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30
/ 2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研究

伊丽霏

新疆庭州水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 831100

摘要:。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三农”问题,农村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稳步提升。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灌溉面积日趋扩大,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效提高了农民经济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常年居蚌埠市首位。但在小型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方面,一些农村地区仍存在管理粗放,缺少专门管理队伍和人员,资金投入不足且分散,灌水渠道失修且杂草丛生等问题。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农业生产,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大力推进新时期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提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水平,加强科学管理势在必行。

关键词:新时期;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S274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相较于普通农田,高标准农田有着平整度高、配套设施完善等优势,契合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是一种产量高且稳定的永久农田农用地。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制定了包括“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八方面的建设内容,其中尤以“水”,即浇灌与排水工程建设,对农业生产影响重大。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助力乡村振兴,应强化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将水利工程的优势落到实处。

1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必要性

农田水利工程是以农业增产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建设工程,是针对土地盐碱化、沼泽化及水土流失等情况进行综合防治的设施建设工程,主要建设与运用的都是各种水利工程措施,通过调节农田各种环境因素来促进农作物的有效生长,例如水分状况、水利条件等,并且通过改善环境还能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提高农田的自我保护能力,是促进农业可持续、绿色、稳定发展的重要工程。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程的加快,地方政府部门要想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就需要采取规范化的管理措施,实施多元化的管理模式。一方面,只有加快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进程,才能有效提高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避免发生垃圾侵占农田和堵塞渠道等问题;另一方面,只有落实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才能有效改善区域农业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力,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2 新时期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浇灌规模化经济效益不高

由于土地资源分配不均、水资源短缺和地域气候差异等原因,部分地区的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浇灌面积较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在此情况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无法充分发挥效益,导致大量资源被浪费,工程的运行性能、使用寿命也无法得到保障。同时,一些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还会经常出现无法正常运转的情况。此外,由于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方式落后,管理粗放,常常会出现水资源浪费的情况,经济效益低下。上述问题不仅会影响农民的收益,还会制约现代农业的发展。

2.2 监督管理不到位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规范的工程建设标准是衡量建设质量好坏的准绳。然而,在实际施工作业中,监督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仍然存在。该问题的产生原因包括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管理人员管理不到位、建设要求执行不到位等。另外,部分施工单位过度关注施工进度而忽视规范化的质量管理,给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埋下安全隐患。此外,由于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可能会涉及农户的利益,如果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未与群众达成一致意见,引起群众不满,后续施工就容易受到不利影响。

3 新时期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策略

3.1 土地流转,发挥规模效应

针对规模化浇灌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采取土地流转和集中管理的模式有助于解决问题,从而充分发挥规模效应。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补贴支持等手段,鼓励农民将土地流转给专业大户或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实现土地集中管理和规模经营。为推动土地流转和规模效应的发挥,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将土地流转给新型经营主体,同时确保土地流转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其次,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通过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机制,为供需双方提供流转平台,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第三,加大资金和技术支持。政府应加强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为其提供更多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上述措施将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2 优化监管体系

(1)监督部门要严格控制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各个环节,并采用分层管理方法,充分利用分级合同来约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参建单位的行为,进而在增强管理效果的同时,形成有序的互相监督模式。(2)监督部门要在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中,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综合管理,指导施工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同时,监督部门还要制定科学的准入机制,重点审核施工单位资质,督促其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落实施工方案。(3)为保证监督工作的规范性,监督部门应采用抽检管理模式,对进场材料进行二次抽检,从源头上保证施工材料质量达标,以增强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效果。(4)监督部门要重点抓好节水用水工作,在增强群众节水用水意识的同时,严格监督和检查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节水效果,并基于分析结果督促设计单位改进施工方案。另外,监督部门还应明确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实施主体,进一步加强对施工主体的监督和控制,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确保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有效落实。

3.3 提升建设人员综合素质,保障农田质量

提升建设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保障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之举。具体措施包括以下4点。第一,加强技术培训和交流。相关部门应定期组织技术培训活动,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掌握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方法。同时,积极搭建交流平台,鼓励建设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多进行经验交流,分享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问题,从而提升整个团队的工作水平和素质。第二,强化施工队伍建设和管理。施工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和效益。因此,要加强对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核和动态管理,确保其具备承担工程任务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要定期考核、评估施工队伍,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奖惩,以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积极性。第三,加强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鼓励科研院所和高校等机构开展农田水利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引进先进的农田水利技术和设备,并进行示范和推广。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科技含量和使用效益,还可以促进建设人员的技术更新和自我提升,提高行业综合素质。第四,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将其贯穿于整个项目周期始终。在项目立项、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都要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标准,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同时,还要建立质量责任制,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和职责,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应迅速追责和处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强化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相关部门必须加强项目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从而保障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实际工作中,各地区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案,并加强项目管理,完善设备管理维护体系,以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平。同时,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民的参与,确保项目建设的长期效益,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牛德潭.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和思考探讨[J].农村科学实验,2020(25):123-124.

[2] 朱惠英.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研究[J].乡村科技,2017(36):95-96.

[3] 陈宇丰.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探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5(09):212-21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