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太和医院 湖北十堰 442000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优化流程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急诊诊治时间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5月-2024年5月7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均n=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急诊优化流程。比较两组急诊效率、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急诊、急救、住院用时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4项并发症患者占比为0.00%,低于对照组11.76%(P<0.05)。结论:急诊优化流程可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效率,减少并发症的产生,预后效果更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常规护理;心肌梗死;急诊优化流程;急诊效率;并发症
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急性阻塞引起的心肌坏死,是心血管疾病中最严重的急症之一,及时有效的护理对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1]。常规护理主要包括药物护理、紧急血运重建和生命体征监测等,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但在处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缺陷,如诊治时间过长、流程不够优化等。急诊优化流程通过简化和加速急诊处理环节,能够更迅速地对患者进行评估和护理,从而提高护理效率,缩短诊治时间,最终改善患者的预后[2]。这种优化流程包括快速识别心肌梗死患者、简化诊断程序、协调多学科团队合作等,提高了急诊护理的整体水平。因此,本文进行具体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23年5月-2024年5月7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均n=35例。对照组男、女分别17例,18例;年龄(28-78)岁,平均(51.23±2.13)岁;梗死部位:前壁15例,下壁15例,其余5例。观察组男、女分别18例,17例;年龄(28-80)岁,平均(51.30±2.10)岁;梗死部位:前壁14例,下壁15例,其余6例。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经过医学伦理学审查。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自发性心肌梗死;(2)患者知晓研究;(3)初次发生心梗。
排除标准:(1)患有心脑等其他基础疾病;(2)精神问题者;(3)中途转院。
1.3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提供常规检查、基础的药物护理、紧急血运重建和生命体征监测等。
观察组予以急诊优化流程,包括1.快速识别和初步处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到达急诊室后5分钟内完成心电图检查,迅速识别心肌梗死。接着,在10分钟内与急诊医生沟通并启动紧急护理程序,包括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和硝酸甘油等。2.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人员在患者确诊后10分钟内协调心内科、放射科和实验室等多学科团队,确保在30分钟内完成必要的检查和准备工作。通过多学科协作,有效减少各环节的等待时间,确保在60分钟内完成急诊PCI。3.持续监测和后续护理。在急诊护理结束后,护理人员每小时对患者进行一次全面的生命体征监测,特别是血压、心率和心电图变化。连续监测至少24小时,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同时,每4小时进行一次血液检查,监测心肌酶指标和电解质水平,确保患者处于稳定状态。
1.4 观察指标
(1)急诊效率。记录两组急诊、急救、住院用时。(2)并发症。记录两组出现4项并发症的患者占比。
1.5统计分析
给予SPSS 2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分别用均数±标准差(±s)、率表示,比较分别采用t、χ2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急诊效率比较
观察组急诊、急救、住院用时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急诊效率比较()
组别 | 例数 | 急诊用时(min) | 急救用时(min) | 住院(d) |
观察组 | 35 | 38.95±4.13 | 39.95±2.02 | 10.01±1.03 |
对照组 | 35 | 53.12±4.89 | 50.02±3.12 | 14.29±2.11 |
t | / | 13.097 | 16.028 | 10.784 |
P | / | <0.001 | <0.001 | <0.001 |
2.2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出现4项并发症占比为0.00%,低于对照组11.43%(P<0.05)。见表2.
表2 并发症比较[n(%)]
组别 | 例数 | 急性肺水肿 | 再梗死 | 心率失常 | 心源性休克 | 总占比 |
观察组 | 35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对照组 | 35 | 2(5.71) | 0(0.00) | 1(2.86) | 1(2.86) | 4(11.43) |
/ | - | - | - | - | 4.242 | |
P | / | - | - | - | - | 0.039 |
3.讨论
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急性心血管疾病,其特征是心肌因血液供应突然中断而发生坏死,若未及时救治,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死亡[3]。常规护理往往缺乏系统的流程和规范,容易出现救治措施的延误。其次,在患者信息的快速收集和评估方面,常规护理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导致患者病情得不到及时、准确的判断[4]。急诊优化流程制定了详细的急诊处理流程图,明确各环节的操作步骤和责任人,确保救治过程有序进行,强化了信息化手段的应用,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实现患者信息的快速录入、传输和共享,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提升了其专业素质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救治措施的迅速、准确实施,通过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升护理效果,为心肌梗死患者提供了更加及时、有效的护理保障
[5]。
本研究中,观察组急诊、急救、住院用时更低,说明急诊优化流程快速识别和初步处理、以及持续监测和后续护理,在各个环节加快了诊治进程,减少了不必要的等待时间。本研究中,观察组4项并发症占比更低,说明急诊优化流程使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并发症,防止病情恶化。此外,多学科团队的协作确保了各项护理和监测的有效实施,提高了整体护理水平。
综上所述,急诊优化流程显著提高了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效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甘珠.多感官刺激训练辅助音乐疗法对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功能、负面情绪与睡眠质量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3,13(36):83-86.
[2]叶丽霞,李琴,周虹.基于价值流程图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流程的构建及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23,23(12):1801-1806.
[3]邱楚杰,周淑玫.基于Neuman理论的护理干预在改善重症心肌梗死患者症状感受、自护能力中的作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3,13(35):35-38.
[4]王彩虹,赵培彦,张贝.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双心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对心功能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3,47(23):2921-2924.
[5]张玉叶,潘英,周红娟.心脏康复联合个性化护理对心肌梗死伴胃溃疡患者心理状态、症状及并发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32(22):3178-3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