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摘要:地方综合性大学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培养的学生知识能力不足,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构建能力导向的旅游专业实习体系是增强学生综合能力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通过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学生毕业时的能力要求,提出了构建能力导向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旅游专业实习体系。具体包括:以培养学生专业认知能力为导向的旅游认知实习、以培养学生专业表达能力为导向的旅游模拟实习、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为导向的旅游调查实习、以培养学生创意策划能力为导向的旅游策划实习、以培养学生职场适应能力为导向的旅游专业实习。
关键词:旅游专业实习体系;能力导向;地方综合性大学
1.问题的提出
经过几十年的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高校旅游专业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路径。部分重点高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成果显著,成为国内外专业排名靠前的学校。部分新升本的院校抓住国家支持职业教育的政策机遇,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特色和规模,成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地方综合性大学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一直以来不是很清晰,由于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培养的学生知识能力不足,社会认可度不高,进而影响招生和就业质量,旅游专业办学困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部分地方综合性大学。地方综合性大学旅游专业要生存和发展,需要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合理设置课程,其中实习课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环节。如何科学构建能力导向的旅游专业实习体系,是增强学生综合能力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在相关研究方面,白凯等(2009)提出应用型专业知识迁移的过程可划分为认知、调研、职业化三个阶段,以此为基础建构出“认知-调研-职业”三阶段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CRP实践教学递进模式。[1]张侨等(2016)提出了人才培养方案系统化、教学队伍职业化、教学资源整合化、校企合作融合化、第二课堂“三化”、教学管理规范化等“六化”在内的旅游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模式。[2]冯霞等(2024)构建了“6C+6E”的双循环实践教学体系。[3]综合而言,现有研究成果在研究范围上强调全过程实践教学,对实习课程聚焦不够。在实习内容上偏重应用型和职业化,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存在不足。本研究希望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
2.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
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需要符合国家战略要求,需要充分研究人才市场变化趋势,需要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并参照国家专业标准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制定。地方综合性大学大多不是重点大学,也不是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其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既不是培养行业精英,也不是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而是应着眼于培养旅游及相关行业的中高级复合型创新型运营管理人才。因此,地方综合性大学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胜任未来旅游企业运营管理和创意策划工作的需要。
3.学生能力的要求
在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学生在毕业的时候需要获得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要求。其中在能力方面,地方综合性大学旅游专业学生需要具备以下能力。
3.1专业综合分析能力
旅游专业学生能够运用旅游专业知识、基础理论和方法发现、分析和解决企业经营、目的地管理、旅游规划策划等专业问题的能力。
3.2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旅游专业学生能够应用信息技术及相关专业软件解决旅游企业经营、旅游开发与管理方面问题的能力。
3.3中英文表达沟通能力
旅游专业学生具备较强的中文表达能力,能够就专业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策划文稿、陈述发言和清晰表达。旅游专业学生熟练掌握英语,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应用专业英语进行沟通的能力。
3.4初步科学研究能力
旅游专业学生能够运用专业研究方法进行初步科学研究的能力。
4.实习体系的构建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地方综合性大学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构建旅游专业实习体系,具体如下。
4.1以培养学生专业认知能力为导向的旅游认知实习
该实习一般安排在第一学期期中进行。先行课程为旅游学概论。该实习一般通过实地考察,了解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和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新趋势。该实习属于移动课堂,可与行业专家进课堂结合进行。该实习的目的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还能够稳定学生专业思想。在课程思政方面,该实习具有以下意义:(1)从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企业家奋斗精神层面实现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引领;(2)从发展旅游对目的地影响层面树立学生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3)通过中国的旅游发展成就激励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怀。
4.2以培养学生专业表达能力为导向的旅游模拟实习
该实习安排在第二学期期中进行。先行课程为旅游学概论和接待业。该实习需要由老师完成讲解词撰写、讲解沟通表达技巧、讲解礼仪等培训。学生需要在老师指导下完成1200字左右讲解词撰写,并进行PPT模拟讲解5分钟。在课程思政方面,该实习具有以下意义:(1)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2)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勇于突破的精神;(3)帮助学生形成关注细节、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该实习可与校级学生竞赛相结合,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进行选拔,为优秀同学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4.3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为导向的旅游调查实习
该实习安排在第4学期期末和暑假进行。先行课程为大学计算机、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旅游学概论、接待业、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法规、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资源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地理信息系统等。该实习是在毕业论文之前对学生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分析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该实习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1)4小时调查研究方法和论文撰写培训;(2)2000字文献阅读报告;(3)编制1份完整的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4)进行50份以上有效调查问卷或10位以上深度访谈;(5)5000字以上调查论文;(6)10分钟PPT汇报。该实习教师指导包括以下步骤:(1)制定实习方案;(2)指导学生选题;(3)调查研究培训;(4)文献阅读报告;(5)指导问卷编制;(6)确定调查计划;(7)集体预调查;(8)小组调查汇报;(9)撰写调研论文;(10)线上指导修改;(11)论文定稿汇报;(12)优秀成果答辩。在课程思政方面,该实习具有以下意义:(1)从旅游调查研究的总体设计、具体实施和调查论文写作等环节启发学生科学研究的问题意识、系统综合思维和科学求索精神;(2)课题分工合作过程培养学生的独立钻研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3)从目的地旅游发展及社区参与等角度培养学生可持续旅游发展观念。
4.4以培养学生创意策划能力为导向的旅游策划实习
该实习安排在第6学期期中进行。一般到了第6学期,大多数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都已学完,先行课程应包括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制图、旅游项目管理、活动策划等。该实习是与企业紧密合作,真题真做。按照企业实际经营管理诉求,解决企业在营销、规划、策划、设计等运营方面的实际问题。该实习由指导老师带队到案例企业进行现场调研并完成以下工作:(1)了解旅游企业区位及交通组织;(2)调研旅游资源赋存及其特色;(3)调研旅游市场;(4)了解案例企业经营情况及困惑;(5)了解相关项目竞合关系。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旅游创意策划书,要求不低于5000字的文案和PPT汇报稿并进行汇报。在课程思政方面,该实习具有以下意义:(1)从创意美好生活的层面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2)从旅游创意实战训练的层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3)从旅游创意策划团队协作的层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5以培养学生职场适应能力为导向的旅游专业实习
该实习安排在第7学期和寒假进行。该实习是根据旅游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让学生在走向职场之前有一个过渡性适应过程,积累工作经验,也为毕业论文撰写奠定基础。该实习可根据学生考研选择实际情况实行分类安排。具体包括:(1)不考研的学生参加5-6个月企业顶岗实习。(2)考研学生研究生入学考试之后参加2个月企业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对于实习企业的选择非常重要,一般优选一线城市、国际品牌、城市中心区域、国际化程度更高的旅游企业实习成效更好,对学生能力提升帮助更大。顶岗实习指导工作周期较长,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四月下旬召开实习动员大会,布置实习任务,学生确定实习方向。(2)五月,落实所有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3)六月上旬分方向召开第二次实习动员会,强调实习纪律和注意事项。(4)六月底七月初送学生到实习单位,并安排好学生实习的前期工作。(5)学生实习满一个月时,针对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心理波动期,和学生进行线上沟通。(6)学生实习约三个月时,针对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困惑厌倦期,和学生集中沟通,实习指导教师亲赴外地看望实习学生。(7)学生实习满五个月时,针对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兴奋躁动期,和学生线上沟通。(8)学生实习结束,实习指导教师到集中实习单位走访,并接回学生。(9)一月上旬,分组进行实习总结。(10)召开实习总结交流大会,由实习优秀同学向下一届即将实习的同学分享实习经验和收获。在课程思政方面,该实习具有以下意义:(1)通过顶岗实习积累工作经验,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2)在实际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通过实习工作感受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5.结论
按照“三全育人”的总体要求,通过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旅游专业实习体系,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专业表达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策划运营能力和职场适应能力得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白凯,吴成基.基于迁移理论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 本科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137-142.
[2]张侨,盛颐.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16,(03):124-128.
[3]冯霞,王月.以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探析 ——基于“6C+6E”双循环体系 [J].琼州学院学报,2024,(0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