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南京 211816
摘要: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难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还影响到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政府、社会、家庭以及高校本身都需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当前严峻就业形势下如何为大学生就业注入“稳力量”,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就业形势;饭碗;稳力量;就业优先战略
就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出口,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影响的关键指标,这也是二十大报告中重点提到的一部分内容。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党的二十大报告着眼于新时代新征程,针对新形势新情况,对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作出新的全面部署,明确就业优先的战略任务,提出一系列新要求,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增进民生福祉的价值追求,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厚的为民情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就业态势持续向好 就业成就欣欣向荣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始终把促进就业摆在优先位置,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坚决抓好贯彻落实,推动我国就业工作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就业质量稳步提高,成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重要支撑。具体可以概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就业规模持续扩大
城镇就业人数由2012年的37287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46773万人,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1300万人。不仅就业人数稳步上升,城镇调查失业率总体低于预期调控目标,就业环境持续向好。
(二)重点群体就业平稳
高校毕业生作为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无疑是需要重点关注并保证其在就业中的稳定性。在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的情况下,实现了就业水平总体稳定。加强兜底帮扶,累计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550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768万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能力得到提升,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创业环境持续优化。
(三)就业帮扶成效显著
把提升技能、增加就业作为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从资金、政策、服务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贫困人口务工规模从2015年的1227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3243万人。持续巩固就业帮扶成果,促进乡村振兴。2021年底,全国脱贫人口务工规模3145万人,其中160个重点帮扶县脱贫人口务工规模628万人。
此外,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持续提升。就业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劳动者权益得到有效维护。这些都体现着新时代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的领导下在就业问题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深远影响。
二、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充分认识就业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永恒的课题。我们必须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把促进就业作为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充分认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意义。
(一)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是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生连着民心。解决好就业问题,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压舱石”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支撑。抓好就业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的就业,既关系家庭幸福,也关系国家长远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十年来,各地区各部门通过实施百万青年见习计划、推进公共服务进校园、提供“一对一”就业帮扶等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稳定。
(二)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是适应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
我国有14亿多人口、9亿多劳动年龄人口,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始终是我国发展的一大优势,同时解决好就业问题也是我国长期面对的一项重大任务。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持续把促进就业作为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的基本途径,是推动我国就业扩容提质的需要,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作用,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促进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形成更为充足的人力资本红利。
此外,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举措。
三、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健全就业促进机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这是党中央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明确的目标要求。围绕这一目标要求,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重点任务进行了新的重大部署,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所谓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就是突出经济发展的就业导向,我国拥有庞大、优秀的人力资源,应当充分利用此优势,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与就业扩容提质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
(二)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通过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三方面齐头并进,着力打造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
(三)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
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坚持市场化社会化就业与政府帮扶相结合,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特别的,要持续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拓宽高校毕业生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加大对离校未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力度,帮助毕业生更好择业、更快就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基层党支部也是支持体系的重要部分。
(四)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
支持大学生创业,鼓励引导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退役军人等人员返乡入乡创业。加强创业政策支持。加大对初创实体支持力度,进一步降低创业成本,提升初创企业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场地支持、租金减免、税收优惠、创业补贴等政策扶持。加强培训学习、创业实践、咨询指导、跟踪帮扶,打造全生态、专业化、多层次的创业服务体系。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个人和家庭的大事,也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未来,稳就业既是稳经济、稳社会,也是稳民生、稳人心。当前,大学生需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明确自身定位和目标,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家庭、社会、高校和政府要为大学生提供更有效、和谐的环境,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王卉. 大学生就业创业困境与对策分析 [J]. 中国就业, 2024, (07): 72-73. DOI:10.16622/j.cnki.11-3709/d.2024.07.033.
[2]王佳瑜,郑美红. 大学生基层就业精准引导策略研究 [J]. 陕西教育(高教), 2024, (07): 64-66. DOI:10.16773/j.cnki.1002-2058.2024.07.018.
[3]官美辰.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方法体系的创新路径 [J]. 四川劳动保障, 2024, (06): 134-135.
[4]段珮华,张城瑞. 学生成长成才视角下高校辅导员学风建设的路径研究 [J]. 公关世界, 2024, (13): 85-87.
[5]王开燕. 高校大学生“慢就业”行为的深层动因与破解路径 [J]. 就业与保障, 2024, (06): 106-108.
[6]黄彩虹.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对策研究 [J]. 就业与保障, 2024, (06): 15-17.
项目信息:本人系南京工业大学2024年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项目(项目编号:SZ202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