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异丙嗪联合甲磺酸倍他汀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01
/ 2

盐酸异丙嗪联合甲磺酸倍他汀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陈振国

承德市第六医院 河北 承德 067200

摘要目的 探讨盐酸异丙嗪联合甲磺酸倍他汀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纳入77例眩晕症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基础,所有患者均于2023年3月~2024年3月期间在我院就诊,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5例,盐酸异丙嗪治疗)和观察组(42例,盐酸异丙嗪联合甲磺酸倍他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更低(P<0.05)。结论 眩晕症患者采用盐酸异丙嗪联合甲磺酸倍他汀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血液流变学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盐酸异丙嗪;甲磺酸倍他汀;眩晕症

眩晕症是一种运动或定位的幻觉,通过改变人脑对外界的空间联系做出扭曲的反应,从而产生旋转、倾倒和起伏等感觉[1]。普通的眩晕症可以持续几分钟,几个小时,或者几天。眩晕症也会出现在卧床休息时,但是多躺一会儿就会好起来。通常眩晕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真性眩晕,一种是假性眩晕。目前,临床上尚无治疗眩晕症的特效治疗法,主要是利尿、止吐、镇静等,而莨菪类、抗组胺类、吩噻嗪类是常用的药物,不过单独使用都不能达到确切的疗效[2]。基于此,本文就针对77例眩晕症患者采用盐酸异丙嗪联合甲磺酸倍他汀治疗的方式,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77例眩晕症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基础,所有患者均于2023年3月~2024年3月期间在我院就诊,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5例中男/女为19/16;年龄37-62岁,平均(49.51±5.63)岁。观察组42例中男/女为22/20;年龄36-64岁,平均(50.04±5.43)岁。此次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有完整的临床资料;②所有患者符合眩晕症的诊断标准;③所有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药物过敏的患者;②存在意识障碍的患者;③存在中枢性眩晕的患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先进行基础治疗,当疾病处于急性发作期间,房间要安静,光线昏暗,避免头部运动;在眩晕缓解后,要加头部活动和躯干活动,有利于康复;当从眩晕中恢复过来以后,要有规律的休息,避免熬夜,放松神经,让自己的心情愉快。然后对照组采用盐酸异丙嗪片(国药准字H41023580,12.5mg*100片)治疗,主要是口服,一天两次,一次0.5mg/kg,七天为一个疗程,治疗一疗程。

观察组采用盐酸异丙嗪联合甲磺酸倍他汀治疗,盐酸异丙嗪服用方法和对照组相同,然后还需要口服甲磺酸倍他汀片(国药准字H20040130,6mg*10片*10板),一天两次,一次0.5mg/kg,七天为一个疗程,治疗一疗程。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其中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无眩晕症状和其他临床表现)、有效(眩晕症状和其他临床表现有所改善)和无效(眩晕症状和其他临床表现没有明显改变),总有效率=显效+有效;血液流变学主要是利用血流变分析仪进行检测,观察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等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6.0分析本研究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n(%)表示,计量资料采

用t检验,并以x±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会高一些,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观察组

42

29(69.05)

12(28.57)

1(2.38)

41(97.62)

对照组

35

15(42.86)

13(37.14)

7(20.00)

28(80.00)

x2

4.613

P

0.031

2.2 对比两组血液流变学

经过药物治疗,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对比(x±s)

指标

时间

对照组(n=35)

观察组(n=42)

t

P

血浆黏度

(mPa·s)

治疗前

2.93±0.34

2.85±0.47

0.839

0.403

治疗后

2.57±0.26

2.21±0.14

7.734

0.000

全血低切黏度

(mPa·s)

治疗前

12.06±0.59

12.01±0.67

0.344

0.731

治疗后

10.25±0.33

9.55±0.22

11.107

0.000

全血高切黏度

(mPa·s)

治疗前

7.31±0.88

7.52±0.74

1.137

0.258

治疗后

6.89±0.41

6.01±0.23

4.491

0.000

红细胞聚集指数

治疗前

1.02±0.36

1.04±0.44

0.215

0.830

治疗后

0.87±0.14

0.63±0.11

8.422

0.000

HCT

治疗前

0.57±0.15

0.52±0.23

1.104

0.272

治疗后

0.43±0.12

0.34±0.09

3.756

0.000

3 讨论

所谓眩,就是指眼前发黑,或者是视物昏花;晕就是感觉自己的身体或周围的景物都在转动,摇晃,站不住。这两种常常并存,所以被称为眩晕。轻度眩晕的人闭上眼睛停止,严重眩晕的人会出现在乘车途中,同时还会出现恶心、心慌、出汗、四肢歪斜等情况。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其中盐酸异丙嗪具有很强的抗组织胺作用,使用药物之后能快速阻断组织内的H1受体,如毛细血管壁及平滑肌,因此使组胺的靶向性消失[3]。甲磺酸倍他汀是毛细血管内扩张药物,有学者提出,它可以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为细胞外液体的吸收创造条件,从而缓解淋巴管水肿,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有资料显示,盐酸异丙嗪和甲磺酸倍他汀一起使用,对于治疗眩晕症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且不会产生较大的副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会高一些(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这充分表明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提高眩晕症的治疗有效率,并改善血液流变。分析其原因,盐酸异丙嗪可以起到镇静的作用,从而缓解眩晕症;甲磺酸倍他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同时还能改善内耳的血流,从而改善内耳性眩晕、耳闭感、耳鸣等症状。

综上所述,针对眩晕症患者,采用盐酸异丙嗪联合甲磺酸倍他汀治疗,在临床上有较好的效果,并能显著改善血流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小军,杨静,司拥军.血塞通注射液辅助盐酸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患者的效果[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23,29(09):1639-1643.

[2]张柯,史欣,张冀琳,等.盐酸异丙嗪联合甲磺酸倍他汀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20(09):1331-1333.

[3]张铨成,叶松福,蓝秀梅.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良性眩晕症临床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2022,19(12):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