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达安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持续进步的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挑战和需求。精细化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强调从事前、事中到事后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和优化,成为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详细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实施策略,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水平的同时,促进建筑工程向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精细化管理模式;事前;事中;事后
建筑工程管理旨在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有效地组织和协调各项资源,达到工程质量、进度和成本的综合管理目标。精细化管理模式旨在通过精细化、细致化的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本研究深入探讨和总结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实施策略,为相关行业提供可操作性强的管理方案和经验总结,有效提升施工质量和管理效率,降低工程风险,强化资源配置和成本控制,推动建筑行业向智能化、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一、做好工程事前的管理与控制工作
(一)分包方的选择和资质审核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分包方的选择和资质审核直接影响着整个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性。精细化管理模式强调将实际需要控制的内容细分成多个方面,其中包括对分包方资质的严格要求和审核。根据建筑工程的资质标准和要求,管理人员需要通过详细的审核程序,确保分包方具备必要的技术能力和安全保障措施,能够按照设计要求和工程标准进行施工。针对复杂工程或涉及特殊施工技术的项目,管理人员应特别关注分包方的历史业绩、技术资质、安全管理体系等方面的评估,减少后期可能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和安全风险。
(二)有效的管理规划和材料管理
管理规划涵盖了项目的整体布局和各阶段的详细计划,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时间节点、资源分配、人员安排等方面。通过精细化的管理规划,可以有效预测和调控项目进度,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延误,确保工程按时完工。材料管理作为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要求管理人员在事前详细规划和控制施工材料的采购、储存和使用,包括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涉及材料的及时供应和合理使用,避免因材料问题导致的工期延误或额外成本。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和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对材料供应链的实时监控和预警,确保施工现场的材料供应和使用符合项目的需要和时间安排。
二、做好工程事中的管理与控制工作
(一)自我检查和互相检查
建筑工程管理的精细化要求各个施工环节相互交叉、衔接顺畅,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应推动自我检查和互相检查的落实。自我检查指施工人员在完成某一工序后,主动检查自身工作的质量和规范性,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1]。互相检查则是由不同工序的施工人员或班组之间相互监督和检查,确保工序交接无误。钢筋绑扎完成后,混凝土浇筑前,钢筋工应进行自检,确保钢筋绑扎符合图纸和规范要求,然后由混凝土工检查钢筋位置和绑扎质量,确保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全面检查施工现场的质量
在工程正式施工前,检查人员应对施工材料、设备进行仔细检查,确保其符合施工要求,并排除质量不达标的材料和设备[2]。施工过程中,检查人员应定期或不定期巡视现场,检查各项工序的执行情况和施工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检查人员应检查模板的支撑情况、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浇筑质量,确保混凝土强度和结构稳定性。施工完成后,检查人员应对各项完成的工序进行验收,确保工程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三)加强对质量问题的预防力度
在施工现场管理中,管理人员应严格要求和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确保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管理人员应通过培训、制度和监督等手段,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3]。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培训,讲解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提高其专业技能和质量意识;建立质量奖惩制度,对施工质量好的人员给予奖励,对出现质量问题的人员进行处罚,起到警示作用;通过现场巡视和检查,及时发现施工中的质量隐患,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解决质量问题。
(四)检查存在质量隐患的重点位置
管理人员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进度,重点检查那些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的部位。结构工程中,混凝土浇筑和钢筋绑扎是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关键工序,管理人员应特别关注这些工序的质量控制;装修工程中,防水施工和电气安装是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重点部位,管理人员应加强这些部位的检查和控制。管理人员还应与监理单位和承包单位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4]。在发现混凝土浇筑出现裂缝或蜂窝现象后,管理人员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和处理,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补和加固,防止质量问题进一步扩大。
三、做好工程事后的管理与控制工作
(一)建立健全的质量责任机制和验收制度
管理人员需要制定明确的质量责任机制,将工程质量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个施工单位和人员,确保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工作质量负责,包括详细的质量标准和考核办法,对每个环节的工作进行明确分工和责任划分。在竣工验收阶段,管理人员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对工程进行验收
[5]。对于发现的问题,必须明确责任人,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并重新验收。还应建立完善的验收制度,包括初验、复验和终验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进行详细记录和存档,确保工程质量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在初验阶段,由施工单位自查并提出整改意见,复验阶段由监理单位复查并确认整改情况,终验阶段由建设单位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最终验收。
(二)持续跟踪和维护工程质量
管理人员需要制定详细的工程维护计划和制度,定期对工程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长期稳定和安全运行。对于建筑结构和设备设施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可以有效预防和及时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管理人员可以制定详细的维护保养手册,明确各项维护工作的具体内容、频率和责任人[6]。混凝土结构检查包括外观检查、裂缝监测和强度测试等项目,电气设备维护包括线路检查、设备清洁和安全性能测试等项目。还应建立工程维护档案,对每次检查和维护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存档备查,确保工程维护工作的连续性和系统性。每次检查后,管理人员应编写详细的检查报告,记录检查的具体情况、发现的问题和处理措施,并将报告存入工程档案,以便日后参考和查询。
结束语:
在事前管理中,精细化要求建立完善的规划和预测体系,借助BIM技术等工具实现进度和资源的精准控制;在事中管理阶段,采用自我检查和互相检查的方法,全面检查施工现场的质量,加强对质量问题的预防和处理,确保施工质量达标;在事后管理中,利用数据分析和反馈机制,对项目执行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为未来项目提供经验积累和改进方向。
参考文献:
[1]潘明榜.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要 点分析[J].居舍,2021(28):134-135.
[2]文兴山.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要 点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05):9-11. [3]杨家兵.探究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 居业,2020(09):130-131.
[4]马斌.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建 筑技术开发,2020,47(15):89-90.
[5]刘晨辉.基于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探 讨[J].建材与装饰,2020(18):161+164. [6]邓伟.探究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建 材与装饰,2020(08):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