性,如果使用的骨料质量不合格、掺杂有过多的粉状杂质或含有过多的含水量,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不足、容易收缩和开裂;施工中使用的水质如果不符合标准,含有过多的杂质、有机物或盐分,会导致混凝土的饱和度和固化过程受到影响,引发收缩和开裂;外加剂是提高混凝土性能的重要添加剂,如减水剂、增强剂等,如果外加剂的质量不合格、使用不当或配比不准确,会导致混凝土的流动性、抗裂性和耐久性下降,从而引发裂缝。

2.2混凝土施工技术不当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当会导致混凝土在浇筑、养护和硬化过程中出现问题,从而引发裂缝。如果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分布不均匀,即存在浇筑厚度不一致或浇筑速度过快等问题,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应力不均匀,从而引发裂缝;振捣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后使用振动器进行振动,以排除混凝土中的空气和减少内部孔隙,如果振捣不到位,混凝土中的空隙无法完全排除,会导致混凝土的密实性不足,易发生裂缝;养护是指对混凝土进行湿养护,以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使混凝土逐渐硬化,如果养护不当,比如湿度不足或温度过高,会导致混凝土过早失去水分,引发干缩和开裂;浇注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当,会导致温度升高,如果对温度控制不当,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梯度过大,会引发温度应力,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技术要点

3.1混凝土配合比

很多裂缝的出现与混凝土配比有密切关系,所以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时要特别重视合理安排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配合比,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和行业要求,保证混凝土配比符合要求。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水泥、粗骨料、细骨料的选择合理且科学,就应尽可能使用性能较好的材料,在均匀搅拌混合料的基础之上,确保强度与检测评估标准中的具体要求相符。

3.2施工方法的控制

(1)施工人员规范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浇筑时控制好浇筑速度和浇筑量,混凝土随拌随用;振捣时控制振捣时间、插点分布位置、振捣深度等,遵循快插慢拔的振捣原则,辅以二次振捣和二次抹面技术,采用多种技术避免裂缝的出现。

(2)现浇板负筋置于板的面层,需要设置合适厚度的负筋保护层,不宜过厚,否则容易开裂。遇隔断或有梁通过时,可将负筋位置规划在梁钢筋上面,将两类钢筋绑扎至一体,稳固负筋,以免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偏位、下沉等现象。

(3)支模前,根据模板布置要求选择合适规格、质量达标的模板,清理杂物,涂刷隔离剂;支模时,准确控制模板的位置,将模板布设到位,处理好相邻两块模板间的缝隙,防止漏浆,稳固支模系统,避免因混凝土浇捣而出现移动、滑移等情况;支模后,采用现浇整体式浇筑工艺,将适量优质的混凝土浇筑到位。

3.3温度控制措施

(1)混凝土浇捣完成后,带模养护,减少温度应力的积累量,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改善混凝土的成型状态,降低裂缝的发生率。

(2)向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薄膜,进行保温养护,减少水分的蒸发量,防止温度异常升高,通过塑料薄膜控制温度后,可以减小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差,使混凝土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固结成型,防止开裂。

(3)除了覆盖薄膜外,还可以增设土工布,联合应用多种材料进行综合防护,保障混凝土防开裂效果。

3.4混凝土养护处理

待混凝土浇筑结束以后,便是养护操作。养护是为了增加强度和性能,如果在养护过程中出现了操作、处理不当等问题,极易造成混凝土裂缝越来越深,范围越来越大,以至难以控制。为了更好地控制裂缝问题,可使用箱涵养护技术,确保混凝土紧密性。待振捣结束,要快速处理混凝土渗水问题,混凝土初凝之前使用木抹子抹压表面,之后完成收光操作,即将薄膜、土层覆盖于表面,通过持续性洒水的方法使其保持湿润,以达到良好降温处理的目的。

在降温养护环节,可以根据施工缝具体情况,以及不同材料不同的用途,选择合适的型号,保证降温养护达到最佳效果。同时,要及时安排专人对养护情况进行检查,最大限度避免温差较大导致混凝土出现明显收缩,进而发生严重的开裂现象。

结语

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到的细节较多,控制要求高。建议工程人员采取全流程裂缝控制措施,通过多种措施有效提高混凝土裂缝控制水平,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同时,随着新技术的推广以及更多优质材料的面市,将进一步改善混凝土裂缝控制效果,推动房屋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廖远平.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研究[J].居业,2024(3):64-66.

[2]陈治松.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对策[J].散装水泥,2023(5):92-94.

[3]洪浩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研究[J].居舍,2023(23):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