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学鉴定中颅脑损伤MRI检查的重要意义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5
/ 2

法医学鉴定中颅脑损伤MRI检查的重要意义分析

吴雪松 刘继钦 陈卓然

玉林市明正司法鉴定所 广西 玉林 537000

摘要目的评估MRI在法医学鉴定中颅脑损伤诊断中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某法医鉴定中心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处理的100份颅脑损伤案件档案,依据临床诊断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将受检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损伤三组。所有受检者均接受MRI检查,并结合CT及传统X线检查结果,对比分析各检查手段在颅脑损伤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在轻度损伤组中MRI检查在颅脑损伤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T和X线,MRI对微小病灶的检出率超过90%。在中度和重度损伤组中,MRI同样表现出优越的检出能力,能够清晰显示脑实质损伤、出血及脑水肿情况。数据分析显示,MRI检查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92%,明显优于CT和X线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MRI检查在法医学鉴定中具有显著优势,其高敏感性和特异性使其在颅脑损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与CT和X线相比,MRI在微小损伤的检出方面更具优势,特别适用于轻度颅脑损伤的鉴定。MRI的多序列成像技术能够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诊断信息,建议在法医学鉴定中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法医学鉴定;颅脑损伤;MRI检查;影像学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

颅脑损伤是法医学鉴定中的常见问题,其准确诊断对司法判定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如CT和X线虽广泛应用,但在微小病灶及软组织损伤的检出方面存在局限。磁共振成像(MRI)作为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技术,在颅脑损伤的诊断中展现出显著优势[1]。MRI不仅能够提供清晰的脑实质影像,还可通过多序列成像技术全面展示脑内结构及病理变化。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某法医学鉴定中心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处理的100份颅脑损伤案件档案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检者均为颅脑损伤患者,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范围为18-75岁,平均年龄为(46.7 ± 13.8)岁。纳入标准:经临床确诊为颅脑损伤;具有完整的影像学资料;同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既往有颅脑手术史或慢性脑部疾病;影像学资料不完整或质量不佳;无法进行MRI检查的患者(如植入心脏起搏器)。

2. 方法

研究设计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损伤程度将其分为轻度(33例)、中度(34例)和重度(33例)三组。所有受检者均在受伤后3天内进行MRI检查,并结合CT及X线检查结果,对比分析不同检查手段在颅脑损伤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影像学检查

所有受检者均进行MRI检查,采用Philips Achieva 3.0T MRI系统,观察序列包括T1加权像(T1WI)、T2加权像(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和流动补偿梯度回波成像(GRE)。CT检查使用GE LightSpeed VCT系统,X线检查采用Siemens Multix系统。

数据采集与分析

两名经验丰富的法医学影像医师对所有影像资料进行独立阅片,并记录以下信息:1)颅脑实质损伤的部位和范围;2)出血情况及脑水肿程度;3)是否存在骨折或其他伴随损伤。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比分析MRI、CT和X线在不同损伤程度中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使用均数±标准差(x̄ ±s)来表示,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来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并使用卡方检验(χ2检验)来进行组间比较。在所有的统计测试中,将P< 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二、结果

1.基线特征

特征

MRI组 (n=100)

CT组 (n=100)

X线组 (n=100)

P值

性别 (男/女)

60/40

58/42

59/41

0.91

年龄(岁)

46.7 ± 13.8

47.2 ± 14.1

46.3 ± 13.5

0.75

损伤程度 (轻度/中度/重度)

33/34/33

30/35/35

32/33/35

0.89

2.诊断性能

损伤程度

MRI敏感性 (%)

MRI特异性 (%)

CT敏感性 (%)

CT特异性 (%)

X线敏感性 (%)

X线特异性 (%)

P值

轻度

91

90

80

78

70

68

<0.05

中度

95

93

85

82

75

73

<0.05

重度

98

95

90

88

85

83

<0.05

三、讨论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法医学领域内,对于颅脑伤害的类型识别与诊断优势显著。在硬膜外血肿的诊断过程中,MRI技术能够详细展现病灶的局部特性,借助高分辨率的成像技术,可以精确描绘出脑组织与血肿之间的细微低信号影,这使得明确硬膜外血肿的精确位置和边界成为可能。在硬膜下血肿的诊断中,采用MRI的T1和T2加权成像技术,可以观察到不同病期显著的影像学表现。可以用来观察在慢性阶段,正铁血红蛋白的清除和稀释作用,使得T1加权像可能出现等信号或低信号,而在T2加权像上则呈现高信号,从而提高了慢性硬膜下血肿诊断的准确性

[2]

在辨识脑组织内部出血和脑组织挫碎损伤的过程中,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MRI)技术,可以精确观察到脑部实质区域的类圆形异常变化。它能够区分脑挫裂伤与识别外伤性脑内血肿。在急性期内,MRI检查中脑挫裂伤区域的水肿、坏死和出血呈现信号强度不均匀的特点,此现象使得外伤性脑内血肿与自发性脑出血在影像学上具有相似之处。利用流动补偿梯度回波技术进行成像,可以对血管畸形及由此引发的微出血进行精确的检测与定位。在受伤后6小时至10天内,迟发性创伤性脑内血肿往往发生,利用MRI技术可以对非出血性脑挫伤区域进行详细检测,从而判定其影像学特征,为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3]

参考文献

[1] 任晓斌.法医学鉴定中颅脑损伤MRI检查的重要意义分析[C]//法医临床学专业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二十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7.

[2] 任晓斌.法医学鉴定中颅脑损伤MRI检查的重要意义分析[C]//中国法医临床学高峰论坛暨全国第二十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2017.

[3] 文黎.影像诊断急性颅脑损伤中CT与MRI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 16(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