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商丘 476000
【内容摘要】 中国新歌剧是中国近现代出现的新的戏曲音乐,被称为“新歌剧”,它既不同于中国传统戏剧,又有别于西洋歌剧。西洋歌剧与中国传统戏曲的共同之处,就是都要凭借剧场舞台的表演元素来展示剧情故事,都要依靠舞台背景、角色分工,台词说唱、服装道具、乐队伴奏、以及表演动作、音乐舞蹈等形式来引导观众对剧情的理解与共鸣。中国新歌剧正是借鉴了二者的舞台表演经验,吸收了二者的艺术灵魂,形成了中国新歌剧的独立风格。所以中国新歌剧,在艺术传承上与中国传统戏曲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在表演形式上与西洋文化的表达方式也遥相呼应。
【关键词】中国新歌剧、中国传统戏曲、西洋歌剧。
【正文】
中国新歌剧是“五四运动”时期以后出现,是中国音乐家的创新尝试,他们以中国传统戏剧与民族音乐为基础,并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手法,创作出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戏剧形式。西洋歌剧的丰富与华丽,为中国新歌剧的诞生与成长提供了宝贵的营养。中国传统戏曲历史悠久的艺术底蕴,对中国新歌剧的艺术元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西洋歌剧的起源及对近代中国音乐产生的影响
歌剧是一种起源于西方的舞台表演艺术,在17世纪出现在意大利佛罗伦萨,源自古希腊戏剧的剧场音乐。歌剧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16世纪末,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有一群人文主义学者组成了“卡梅拉塔同好社”的团体,以复兴古希腊的舞台表演艺术。他们创作出历史上第一部歌剧《达芙妮》,取材自古希腊神话,由雅各布·佩里作曲。歌剧《达芙妮》于1597年首演,获得轰动,皆认为歌剧“成功复活了古希腊的戏剧精神”
十八世纪,奥地利著名音乐家莫扎特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22部歌剧作品,为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十九世纪初期,美声唱法成了歌剧的主流风格并风行法国,歌剧的创作和演唱进入了高峰期,涌现出了一批歌剧演唱艺术家。进入二十世纪,歌剧风格中开始融入现代风格元素,随着录音技术的成熟,为歌剧作品在民众中广泛流传提供了帮助。
歌剧是一种高度概括、凝练的艺术形式,通过虚拟化的手法,把剧中人物生活的广阔空间浓缩到几十平米的舞台上,把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生活经历浓缩到几小时的演出时间上,因此,在情节上往往有很强跳跃性。
二、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历程及对中国新歌剧的影响
中国传统戏曲有着漫长的发展过程,始于秦、汉时期,成熟于宋、元朝代。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进入现代已有360多个剧种。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基本形式。
宋元南戏中国较早成熟的戏曲形式,它熔歌唱、舞蹈、念白、科范于一炉,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由于故事情节比较曲折,剧本一般都是长篇。唱法富于变化,有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乐器以鼓板为主。宋元南戏形成于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流行在浙江的温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
元杂剧最早产生于金朝末年,盛行于元代,元杂剧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深刻,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斗争精神。在艺术方面,元杂剧形式新颖独特,在结构情节、人物塑造、戏剧语言等方面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
清代地方戏的题材可分为:历史戏、妇女戏、爱情婚姻戏、公案戏、神话戏和诙谐小戏等。统计出传统戏曲剧目共51867个,清代地方戏的剧目、剧本有上万个。清代地方戏主要是根据历代演义、小说改编而成,剧情贴近民众日常生活的特色,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三、中国新歌剧发展的三个阶段
1、探索阶段:(1919—1944)年。
中国新歌剧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创作题材是为了推动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斗争的需要。黎锦晖创作的儿童歌剧《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小小画家》等,在倡导科学、崇尚民主,艺术形式通俗化、民族化上做出了有益贡献。聂耳创作的《扬子江暴风雨》、向隅的《农村曲》、冼星海的《军民大生产》等,都反映了群众革命斗争的内容。在借鉴西洋歌剧的经验上、在艺术形式民族化的问题上作出了宝贵的尝试。
2、奠基阶段:(1944—1955)年。
以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的新秧歌运动为起点的,创作出一大批陕北风格的秧歌剧,如:《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为新歌剧的创作开辟了正确的道路。此后,歌剧《白毛女》、《刘胡兰》、《赤叶河》又获得成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进一步探索新歌剧的创作经验基础上,反映新生活的歌剧《小二黑结婚》、《王贵与李香香》、《草原之歌》等相继问世,为新歌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深入探索阶段:(1956—今)。
在“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艺术方针指导下,艺术家们进一步探索新歌剧的创作经验,在创作思路上大胆创新。新歌剧创作出现三个创作方向:1、借鉴中国传统戏剧的经验,创作出《红珊瑚》、《红霞》等剧目。2、坚持《白毛女》艺术风格的创作道路,如:《洪湖赤卫队》、《江姐》等。3、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以音乐形式为主要创作手法,又借鉴西洋歌剧经验的创作道路,如:《阿依古丽》等。
四、黎锦晖、黎锦光兄弟对中国新歌剧及中国流行音乐的贡献
20世纪中国专业歌剧创作的领军人是黎锦晖,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创作了一系列的儿童歌舞剧和《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月明之夜》《小小画家》等共12部,是中国新歌剧的启蒙之作。黎锦晖自幼学习古琴和弹拨乐器。家乡民间音乐和当地流行的湘剧、花鼓戏、汉剧等戏剧音乐对他影响至深。他创办中华歌舞专修学校。后又组建“中华歌舞团”,创办联华电影公司,是中国新歌剧、电影和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
黎锦光是黎锦晖的弟弟,是当时湘潭市'黎氏八杰'中的老七,著名音乐家、中国流行歌坛的开拓者和奠定者。黎锦光1926 年曾考入黄埔军校,在广州、武汉等地参加国民革命军的北伐,作宣传工作。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黎锦光到上海,加入黎锦晖任团长的中华歌舞团,成为"黎派"歌曲最重要的传人。1939年,任百代唱片公司音乐编辑,为上海各电影公司作曲。黎锦光写曲,速度快,质量高,《夜来香》、《香格里拉》、《拷红》、《采摈榔》、《五月的风》、《叮咛》、《慈母心》、《疯狂世界》、《星心相印》、《相见不恨晚》等数百首流行歌曲皆为其作品。
到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的歌曲创作除少数艺术歌曲外,大致可分为两支。一支是以黎锦晖为代表的流行音乐,另一支是以聂耳、冼星海等人为代表的群众性歌曲。作曲家聂耳在话剧《扬子江暴风雨》中,插入了《打桩歌》、《打砖歌》、《码头工人歌》、《前进歌》4首插曲,这种“话剧加唱”的做法,后来也成为中国新歌剧创作中的一种较为普遍的形式。
【结语】
新歌剧的舞台表演能更直观、形象、生动的传播文学作品,改变了单一的文字阅读的传承方式,为现代的电影、电视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简述了歌剧的起源,及中国歌剧的发展历程与舞台成就,帮助我们更好的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中国新歌剧通过黎锦晖的儿童年歌舞剧诞生,聂耳的《扬子江暴风雨》、延安时期大型歌剧《白毛女》,则标志着中国新歌剧的成型,新中国成立后,歌剧《江姐》、《洪湖赤卫队》、《刘三姐》、《伤逝》等一系列优秀歌剧的产生,使中国歌剧创作呈现出更加繁荣的态势。
【参考文献】:
居其宏著:《20世纪中国音乐.青岛出版社》,1992(12):174-181.
陈晓艳著:《雅俗共赏——论歌剧与音乐剧之比较》。[J].电影评介,2008(1):87-88.
田可文,陈永编著:《西方音乐史-第八章“晚期浪漫主义音乐”》。[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208-213.
【作者简介】:张若涵,女,毕业于郑州大学,本科,单位:商丘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