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气象局 644000)
摘要:利用宜宾国家站气象数据、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并结合天气形势分析,对宜宾市中心城区地面碘化银烟炉增雨作业个例进行综合效果分析,初步评价了地面碘化银烟炉的作业效果。
关键词:地面碘化银烟炉;增雨作业;作业效果
引言
随着大气污染防治形势越发严峻,人工增雨清污的需求日渐增多。宜宾市主要采用高炮、火箭进行增雨作业,具有机动灵活、发射高度高等优势,但易受空域制约而错过最佳作业时机。因此为满足宜宾市人工增雨清污需求,发展一种全天候,不受空域限制、可自主科学布点和指挥的增雨作业工具尤为重要。
地面碘化银烟炉通过远程遥控点燃烟炉里预置的碘化银烟条,利用上升气流作载体入云催化,可作为高炮、火箭等作业装备的补充手段。特别适合布设于航线、居民生活等密集的中心城区,不受空域管制的限制,可以充分合理地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实现长时间、连续、大剂量作业,有效提升中心城区人工增雨清污作业效益和覆盖率。
地面碘化银烟炉增雨作业的关键在于云底是否具有上升气流,考虑地形和盛行风向的影响,宜宾市布设了11套地面碘化银烟炉,均位于一定海拔高度的山体迎风坡,可利用抬升产生的上升气流将催化剂输送到云中合适部位进行催化,中心城区正好是催化剂影响的主要目标区,作业点位置如图1,具体地理位置信息如表1。
作业点 | 经度 | 纬度 | 海拔高度/m |
雷达山 | 104°34′40″ | 28°49′14″ | 484 |
桐子坡 | 104°37′38″ | 28°50′47″ | 430 |
石马村 | 104°35′11″ | 28°46′53″ | 367 |
明威义和 | 104°36′34″ | 28°55′38″ | 357 |
李庄永胜 | 104°46′43″ | 28°46′47″ | 310 |
扇子村 | 104°33′47″ | 28°43′25″ | 434 |
柏溪少娥湖 | 104°29′24″ | 28°42′21″ | 710 |
佛现村 | 104°38′3″ | 28°42′1″ | 700 |
盐坪村 | 104°41′53″ | 28°46′31″ | 437 |
白塔山 | 104°38′27″ | 28°46′47″ | 417 |
龙峰村 | 104°41′16″ | 28°48′9″ | 493 |
图1 宜宾市烟炉作业点位置 表1 宜宾市烟炉作业点地理位置信息
2.1宜宾市中心城区大气污染特征概述
从宜宾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看,1月28日-2月2日,连续五日处于轻度污染。首要污染物PM2.5、PM10细颗粒物日平均浓度在2月2日达到峰值,峰值浓度分别为105、125。
图2 宜宾市空气质量监测日变化
2.2作业天气形势分析
2.2.1云系特征及演变
根据国家人影中心CPEFS模式预报,2月2日22时-2月3日03时,盆地北部和南部有云带分布,云系整体自西向东移动。盆地南部垂直累积过冷水含量0.1~0.5mm,具有一定增雨作业条件。典型时刻分布特征见图3。
图3 2月2日22时云带(左)和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右)
2.2.2云垂直结构和作业条件分析
根据国家人影中心CPEFS模式预报:2月2日22时,盆地南部的云系以冷云为主,云顶高度为4-6km。云中存在一定液态水,主要位于0℃层(2~3km),含量约为0.05~0.3g/kg;催化作业层风向主要为偏西风。典型时刻云系垂直结构见图4。
图4 2月2日22时典型时刻云系的垂直结构
2.3作业情况
表2 2月2日烟炉作业情况
作业站点 | 作业开始时间 | 作业结束时间 | 燃烧时间(分) | 作业量(根) |
李庄永胜 | 23:15 | 23:30 | 15 | 1 |
龙峰村 | 23:15 | 23:30 | 15 | 1 |
盐坪村 | 23:15 | 23:30 | 15 | 1 |
扇子村 | 23:15 | 23:30 | 15 | 1 |
明威义和 | 23:15 | 23:30 | 15 | 1 |
雷达山 | 23:20 | 23:35 | 15 | 1 |
石马村 | 23:20 | 23:35 | 15 | 1 |
桐子坡 | 23:20 | 23:35 | 15 | 1 |
柏溪少娥湖 | 23:30 | 23:45 | 15 | 1 |
2.4作业效果分析
2.4.1 气象要素情况
图5 2月2日17时至3日06时宜宾站气象要素时序图
2.4.2 空气质量情况
图6 2月2日17时至3日06时宜宾市AQI时序图
2.4.3 作业过程合理性分析
2月2日17时-22时,弱冷空气南压,宜宾市气压增大,湿度条件增强,有利于降水产生。2日22时-3日03时,盆地北部和南部有云带分布,云系整体自西向东移动,烟炉作业点在降水云移动发展的主要路径上。2日22时,盆地南部的云系以冷云为主,云顶高度为4-6km,云中存在一定液态水,主要位于0℃层(2-3km),含量约为0.05-0.3g/kg;催化作业层风向主要为偏西风影响盆地南部的云系,有利于作业点产生上升气流将催化剂输送到云中。2月2日23:15-23:45实施地面烟炉作业,先后燃烧烟条9根。作业后,截止至2月3日06时,宜宾市主城区普降小雨,空气质量从轻-中度污染提升至良-优,AQI指数从149持续下降至25,作业效果良好。
作业个例分析为地面碘化银烟炉增雨效果提供了物理佐证,通过人为地增加降水,能够显著减少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尤其是
PM2.5、PM10等细颗粒物,从而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地面碘化银烟炉催化剂主要依靠上升气流携带入云,有效作业的关键在于作业点位置以及作业时机的选择,仍需积累大量的作业个例,进一步验证其增雨效果。
参考文献
[1]秦长学,杨道侠,金永利等.碘化银地面发生器增雨(雪)作业可行性及作业时机选择[J].气象科技,2003,31(3):174-178.
[2]秦彦硕,段英,李二杰等.河北大茂山碘化银地面发生器增雪作业影响分析[J].气象,2015,41(2):219-225.
[3]李金才,王新强.闽西地面AgI烟炉人工增雨作业的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821-11822.
[4]戴玉珍,曹江平,王骥.地面碘化银烟炉在广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的应用[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5(03):64-67.
[5]王文新,张建新,廖飞佳等.地面碘化银烟炉在山区人工增雨中的应用[J].新疆气象,2004,27(3):37-39.
作者简介:张代涵(1996.07.20),女,汉族,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人,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研究方向或职业: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