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合肥东新建邦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11
摘要:矿山开采已成为影响区域地质环境持续性发展的关键要素。据《2023年中国自然资源公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新增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共18个,总计修复面积达2.6万公顷。有关单位与从业者应当更加充分地认识到矿山地质环境修复的重要性,同时做好相关技术部署与方案建设工作,强化矿区地质环境修复成效。
关键词:矿山开采;地质环境;治理建设;方案分析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矿产资源有了更大的需求,但因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随着大量的开采与应用,不仅导致矿产资源匮乏,对生态环境还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此形势下,矿区以及周边地区经常出现各种类型的地质灾害,所以,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应进行综合性治理,科学使用恢复手段,做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1矿山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首先,矿山开采过程中一旦出现矿区塌陷、裂缝等问题,会使其土质结构发生变化,所以,经常出现地下水下降问题,一些井泉也逐渐干涸。随着地表河流的变化,水源枯竭,对农作物的种植、生长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次,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一旦发生坍塌、滑坡等问题,很容易加剧当地的地质灾害,引发更严重的地表塌陷。再者,多数矿山在排放废渣的过程中都会选择在山坡、沟谷内,如果出现强降水,废渣也会污染周边环境。此外,矿山开采期间会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与粉尘,这些有毒物质很可能随着降雨被带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极大的影响。最后,矿山开采过程中难免要去除地表土壤,这就导致开采作业后出现了很多新土、矿渣。开采工作还需使用大型的采矿设备,这为矿区土地带来了较大的压力,所以,土地经常出现板结、坚硬等问题。随着长时间的开采作业,地面容易坍塌并出现裂缝问题,加之一些地区的土壤缺乏充足的养分,致使农作物、植物无法顺利、健康的生长。而且开采需要使用化学成分,一旦有毒的重金属与化学元素进入土壤,还会造成有机毒物污染,这在很大程度上会使土壤失去自我恢复的能力。
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技术与治理模式分析
2.1加强场地处理,实施客土工程
在对矿山采用植被修复技术之前,矿山开采企业需要组织专业的人员达成对场地的有效处理,确保施工现场整洁、无杂物,且地面也要保持一定的平整度、稳定度。在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危岩展开处理。如若施工地段较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等状况,那么施工人员还需要在坡顶实行相关设施的修建工作,减少水土流失的现象。由于部分矿山的土层厚度、土壤酸碱度无法满足植被生长的要求,所以矿山开采企业需要实行客土工程。矿山开采企业需要秉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精神,组织专业人员达成对施工现场的调研,然后再依据调研结果实行土壤条件的修复。在选择土壤条件的修复方式时,工作人员既可以采取物理修复,也可以采取化学修复。
2.2做好矿区土地复垦以及生态重建
针对矿区土地复垦,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复垦条件合理选择复垦方案,再选择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较佳的复垦植被,更有利于复垦工作地开展。同时,做好土地复垦还可进一步治理采空区引发的地面沉陷、尾矿堆等问题,其不但能改善矿山的生态环境,还能尽可能恢复矿区土地。所以,我国应加大对土地复垦的研究,尽可能提高土地复垦率,可以更好地恢复矿山的生态环境,还可推动其健康、持续的发展。至于矿山生态重建,需要遵循如下原则:(1)应尽可能恢复环境生态破坏地带的生态环境;(2)针对生态环境脆弱地带,不可进行矿业开发;(3)对于生态环境正常区域,还要做好生态保护,不可使其受到破坏。
2.3强化矿山环境管理
建立健全矿山环境管理制度。构建完善的矿山环境管理制度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制定明确具体的环境保护政策,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明确界定政府部门和矿山企业等各方主体的环境保护责任,成立专门的环境监管机构和管理部门,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监测和评估体系等。通过制度层面的系统建设,形成一整套完整严密的矿山环境管理体系,为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行动指南。
应用废弃物处理技术,采取生态恢复措施。合理运用技术成果,对矿山“三废”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实现矿产开发后的“变废为宝”,走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矿业发展之路。矿山开采活动往往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诸多不利影响,如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等。为应对矿山开采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问题,需制定切实可行的矿山生态修复计划。应全面考虑受矿业活动影响区域的生态环境现状和特点,因地制宜地采取恢复植被覆盖率、改善土壤质量、防治水土流失等多个方面的具体措施,系统谋划修复工作的实施路径和时间进度,以最大限度地修复矿区被破坏的生态功能,重建矿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在制定矿山生态修复计划时,首要任务是组织专业力量对矿区及周边受影响区域开展全面深入的现状调查和评估,全面掌握矿区开采活动对地表植被、土壤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的影响程度和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确定植被重建、土壤培肥、水土保持等修复措施的具体内容和技术路线,明确各项修复措施的实施时序、进度安排和预期目标,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生态修复方案和行动计划,为生态修复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指导。
2.4强根固本技术
施工人员还可以采用强根固本技术,这样能够降低下部的滑动力,增加其抗滑力,而施工人员具体所采用的方法为岩土反压、注浆或者是设置抗滑挡墙、抗滑桩等方法,这样能够使得滑体下部的整体稳定性得到改善、提升,从而让下部、上部形成稳定的岩土层,提升其抗滑力。接下来将对上述几种施工方法展开进一步探讨:第一,岩土反压。这种施工方法通常被适用于推移式滑坡体,其应用效果较为显著,但这种方法较容易受到地形的影响。施工人员需要在滑体前部的抗滑地段采取加载措施,从而提升其抗滑力。但在运用该技术时,施工人员还需要依据施工的实际情况设置好相应的排水垫层,降低水的不利影响;第二,设置抗滑挡墙。之所以要设置抗滑挡墙,是希望借助抗滑挡墙本身的重量实现对滑体余下划力的支撑。在一般情况下,抗滑挡墙会被应用于缺乏比使得边坡延伸到足够长度空间的场合下,并且能够在这一场合中发挥显著的效果。在设计期间,工作人员还需要充分关注抗滑挡墙本身的稳定性、可靠性,而多道挡墙、多道多道扶壁都能够满足施工的需要;第三,设置抗滑桩。抗滑桩指的是穿过滑体,使得其深入到滑床中的桩柱,从而支撑桩体的滑动。为提升使用效能,施工人员可以将其与锚杆复合使用。相较于其他强根固本技术而言,其具有对山体破坏小、安全性高、工期短的优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矿区生产与开采过程当中,面临着一定的地质安全与环境威胁。有关技术团队应当认识到现阶段社会对于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工作提出的综合要求,同时从实际出发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技术以及治理策略进行全面探讨,提升环境治理效果,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鹏飞,赵振杰,张亚杰,等.豫安煤矿开采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及治理技术[J].能源与环保,2023,45(10):160-166.
[2]郭琪.刍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技术[J].世界有色金属,2023(15):160-162.
[3]姜斌.矿山地质勘查技术与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措施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23(11):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