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吉林 长春 130022
摘 要:文章从森林面积、蓄积量、林种结构、森林质量以及生态功能等角度入手,分析了吉林省东部山区近三十年森林资源变化,提到了一系列生态工程和林业管理措施,证明相应措施有效提升了森林覆盖率和活立木总蓄积量,改善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为吉林省东部山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吉林省东部山区;森林资源;林种结构
吉林省东部山区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保护区之一,我国为保护该地区森林资源做了大量工作,保护成果十分显著,展示了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实践中的巨大成果。
一、森林资源数量变化
(一)面积与蓄积量
近三十年来,吉林省东部山区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一系列措施,令该地区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均实现了显著增长,这不仅体现了吉林省政府对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视,也彰显了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坚定决心。具体成果体现在,森林覆盖率从35.9%提升至42.5%,这仅意味着该区域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1]。在活立木总蓄积量方面,该地区所获得的成果十分理想,活立木总蓄积量已达到约8.6亿立方米,这一成绩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不仅反映了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也为其在木材生产、碳汇功能、生态调节等方面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林种结构
随着森林资源的优化,吉林省东部山区的林种结构更加多元,防护林、特用林和经济林等林种逐渐得到了良好发展。目前,吉林省东部山区的林种结构已趋于合理且稳定其中用材林占据较大比重,但其面积和蓄积量的增长已不再是唯一目标,更多目光集中在了防护林的建设上,凸显了在保护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的作用。在特用林的建设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得到了有效保护,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旅游提供了重要场所。同时,果树、桑树等经济林的发展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更提高了林农的收入。
二、森林资源质量提升
在吉林省东部山区,森林资源的质量提升是近年来林业工作的重点之一。其中郁闭度作为衡量森林密度和生长状况的关键指标,其提升不仅意味着森林内部光照、水分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分配,还体现了森林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和生态功能的增强。
通过合理的抚育间伐、补植补造等营林手段,有效促进了乔木林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了林分的整体密度和郁闭度。同时,严格的森林保护政策有效遏制了乱砍滥伐等毁林行为,为森林的自我修复和生态恢复提供了有力保障。乔木林平均郁闭度的提升对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利于增强森林的碳汇功能,提高森林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还能够为野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和更多食物来源。
除了乔木林平均郁闭度的提升外,混交林面积的增加也是吉林省东部山区森林资源质量提升的重要标志。混交林具有更高的抗干扰力和生态稳定性,其实现功能的途径是,通过不同树种间的相互作用和优势互补,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近年来,吉林省东部山区积极推广混交林营造技术,逐步扩大了混交林的面积,同时加强了对混交林的抚育管理和保护力度,确保了其稳定发展。
随着混交林面积的增加和乔木林每公顷生物量的提升,吉林省东部山区的森林生产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还为林业产业提供了更多的木材资源和生态产品。不仅能够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能够为全国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生态功能增强与绿色发展实践
吉林省东部山区,以其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2]。该区域有效构建起了一道坚实的绿色防线,不仅减缓了水土流失的速度,还显著遏制了荒漠化的蔓延,为区域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该地区森林资源调节气候的功能日益凸显,在调节温度、湿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区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吉林省东部山区拥有众多的珍稀濒危动植物,尤其近三十年来随着森林资源保护和修复工作的深入开展,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促进了种群数量的恢复和增长。同时,该地区加强了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力度,加强了对捕杀野生动物行为的监管,这不仅保护了生物多样性,还促进了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化和稳定发展。此外,吉林省还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和科普教育工作,提高了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为区域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吉林省以森林质量提升为核心,将东部提质、中部增绿、西部修复作为主攻方向,经过多年努力在反映森林质量的9项主要指标中,乔木林平均郁闭度、混交林面积、森林公顷蓄积、乔木林每公顷生物量等指标居于全国前列。同时,吉林省正在努力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地、“两山”理念转化地、生物多样性承载地,努力建设生态系统功能强、经济发展水平高、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林业强省。
四、绿色发展实践稳步推进
吉林省通过实施一系列绿色低碳转型和林业产业转型升级项目,逐步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吉林省东部是东北地区自然生态的基础,也是森林资源的富集区。以白山市为例,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84.55%,被誉为天然氧吧。近年来,白山市以自身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基础,深刻践行“两山”理念,推出了“长白山人参振兴”工程,大力建设“中国人参之乡”,不仅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更推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延伸。同时,白山市优质的森林水资源也催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泉阳泉等矿泉水的企业便是点发。更重要的是,这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并未破坏当地森林资源,真正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同步进行,保证了绿色、健康和安全。在低碳转型过程中,白山市非常关注新能源和环保产业,为了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白山市一直在深化和中建材等企业的合作,建设了光伏玻璃等新能源项目,并加快了硅藻土资源的整合,而且获得了十分喜人的成绩。此外,白山市在抽水蓄电站、光伏发电站等新能源发电项目的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极大提高了清洁能源的普及度,优化了能源结构,进一步推动了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白山更加关注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以建设美丽白山为主题和口号,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令当地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极大提高了宜居水平,在后续的工作中,还将加大对环境违法的惩处力度,力争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建设更加美丽和富饶的家乡。
结语: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标志着社会进步,更标志着人民生活环境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吉林省东部山区森林资源的持续改善体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为未来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吉林省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希望在全国的共同努力下,能够真正为人民和社会带来一片绿水青山,为国家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李华杰.吉林省舒兰市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J].林业勘查设计,2021,50(05):35-38.
[2]宋庆丰,王兵,牛香.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功能时空变化特征[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20(04):524-529.
作者简介:艾卓(1990-08-27),男,汉族,吉林省梅河口市人,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吉林省东部山区近三十年森林资源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