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防所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 分析绵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前后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变化,为优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2022年绵阳市手足口病病例资料寄常住人口数,采用 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前后绵阳市手足口病报告率及流行病学特征的差异。结果 2017-2022年绵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25454例,年发病率分别为69.40/10万、112.35/10万、141.34/10万、53.39/10万、95.36/10万、56.38/10万,各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334.78,P<0.001)。流行高峰除2020与2022年外呈夏、秋季双峰分布。绵阳市各区县市(包括园区)均有病例报告,其中年均发病率较高的三个区县为高新区、涪城区和经开区。各县区的手足口病发病率总体呈现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波动趋势。病例以男性(n=14562)、散居儿童(n=15016)为主,集中在3岁以下组(n=15957)。但疫情前后对比,疫情后3岁以上人群和幼托儿童人群占比上升。2017-2022年病原学共检测1834份,EV71型从疫情前的7.05%下降至疫情后的0.11%;Cox A16型从疫情前的36.42%下降至疫情后的16.18%;其他肠道病毒从疫情前的52.57%上升至疫情后的73.18%;疫情前后各病毒株类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7.702,P<0.001)。结论 针对新冠疫情的综合防控措施不仅对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起到有效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肠道传染病的报告率。提示提高大众对传染病的知晓率,提升健康素养,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对传染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冠肺炎;手足口病;流行特征;病原学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HFMD)是由人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的疱疹为主要症状 [1]。绵阳市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后,开展各项防控措施。有研究表明 [2],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如隔离、人群流动性及聚集性的限制、勤洗手、戴口罩等不仅对新冠疫情而且对其他传染病的流行也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因此改变了绵阳市重点传染病比如HFMD的流行规律。本研究分析绵阳新冠肺炎疫情前后2017-2022年的HFMD流行特征变化,为更好控制手足口病制订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
2017—2022年绵阳市HFMD报告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其中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数据代表疫情发生前3年HFMD报告资料,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数据代表新冠流行期间HFMD报告资料。
1.2方法
1.2.1病原学检测
病原学检测根据《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样本进行肠道病毒(EV)、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检测。
1.2.2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疫情概况
2017年-2022年全市共报告HFMD 25454例,年均报告率为88.04/10万,其中2019年发病率最高,为141.34/10万,2020年最低,为53.39/10万,不同年份间年均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334.78,P<0.001)。2017年-2019年(疫情前)报告病例15637例,年均发病率为107.93/10万,2020-2022年(疫情中)报告病例9817==例,年均发病率为68.08/10万。疫情发生前后HFMD的年均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301.931,P<0.001)。
表12017年-2022年绵阳市手足口病年报告病例分析
年份 | 人口数 | 发病数 | 发病率(10万) | 2 | P |
2017 | 4810901 | 3339 | 69.40 | 3334.78 | <0.001 |
2018 | 4835595 | 5433 | 112.35 | ||
2019 | 4857007 | 6865 | 141.34 | ||
2020 | 4877007 | 2604 | 53.39 | ||
2021 | 4684977 | 4469 | 95.36 | ||
2022 | 4866645 | 2744 | 56.38 | ||
合计 | 25454 | 528.24 |
2.2流行病学特征
2.2.1时间分布
2017年-2022年中除2020与2022年成单峰分布以外其余年份均呈双峰分布,即4—7月为第1个高峰,9—11月为次高峰,全年均有HFMD病例报告(见图1)。
图1 2017-2022年各月份手足口病发病数
2.2.2人群分布
2017年-2022年绵阳市共上报男性病例14562例,女性病例10892例,男女比例为1.34:1。病例主要集中在0~<3岁年龄组(15957例,占比62.69%),以散居儿童为主(15016例,占比58.99%)。2017-2019年(疫情前)绵阳市上报HFMD病例男性9073例、女性6564例,2020-2022(疫情期间)上报HFMD病例男性5489例、女性4328例,疫情发生前后不同性别间HFMD发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0.962,P<0.001);疫情发生前后0~<3岁年龄组儿童所占的比例较大,分别占64.69%和59.5%;在不同职业人群中,疫情发生前后均以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61.16%和55.55%,详见表2。
表2 疫情发生前后绵阳市手足口病人群特征分析
项目 | 总计 | 2017-2019 (疫情前) | 2020-2022 (疫情后) | 2 | P | |||
报告 例数 | 比例 (%) | 报告 例数 | 比例 (%) | 报告 例数 | 比例 (%) | |||
性别 | 10.962 | <0.001 | ||||||
男 | 14562 | 57.21 | 9073 | 58.02 | 5489 | 55.91 | ||
女 | 10892 | 42.79 | 6564 | 41.98 | 4328 | 44.09 | ||
年龄(岁) | 82.802 | <0.001 | ||||||
0- | 15957 | 62.69 | 10116 | 64.69 | 5841 | 59.5 | ||
3- | 8029 | 31.54 | 4730 | 30.25 | 3299 | 33.6 | ||
6- | 1468 | 5.77 | 791 | 5.06 | 677 | 6.9 | ||
职业 | 102.914 | <0.001 | ||||||
散居儿童 | 15016 | 58.99 | 9563 | 61.16 | 5453 | 55.55 | ||
幼托儿童 | 9237 | 36.29 | 5445 | 34.88 | 3792 | 38.63 | ||
学生 | 1053 | 4.14 | 539 | 3.45 | 514 | 5.23 | ||
其他 | 148 | 0.58 | 90 | 0.57 | 58 | 0.59 | ||
合计 | 25454 | 100 | 15367 | 100 | 9817 | 100 |
2.2.3地区分布
绵阳市12个区县市(包括园区)均有病例报告。2017-2022年区县市(包括园区)的HFMD发病率总体呈现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波动趋势。疫情前年均发病率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高新区、经开区和涪城区;疫情后年均发病率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涪城区、高新区和游仙区。见表3。
表3 疫情发生前后绵阳市手足口病地区特征分析
区县市 (包括园区) | 总计 | 2017-2019 (疫情前) | 2020-2022 (疫情后) | 2 | |||
报告 例数 | 年均报告率 (/10万) | 报告 例数 | 年均报告率 (/10万) | 报告 例数 | 年均报告率 (/10万) | ||
涪城区 | 6957.00 | 193.34 | 3882.00 | 214.00 | 3075.00 | 172.33 | 80.953a |
游仙区 | 3198.00 | 123.79 | 2007.00 | 144.33 | 1191.00 | 99.85 | 102.733a |
科学城 | 164.00 | 30.72 | 119.00 | 76.53 | 45.00 | 11.89 | 149.955a |
高新区 | 2578.00 | 208.73 | 1626.00 | 269.51 | 952.00 | 150.68 | 209.210a |
经开区 | 1247.00 | 131.52 | 686.00 | 215.11 | 561.00 | 89.15 | 255.260a |
三台县 | 1665.00 | 26.76 | 1105.00 | 34.34 | 560.00 | 18.64 | 143.191a |
盐亭县 | 1104.00 | 43.34 | 834.00 | 62.38 | 270.00 | 22.31 | 235.486a |
安州区 | 2262.00 | 98.63 | 1607.00 | 139.01 | 655.00 | 57.58 | 385.858a |
梓潼县 | 441.00 | 24.35 | 269.00 | 28.45 | 172.00 | 19.87 | 13.667a |
北川县 | 1201.00 | 96.70 | 837.00 | 131.69 | 364.00 | 60.02 | 164.991a |
平武县 | 714.00 | 75.32 | 513.00 | 97.90 | 201.00 | 47.42 | 79.340a |
江油市 | 3712.00 | 79.81 | 2152.00 | 90.56 | 1560.00 | 68.59 | 5260.718a |
合计 | 25243.00 | 88.22 | 15637.00 | 108.03 | 9606.00 | 67.94 | 1304.369a |
注:aP<0.001 |
2.3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分析
2017-2022年绵阳市各哨点医院共采集手足口病病例标本1834份,其中阳性标本有1602份,总体阳性率为87.35%,各年份阳性率依次为78.72%(185/235)、86.24%(401/465)、91.53%(335/366)、91.45%(321/351)、90.76%(216/238)、80.45%(144/179),不同年份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7.702,P<0.001)。2017—2019年(疫情前)的阳性样本中,以其他肠道病毒(358例,占52.57%)、CoxA16(248例,占36.42%)为优势毒株;2020—2022年(疫情期间)的阳性样本中,以其他肠道病毒(674例,占73.18%)为优势毒株,疫情发生前后手足口病病原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7.702,P<0.001)。见表4。
表4 2017—2022年绵阳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结果
病原体 | 总计 | 2017-2019年(疫情前) | 2020-2022年(疫情后) | |||
阳性例数 | 构成比(%) | 阳性例数 | 构成比(%) | 阳性例数 | 构成比(%) | |
EV71 | 49 | 3.06 | 48 | 7.05 | 1 | 0.11 |
CA16 | 397 | 24.78 | 248 | 36.42 | 149 | 16.18 |
CA4 | 9 | 0.56 | 0 | 0.00 | 9 | 0.98 |
CA6 | 108 | 6.74 | 21 | 3.08 | 87 | 9.45 |
CA10 | 7 | 0.44 | 6 | 0.88 | 1 | 0.11 |
其他 | 1032 | 64.42 | 358 | 52.57 | 674 | 73.18 |
合计 | 1602 | 100.00 | 681 | 100.00 | 921 | 100.00 |
3讨论
本研究对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绵阳市手足口病报告率进行统计学分析,2020—2022年绵阳市HFMD的年均报告率及月均报告率均低于2018—2019年,与戴雨珂[3]、陈春艳等研究认为新冠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手足口病报告率的观点一致,主要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受新冠综合防控的措施影响,导致人员流动和聚集性减少、学校上网课、公众卫生意识强度提高、卫生和就医习惯改变、公共场所加强有效消毒等措施有关。但2017年(疫情前)的年均报告率及月均报告率低于2021年(疫情期间)高于2020和2022年,回顾绵阳市2012-2021年绵阳市手足口流行病学特征,手足口病报告率在2013—2018年呈现隔年高发的态势,2017年处于发病率的低点,且2021年绵阳市全面复工复产、复学复课以后,增加了公众的聚集机会,使2021年的发病率又升高至95.36/10万,与福州市2019-2021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类似。
时间分布显示,受疫情影响,2020年手足口病流行趋势与往年完全不同,呈单峰分布,与刘川等2020年德阳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一致,可能原因在于2020年春季大多数早教机构、托幼机构及各类学校采取线上教学等方式,以及限制人群的流动性、聚集性,可减少HFMD聚集性疫情的发生,避免了第一个高峰的出现。随着社会日常活动分阶段恢复,从2020年8月起,手足口病发病数又有更加显著的增加,至2020年底达到新冠暴发前的发病水平。2022年底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措施调整,一定程度上影响手足口病的发病与就医,故而在年底并未出现高峰。
人群分布显示,不同年龄组间HFMD报告构成比与徐向华等的研究一致,0~<3岁年龄组是HFMD的重点防控对象,其中病例以 6 岁及以下的男性散居或幼托儿童为主,与衣贵鹏等。职业分布显示,本研究中报告人群主要以散居儿童为主,其次是托幼儿童,可能原因在于低龄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抵抗力比较低,同时因为年龄小未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而导致接触病原体的机会增加。此次研究还发现,相较于疫情前,疫情后托幼儿童、学生发病比例和6岁以上年龄组比例有所升高,提示应重点针对托幼机构及校园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并加强对儿童、家长及教师三方开展健康教育宣传。
有研究表明 EV71 是导致手足口病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最重要的病原,本研究病原学监测发现,新冠后EVA71及Cox A16的比例逐渐降低,绵阳市逐渐形成以Cox A6及其他肠道病毒为优势毒株的发展趋势,与康殿巨[13]等近几年研究四川省HFMD病原学监测结果类似,推测新冠疫情的发生导致手足口病流行毒株的变化趋势有关,这一特征与全省以及湖北、江苏、广东一致,近些年 CoxA6 和 Cox A10 已在全球各地广泛流行,其他肠道病毒导致的重症病例也越来越多,这也导致手足口病防控面临的新挑战
本研究分析了2017-2022年的手足口病数据,暂未纳入2023年的手足口病流行数据,下一步会增加2023年的数据,探究新冠肺炎“乙类乙管”后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
综上所述,针对新冠疫情的综合防控措施不仅对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起到有效控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提示提高大众对传染病的知晓率,提升健康素养,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对传染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文艳,杨小蓉,陈果,等.四川省绵阳市2015—2018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J].中国热带医学,2020,20(05):462-5.
[2]黄建英,李静静,刘妙玲,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儿童传染病报告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21,37(10):1527-30.
[3]戴雨珂,陈果,周良君,等.2016—2021年绵阳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与病原学检测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23,39(07):6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