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驾驶辅助系统对驾驶员认知负荷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08
/ 2

汽车驾驶辅助系统对驾驶员认知负荷的影响分析

陈爱军

431281197704303619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驾驶辅助系统日益普及。本论文深入探讨了汽车驾驶辅助系统对驾驶员认知负荷的影响。通过对相关理论和研究的综述,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阐述了驾驶辅助系统在降低认知负荷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可能带来的潜在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合理应用和优化驾驶辅助系统的建议,以实现更好的驾驶安全与效率。

关键词:汽车驾驶辅助系统;驾驶员;认知负荷

引言

汽车驾驶辅助系统的发展是汽车行业的重要趋势之一。这些系统旨在帮助驾驶员更轻松、更安全地操控车辆,然而,它们对驾驶员认知负荷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认知负荷直接关系到驾驶员的注意力分配、决策能力和反应速度,对驾驶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明确驾驶辅助系统与认知负荷之间的关系,对于优化系统设计、提高驾驶安全和用户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驾驶辅助系统的类型与功能

驾驶辅助系统具有丰富多样的类型,每一种都具备独特而重要的功能。自适应巡航控制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种,它通过智能感知前方车辆的行驶状态,进而自动且精准地调整本车车速,这不仅能在长途驾驶中显著减轻驾驶员的疲劳感,还能提升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自动泊车系统为驾驶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算法,精确地操控车辆完成泊车动作,有效降低了泊车的难度和驾驶员的压力。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如同一位忠诚的卫士,时刻协助驾驶员使车辆稳定保持在车道内行驶,极大减少了因车道偏离而引发事故的风险。碰撞预警系统则以敏锐的监测能力,及时向驾驶员发出潜在碰撞危险的信号,给予驾驶员足够的反应时间来采取应对措施,为行车安全增添了一份重要保障。这些驾驶辅助系统相互配合,共同为驾驶员打造更轻松、更安全的驾驶环境。

、认知负荷理论及其在驾驶中的应用

认知负荷理论明确表明,人的认知资源存在着固有的局限性。一旦处理任务所需求的资源超出了实际可用的资源量,便会导致认知负荷处于过高的状态。在驾驶情景中,驾驶员面临着诸多复杂任务的挑战。他们不仅需要时刻观察不断变化的路况信息,包括其他车辆、行人、交通标识等,还要精准地操作车辆的各种控制装置,同时还得迅速、准确地做出各种决策,比如何时超车、何时变道等。而驾驶辅助系统的出现,为驾驶员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它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部分任务,比如自适应巡航控制能够自动维持合适的车速,这样就大幅减少了驾驶员对车速控制的关注度和精力投入;车道保持辅助系统能辅助车辆保持在正确的车道行驶,从而有效降低了驾驶员对车辆横向控制的压力,让驾驶员可以将更多的精力分配到其他重要的驾驶相关事务上,切实降低了认知负荷。

、驾驶辅助系统对认知负荷的积极影响

(一)减轻操作负担

驾驶过程中,驾驶员往往需要进行诸如加速、减速和转向等频繁操作,这会消耗大量的精力和注意力。而驾驶辅助系统通过自动化这些操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当自动加速、减速功能发挥作用时,系统会根据路况和设定的参数,精准地控制车辆的速度,驾驶员无需时刻关注油门和刹车踏板,极大地减轻了脚部的操作负担和精神压力。在转向方面,比如自动泊车或车道保持辅助等技术,能够在特定场景下自动完成转向动作,让驾驶员无需在复杂的转向操作上投入过多精力,从而能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观察周围环境、判断潜在危险等更为重要的驾驶任务上。这样一来,驾驶员可以更从容地应对各种情况,不仅有效减少了因操作带来的疲劳,也降低了认知负荷,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二)提高情境感知能力

一些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具备强大的功能,它们能够为驾驶员提供额外的关键信息。例如,通过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智能算法,这些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车辆周围的环境,包括其他车辆的位置、速度、距离,以及道路上的障碍物、行人等。同时,系统还能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如前方车辆突然减速的提示、盲区内有车辆靠近的警示等。这些信息能帮助驾驶员更全面、更准确地了解当前的驾驶情境,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驾驶员无需完全依靠自己的肉眼观察和主观判断,从而极大地增强了情境感知能力。随着对驾驶环境的了解更加深入和清晰,驾驶员在处理各种情况时会更加得心应手,认知负荷也会相应地降低,进而更好地保障驾驶安全。

(三)增强驾驶信心

可靠的驾驶辅助系统在实际使用中能给驾驶员带来显著的安全感。当驾驶员知道车辆配备了诸如自动紧急制动、自适应巡航控制等先进功能时,他们在行驶过程中会感到更加安心。这种安心会转化为驾驶信心,让他们在面对复杂路况和突发状况时能够保持冷静和镇定,而不是陷入紧张和焦虑之中。紧张和焦虑情绪往往会极大地增加认知负荷,影响驾驶员的判断和反应能力。有了驾驶辅助系统的可靠支持,驾驶员的紧张情绪得以缓解,他们能够更加专注地投入到驾驶中,无需过分担忧潜在的危险。这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不仅有利于降低认知负荷,还能提升驾驶员的整体驾驶体验和表现,促进驾驶的顺畅和安全进行。

、驾驶辅助系统对认知负荷的潜在问题

(一)过度依赖

驾驶辅助系统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能使驾驶员产生过度依赖的心理。当驾驶员习惯于系统自动处理部分操作后,他们自身对驾驶细节的关注度和操作技能可能会逐渐弱化。长此以往,一旦驾驶辅助系统出现故障或失效的情况,驾驶员可能会因为缺乏足够的应对能力和即时反应而陷入困境。他们的注意力可能无法迅速地从依赖状态中调整过来,难以有效地应对突发状况,这会极大地增加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的认知负荷,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问题。

(二)信息过载

虽然驾驶辅助系统提供的信息本意是帮助驾驶员更好地了解状况,但过多的系统提示和信息有时会适得其反。大量的提示声音、图像等可能会不断打断驾驶员的正常思维过程,让他们难以集中精力进行驾驶判断和决策。例如,频繁的警示声音可能会让驾驶员感到烦躁,过多的图标显示可能会使驾驶员眼花缭乱,难以在短时间内准确理解和处理这些信息,从而导致认知负荷不降反升,影响驾驶安全。

(三)模式混淆

随着各种驾驶辅助系统的不断增加和发展,不同的系统之间可能存在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功能和操作方式。这很容易让驾驶员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模式混淆,导致他们在需要操作时产生犹豫和错误。当驾驶员不确定某个功能具体的运行模式或在相似功能之间产生混淆时,他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和辨别,这无疑会增加认知负荷。而且这种混淆还可能引发误操作,进而带来潜在的安全风险。

、合理应用和优化驾驶辅助系统的建议

(一)驾驶员培训

加强对驾驶员的培训至关重要。通过全面而深入的培训,让驾驶员对驾驶辅助系统的各种功能有清晰且准确的认识。他们需要明确知晓每个功能的具体作用、适用场景以及可能存在的局限性。这样才能在实际驾驶中合理地运用这些系统,避免因为不了解而产生过度依赖的问题。同时,也要教导驾驶员正确的使用方法,比如在什么情况下开启或关闭特定功能,以及如何与系统进行有效的交互。只有让驾驶员深刻理解这些内容,才能避免因错误使用而引发潜在风险,从而保障驾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系统设计优化

在驾驶辅助系统的设计方面,人机界面的优化是关键。设计人员应当致力于确保信息提示简洁明了、易于理解。信息的呈现方式应当直观,避免复杂和晦涩的表达,让驾驶员能够迅速而准确地获取关键信息。例如,警示信息应当突出显示且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操作指示应当简单易懂。同时,要避免信息的过度堆砌,防止信息过载现象的出现。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分类,将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减少驾驶员在信息处理上的负担。此外,对于具有相似功能的系统,要在设计上进行明确区分,减少模式混淆的可能性,让驾驶员能够轻松辨别和操作。

(三)渐进式引入

逐步引入更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是一种明智的策略。不能一下子将过于复杂或先进的技术全部推向驾驶员。而是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分阶段地推出新的系统。这样可以让驾驶员有足够的时间去适应和熟悉每一项新的技术。在引入初期,可以提供详细的说明和指导,帮助驾驶员逐步掌握新系统的操作和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驾驶员在不断使用的过程中会逐渐建立起对新系统的熟悉感和信任度,从而减少因突然接触新技术而带来的认知负荷的急剧增加。这种渐进式的方式有利于驾驶员更好地接受和运用新的驾驶辅助系统,提升整体的驾驶体验和安全性。

(四)系统监测与反馈

持续监测驾驶辅助系统的使用效果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收集实际使用数据,了解系统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以及驾驶员的反应。同时,要积极收集驾驶员的反馈意见,他们作为直接使用者,能够提供最真实、最直接的感受和建议。根据这些监测数据和反馈信息,研发人员和相关部门能够及时发现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然后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优化,不断提升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例如,对于驾驶员普遍反映操作不便的地方进行调整,或者对于系统出现的故障或不准确提示进行修正。这样的动态改进过程可以使驾驶辅助系统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更好地服务于驾驶员,进一步降低认知负荷,提高驾驶的质量和安全性。

结束语

在汽车行业的发展中,驾驶辅助系统是技术进步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对于驾驶员而言,这些系统既是工具,也是挑战。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有效利用驾驶辅助系统的优势,同时避免认知负荷的潜在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为未来的智能、安全驾驶环境做出更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戢晓峰,冯川,郭凤香.ATIS环境下驾驶员认知负荷研究进展[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5,15(03)

[2]裴叶青,金晓萍,宋正河等.驾驶员脑力负荷计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汽车工程,2019,41(11):1265-1272.

[3]刘雪梅,向往.不同驾龄新手驾驶员感知能力认知偏差分析[J].黑龙江科学,2020,11(22):162-164.

[4]陈其源.工作记忆对驾驶行为影响的进展综述[J].汽车实用技术,2022,47(03):207-209.

[5]安志浩.基于认知控制理论的驾驶员车速控制性别差异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2.DOI: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