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复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00713
摘要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全科护理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拟从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2年3月~2023年3月看诊的100例老年慢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分化法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针对两组分别采取全科护理、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有所上升,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全科护理效果明显,能够提升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利于护理满意度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全科护理;慢性疾病;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当下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而社区老年人是慢性疾病高发群体之一,老年慢性疾病类型较多,常见的有糖尿病、支气管炎、冠心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因老年人年龄较大,机体功能下降明显,多器官进行改变等导致患上慢性疾病的患病率上升较为明显。此类患者在医学临床上特征是治疗开销大、医疗及经济负担较重,且患者病程及治疗周期长,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1]。有研究显示[2],针对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群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病症情况的发展。以往专科护理已难以满足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持续性综合管理需求,而全科护理方法为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针对每位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综合性的护理管理措施,包括心理干预、饮食及用药指导等。现以本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老年慢性患者100例进行研究,探讨全科护理在此类患者的应用效果,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老年慢性患者100例开展研究,遵循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成2组:观察组(n=50)、对照组(n=50)。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最大、最小年龄为78岁、61岁,平均年龄(65.76±4.23)岁;对照组中男性、女性例数分别有22例、28例,最大、最小年龄为80岁、62岁,平均年龄(65.95±4.5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①患者年龄≥18岁;②符合各种慢性疾病诊断标准;③精神意识正常者;④本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⑤患者、家属享有充分知情权。
1.3排除标准
①精神意识模糊者;②患有严重心、肝、肾等疾病;③不积极配合研究者。
1.4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社区护理措施,对其进行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及饮食指导等,为患者解疑答惑,介绍疾病知识及治疗要点等;
观察组则实施全科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①建立社区全科护理管理小组,由护士长、心理咨询师及营养师等组成,均接受系统化培训,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康复计划;②积极实施心理护理,及时关注患者情绪变化情况,关心和鼓励患者,不同患者心理状况不同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通过拉家常、听音乐等方法可转移其注意力,讲解治疗成功案例,增强治愈信念;③全面评估、分析及监测患者,针对不同类型的慢性疾病给予其一定指导,进行全程个体化健康疾病负责式管理,为其介绍自身疾病内容,使其更好配合医生;④做好用药指导,考虑到患者记忆力衰退,可为其制定正确用药方法,制作小卡片,指导其合理用药,定时测量血压、血糖、血脂等;⑤制定个体化营养及运动计划,督促患者清淡饮食、少吃多餐,注意补充营养,强调适当运动重要性,比如散步、跑步、爬山等;⑥做好并发症预防工作,针对慢性疾病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尽早干预,充分调动个体、群体及社会积极性,有效利用身边资源(社会工作者、社会团队等);⑦强调社区卫生服务重要性,合理利用社区资源及适宜技术,开展人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法,提升基层服务。
1.5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采用健康状况的调查问卷(SF-36)进行评估,量表共36个条目,包括心理功能、生理职能、健康自评及精力、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情感职能8个维度,各个维度评分:10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其各项功能越好;并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采用本社区制定的护理满意度量表进行评估,总分100分,分为十分满意(90~100分)、一般满意(70~89分)、不满意(≤69分),总满意度为十分满意率和一般满意率之和。
1.6统计学分析
拟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s”形式表示SF-36评分,以“%”形式代表护理满意度,行卡方检验,若P<0.05,差异即视为统计学意义具备。
2 结果
2.1 比较两种生活质量水平
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水平均有所上升,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种生活质量水平
组别(n=50) | 时间 | 心理功能 | 生理职能 | 健康自评 | 躯体疼痛 | 社会功能 | 情感职能 | 精力 |
观察组 | 干预前 | 63.87±5.23 | 71.13±5.37 | 68.78±5.23 | 70.35±5.24 | 72.35±5.34 | 73.29±8.23 | 72.24±4.28 |
干预后 | 81.48±5.45① | 85.52±5.31① | 83.48±6.06 | 84.29±4.26 | 82.45±6.02 | 85.28±7.02 | 86.34±5.27 | |
t值 | 16.485 | 13.473 | 12.985 | 14.596 | 8.875 | 7.837 | 12.883 | |
P值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
对照组 | 干预前 | 63.56±5.24 | 71.38±6.25 | 68.39±5.14 | 70.36±6.32 | 72.45±5.25 | 73.81±5.13 | 72.83±4.21 |
干预后 | 72.61±4.46 | 76.67±5.26 | 72.34±4.28 | 75.49±5.23 | 77.39±6.32 | 76.29±5.08 | 78.25±5.26 | |
t值 | 9.299 | 4.579 | 4.176 | 4.422 | 4.252 | 2.432 | 4.892 | |
P值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2.2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0%,高于对照组86.00%,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组别 | 例数 | 十分满意 | 基本满意 | 不满意 | 总满意度 |
观察组 | 50 | 43(86.00%) | 6(12.00%) | 1(2.00%) | 49(98.00%) |
对照组 | 50 | 39(78.00%) | 4(8.00%) | 7(14.00%) | 43(86.00%) |
χ2值 | 4.891 | ||||
P值 | 0.027 |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医疗机构需面对大量老年患者群体,此类患者多患有慢性疾病,比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帕金森综合征等,以上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影响较大。患者因疾病原因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治疗依从性不高,有的患者甚至拒绝服药及正常治疗,大大增加了治疗难度[3]。因此,老年性慢性疾病不仅是医疗领域问题,更是社会性问题,传统护理模式往往忽略了“老年人”特征,在护理过程当中多侧重于治疗、服药,而忽略了心理、饮食等干预方式,导致整体护理效果较差,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不高[4]。为此通过全科护理措施,包括预防、治疗及康复等内容,针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系统性的护理方案,可提升治疗依从性及护理质量,为患者制造更好的治疗、康复条件[5]。
本次研究中,经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水平均有所上升,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观察组采取全科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明显,能够提升生活质量,利于病情恢复。分析原因在于通过实施全科护理干预更为全面,建立全科护理小组,由心理咨询师、护士及医生等组成,根据每位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为其介绍成功的案例,并根据不同患者心理情况来进行心理措施干预,能够有效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增强其治愈信念,可改善其心理状态[6];另外,在全科护理开展当中,经专科医师责任分配,可及时发现和解决患者异常情况,加强疾病的细节化、规范化管理,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感受[7]。在全科护当中,将整个社区纳入护理范围当中,主要以患者为中心,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发展,对其进行饮食及运动干预,并做好用药指导正确用药方法,按照患者实际情况来制定营养及运动计划,能够提升患者对疾病认知度,使其养成良好的饮食、用药习惯,在平时生活当中尽量食用富含维生素、钙等食物,少吃多餐、清淡饮食,禁止辛辣、刺激性及高盐的食物,比如咸菜、烧烤、辣椒等,可改善其不良饮食习惯,避免大量过食带给肠道压力[8];另外,督促患者积极运动锻炼,比如散步、跑步、太极拳等,有规律的帮助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增加机体锻炼,使得患者抵抗力得以增强,促进其病情康复,可提升其情感、生理职能及躯体功能水平;另外,整个护理团队更加专业,在护理过程当中可对患者病情进行针对性评估,熟悉其病情,并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同疾病并发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通过社会工作者、社会团队等调动其积极性,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较大程度上影响患者遵医行为,在用药治疗方面更规范,能够按时、定量的服用药物,能够促进患者病情更好的康复;以上诸多护理方案能够充分发挥社会卫生机构作用,舒缓其心理压力,转变其消极心态,使得治疗依从性得以提升,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慢性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均有积极作用[9]。
另外,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观察组采取全科护理效果明显,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分析原因在于全科护理当中,将整个社区纳入护理范围当中,注重对患者健康长期维持,通过实施用药、饮食、心理干预等,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全科护理措施,由于老年患者记忆力下降,可制作小卡片、服药定时器等,为患者制定正确用药方法,定时测量其血压、血糖等,不仅可以改善其不良心理情绪,帮助解决心理问题,还可以调动护理人员、患者的积极性,使其更好配合医生治疗,为全科护理的实行打下了良好基础,进而提升了护理满意度
[10-11]。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实施全科护理效果明显,可改善其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缓解其心理压力,促进病情恢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杨雪琴.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全科护理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4):201-202.
[2]Cubero-Plazas L, Sancho-Cantus D, de la Rubia Ortí JE, et al. Impact of Family Function on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Health Perception of Non-Institutionalized Dementia Patients[J]. J Alzheimers Dis. 2023,94(3):963-975.
[3]刘然,郭珊,杨世琴. 北京市社区失能老人生活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8,34(5):170-171.
[4]谌小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护理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2016,45(2):149-151.
[5]Rodríguez-Almagro J, García-Manzanares Á, Lucendo AJ, et 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social, 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determinants: A nationwide cross-sectional survey[J]. J Clin Nurs. 2018,27(21-22):4212-4223.
[6]刘春杰.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护理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农村卫生,2019,11(20):3.
[7]赵艳丽,范添,薛刚,等. 社区慢性病老年人上门护理服务KANO需求属性及其影响因素[J]. 济宁医学院学报,2022,45(1):25-29,38.
[8]齐常青,赵凤.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护理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糖尿病天地,2023,5(3):176-177.
[9]Rodríguez Almagro J, Rodríguez Almagro D, Solano Ruiz C, et al. The Experience of Living With a Gluten-Free Diet: An Integrative Review[J]. Gastroenterol Nurs. 2018,41(3):189-200.
[10]吴青. 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全科护理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探讨[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5(16):185.
[11]方玉华.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全科护理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0(11):31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