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 重庆 400054
摘要:选取在某医院胸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中抽取了62例纳入研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联合踝泵运动,实验组患者在采取集束化护理联合下肢气压治疗。结果表明,将集束化护理联合气压治疗应用在胸外科术后,其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促进其健康状况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健康状况;胸外科;集束化护理;气压治疗;
胸外科手术涉及肺、食管等重要脏器,手术所需时间长、患者出血量也较大,术中长时间侧卧以及术后长时间卧床等,都会对患者的血液循环产生阻碍,引起血流缓慢。同时,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疼痛等应激反应,这很容易对患者的静脉壁造成损伤,进而导致血液凝固。由于血液在深静脉中淤积,从而容易形成血栓,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伤害。若未及时治疗,则会引起肺栓塞,对患者的康复效果产生影响。以往外科术后患者主要采取双下肢主动踝泵运动、穿弹力袜、注射抗凝药物等措施,改变机体血流速度及凝血状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从医院胸外科于2020年10月~2021年9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抽取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掷骰子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实验组30例,男女性别比例为1∶1,年龄均值为60岁左右;对照组中32例,男女性别比例为7∶4,年龄均值为59岁左右。研究所纳入的指标为符合胸外科手术指征、病历资料完整、患者知情同意;研究所排除的指标为患有精神及意识障碍患者、存在手术禁忌、麻醉禁忌和患有血管栓塞性及出血性疾病。一般资料对比数据无差异(P>0.05)。
2.治疗方法。(1)对照组。根据Caprini评估表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性进行评估,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联合踝泵运动。一是常规护理。在病人入院之后,医护团队需要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洁消毒,确保其环境干净整齐,温度和湿度适宜,以此带给患者一个体贴舒适的居住体验。同时,应该制定护理操作相关制度,按制度规定为患者更换床单被褥,并协助患者翻身、改变体位等。饮食方面,指导患者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尽量避免食用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多饮水。二是踝泵运动。指导患者床上踝泵运动,屈膝抬臀及深呼吸锻炼,锻炼频率能达到10秒∗10次/组,6~8组/天,患者能掌握深呼吸10~12次/组,6~8组/天。(2)实验组。实施集束化护理联合气压治疗。一是成立胸外科集束化护理干预小组。由接受过专业培训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由护士长作为干预小组的组长,2名副主任医师作为专家,承担干预过程中所有患者意外情况的监测,保证患者安全。小组成员根据入选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策,以保证集束化护理更加全面及专业。二是风险评估。根据Caprini评估表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潜在风险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如果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被判定为高危或者极高危时,利用病区大屏幕、宣传册等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血栓相关知识宣教,以增强患者的医疗顺从性和自我护理的观念,并且需要检查血液中的D-二聚体水平,遵从医嘱对患者进行抗凝药物的使用。三是认知干预。由于患者对胸外科疾病的发病原因、手术治疗方法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等均缺乏知识了解,因此患者极易产生不良心理情绪,从而影响护理的依从性。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宣教,帮助患者了解其自身疾病情况,并告知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如术前患者吸烟、长期卧床、恶性肿瘤等,让患者充分了解如何预防深静脉血栓。同时,向患者耐心介绍注意事项和治疗方法等,让患者对相关疾病的知识具有充分的认知,进而提高自我管理意识。四是下肢保护。住院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尽可能地减少对病人腿部的有创操作,比如抽血、穿刺、输液等;需对手术后的病人做好日常保暖工作,如果室内气温较低,应该给患者提供毛毯、棉被、棉袜,来防止患者的下肢因寒冷对血液循环产生不利影响。此外,还需要向病人及其家属教授并示范双下肢腓肠肌按摩治疗的方法,适当将患者双侧下肢垫高,治疗措施为挤压2s后,放松2~3s,反复挤压5min,促进患者下肢静脉回流。五是行为干预。术后6小时,若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均达到正常值,可以协助患者取半卧位,同时指导患者主动进行踝泵运动,并指导患者深呼吸训练,做膈肌运动等。
3.评价标准。一是组间患者健康状况调查评估。在干预前后通过健康状况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评分调查,并在出院时让患者进行满意度评分,从而对比两组干预效果。二是组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分析。护理人员要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在护理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
4.统计学分析方法。进行数据解析阶段时,利用SPSS23.0来处理各项资料数据信息,数据中计量资料类型,检验方法及结果用(x±s)表示;计数资料类型、检验方法以及结果用费希尔精确检验、百分比表示。主要依据P值大小对结果意义进行评估,且组间差异的P<0.05。
二、结果
1.组间患者健康状况的调查评估结果。在干预前后通过健康状况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评分调查,并在出院时让患者进行满意度评分,组间患者健康状况的调查评估结果显示,实施集束化护理联合气压治疗的患者,在术后健康状况上干预后较干预前评分涨幅均明显高于实施常规护理联合踝泵运动治疗的患者。由此可见,通过护理措施干预,实验组健康状况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
2.组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分析。通过记录两组患者在护理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情况,并采用费希尔精确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远远低于对照组25%的发生率(P<0.05),可见实验组护理效果远远优于对照组。
三、讨论
大部分胸外科手术难度大且风险高,术后卧床时间较长,患者极易发生应激反应,会导致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炎症、免疫系统紊乱、凝血功能异常等症状,会对机体产生严重损伤,继而引发下肢静脉血栓,血栓一旦形成,会引起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肺栓塞等并发症,使恢复时间延长,对患者产生极大影响。因此临床上积极探讨合适的护理干预,尽可能降低胸部外科手术后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可能性。资料显示,下肢深静脉血栓仍是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血液高凝和血流缓慢,手术后通常会使用抗凝药物来改变血液高凝状态,但是抗凝药物又会导致出血风险的增加,所以对于抗凝药物的使用应保持谨慎态度。因此,采取适当的物理干预措施势在必行,其中气压治疗可以很好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再辅以集束化护理,患者术后康复速度明显加快。
总之,集束化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通过为患者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的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心理辅导和术后护理等措施,消除患者的术后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使患者更好地配合医护的医疗工作,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气压治疗的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气压治疗仪能够通过流体力学原理,利用空气压力对患者双下肢进行按摩,有效地促进患者机体血液循环,对于下肢静脉血栓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经研究表明,实施集束化护理联合气压治疗的实验组,其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明显低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1]李宏宇.关于胸外科集束化护理联合气压治疗VTE效果评价.2022.
[2]牛建民,气压治疗仪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评价.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