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康复机构服务治疗评估及改进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09
/ 2

儿童康复机构服务治疗评估及改进策略研究

李国晶

452130198906010615 崇左市妇幼保健院

摘要:伴随我国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我国社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康复医学的重要性正在逐步凸显,老百姓的迫切康复需求也在逐步释放。目前康复医疗机构、康复床位及康复人才严重不足,而三级医院受床位周转率、医保经费的限制,无法承担康复任务,尤其是满足患者早期康复的需求。大量的早期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康复医疗服务。我国人民群众康复医疗需求日益增长与康复保健服务不足相矛盾,分级康复医疗体系建设迫在眉睫,“康复一个人、幸福一家人”任重道远。

关键词:儿童康复机构;服务治疗;改进策略;研究

引言

特殊教育是为了满足特殊儿童的学习需要而设计的教育。特殊教育的目标在于帮助特殊儿童逐步适应最少限制的环境,使他们可以尽最大可能与正常儿童一同参与普通学校的学习活动。“现阶段,医院式康复仍然是特殊儿童康复的主要渠道,医疗机构在特殊儿童医疗康复与教育融合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大力提升定点医疗机构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省政协委员刘秀平表示,在调研中她发现,当前存在的诸多不理顺、不协同、各自为战的情况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儿童特殊教育康复医疗工作的开展。

1研究背景

1.1康复景观

康复景观,简而言之,就是可以康复或者保持健康身体状态的自然景观。一般也被看作是一个可以提高人类心理健康水平的自然景观类型,主要是指人类在大自然中活动把自然景观要素与医学功能融合到一起,将自然景观作为一个辅助的健康处理方法,并由此来改善人类的躯体、心灵与精神的健康水平。该研究首次指出了自然与健康之间的联系。在康复性景观的设计理念中,主要是“以人为本、绿色设计、养生理念”为出发点。康复性景观之所以可以疗养身心,主要是通过建立多渠道的植物感知体系和多方面的园艺活动体系。据调查显示,世界各地大多数人都处于一个亚健康的状态,因此康复性景观成为治愈心理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

1.2五感系统

“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是人类最本能的五感感官,这5种感觉可以让我们感受世界、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是最敏感的信息接收器,可以帮助人们将外在信息转变为内在感知,进而影响人们的情绪。通过研究调查表明,在五感之中,人体感官感受的深刻程度依次是:视觉(37%)>嗅觉(23%)>听觉(20%)>味觉(15%)>触觉(5%),当不同的感官被调动起来,或者各个感官之间形成了交织,就能够使人们对同一件事物产生全新的感受。

2当前分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现实困境

2.1分级康复服务的政策还处于上层搭建阶段,具体实施细则较少

在汲取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国内已相继出台关于康复医疗的若干文件和指导意见。根据文件要求各地也建立了紧密型或松散型的康复医疗联合体等多种形式的分级康复医疗体系,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根据对已有分级康复医疗体系及转诊案例的考察,目前康复扶持政策仍处于上层搭建阶段,具体实施细则较少,从而造成实际转诊的困难。总结为三点:一是政府的目标设置和战略引领比较强,但是地方政府的执行有一定落差。各省市虽选取部分医疗机构进行试点,但试点后的推广程度较弱。二是政策的宏观层面多,实施层面的指导细则如转诊病种、转诊流程、支付经费结算及数据共享等操作规则较少。

2.2医保政策和医保支付体系有待提升

康复医疗保险体系从无到有、再到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更多患者接受康复医疗服务。在调查中发现,医疗机构的管理人员、医务人员、病患以及家属反映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医保覆盖程度不够。包含的基本费用较多,而占支付比重较大的康复辅具费用还需要由个人承担,建议将更多的康复医疗项目纳入基本医疗的报销范围。二是加强慢性病康复治疗的保障工作。针对治疗周期长、费用负担重的慢性病康复期患者,制定独立的医保核算制度,减轻就医负担。三是目前除了医保,商业保险还未能促进该领域的发展。

2.3群众对分级康复医疗体系的认知比较片面

康复医学与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临床医学并称为“四大医学”。但大部分人不了解康复医学在健康保健中的重要作用,认知较为片面。应呼吁社会,让更多有康复需求的人能够通过康复医学达到肌体功能重建,最终重新回归家庭、重返社会的目的。调查走访中发现以下问题:一是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及广大群众对康复医学的认知不够,只重视治疗,忽视了康复的重要性;二是大多数人对于康复医疗不太了解或一知半解,只是经常听到“医养康”结合的宣传,多数人还是停留在康复医疗与养老的阶段,实际上多数人在了解康复医疗后还是存在较大的康复需求。

3儿童康复机构服务治疗评估及改进策略研究

3.1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融合了多种感官形式的刺激,激活了大脑中的各种神经通路,可引起涉及感觉运动功能的皮质区域、听觉感知区域及脑白质束,如胼胝体、皮质脊髓束和弓状束的结构变化,并导致左侧前海马区灰质密度增加。脑瘫临床症状的出现不仅是由于运动锥体通路的紊乱,还可能是由于感觉运动网络内部(和外部)的连通性及感觉运动信息的整合和处理方面的缺陷,音乐治疗的作用主要涉及听觉和运动区,整合听觉和运动区域的信息及联系其他多感官信息隐含的区域,有利于恢复儿童由于信息整合缺陷引起的临床症状。

3.2触觉疗法体验区

触觉系统是人类的第五感官,也是最复杂的感官,同时是人们作出的最真实反应。结合儿童好玩爱动的天性,会不自觉地触摸周围物体,以此来得到最真实的感官体验。不同的材质可以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考虑到儿童的身体结构和心理特点,材质的选择上首先考虑安全性和环保性,如人造草坪等。在色彩的选择上,要首选亮丽显眼的颜色,以此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因此在康复景观设计中应该注重对材质的选择,如坚硬、柔软、平滑等等,从而在触觉上增强与景观环境的互动,以此来带动患儿的身心活动,使其身心活跃,达到疗愈的效果。

3.3人才孵育打造康复事业驱动核心链

康复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康复人才缺口大、名师匮乏的现象需要加大马力快速培养。一是加大高校体系对康复人才如全科医生、老年医学、老年护理、康复治疗等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并增大硕博士高学历康复人才的培养,构建康复教育标准体系。二是政府及医疗机构应搭建康复人才成长平台,加强与医学类高校合作,积极引进康复专业学科带头人和优秀卫技人才;采取高年资医师带教方式培养大批中青年骨干,建立完整的人才梯队;打造“三名”康复医疗机构,涵盖名医、名康复病种治疗能力、名重点专科,力争建立康复保健人才培养基地。三是适度提升康复医院及康复专业人才的待遇,真正达到用事业留住人、用情感留住人、用待遇留住人,促进康复人才的成长和成才。

结语

国内康复治疗师资源短缺,不能满足患者需求,因此不同形式音乐治疗模式的开发和家庭及社区康复意识应逐渐增加。康复病人从临床到康复的转诊需要全面实现信息化,目标是通过建立区域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数字化诊疗系统,制定统一的康复诊疗数据平台,实现康复信息的数字化、共享化,创建一个便捷、高质量的远程康复诊疗、转诊、教育等服务生态圈。

参考文献

[1]张勇,余园园,余瑾,等.自闭症儿童康复中的音乐治疗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0,35(12):1517-1521.

[2]陈玮,龚震晔,费健,等.上海市居民对医疗联合体内康复服务需求分析[J].中国医院,2018,1(22):3-5.

[3]谭启霜.康复医疗服务行业研究报告[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