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群众舞蹈的音乐选用与题材选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5
/ 2

论群众舞蹈的音乐选用与题材选择

杨舒雅

泰顺县文化馆,浙江省,温州市, 325500

摘要:为改善群众舞蹈活动开展质量,提高活动影响力、强化活动深度,赋予活动多重功能,本文简要分析了做好群众舞蹈音乐选用与题材选择的重要性,随后从音乐选用和题材选择两个角度展开分析,以期丰富该领域研究成果。

关键词:群众舞蹈;音乐选择;题材选择

引言:新时代下,群众舞蹈活动要做出创新、做出内涵、做出质量,为群众提供更高水平的文化活动,也要让群众乐于观赏、乐于参与。在群众舞蹈活动中,音乐与题材是决定舞蹈活动质量的两大关键因素,如何选用音乐、如何选择题材,则是对基层文化馆工作人员的重要挑战,因此针对群众舞蹈的音乐选用与题材选择展开探讨,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与研究意义。

1 做好群众舞蹈音乐选用与题材选择的重要性

1.1 做好群众舞蹈音乐选用的重要性

合适的音乐能够提升舞蹈的表现力,使群众更容易进入舞蹈表演状态,更好地传达舞蹈的主题和情感,同时由于群众舞蹈主要面向普通群众,音乐的选择要考虑到群众对于音乐的喜好,优先选择节奏明快、旋律优美、耳熟能详的音乐,有效激发群众参与的热情;不同的舞蹈有不同的风格和节奏,音乐的选用应与舞蹈的风格相匹配。比如民族舞需要配以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而现代舞则优先选择律动性更强,更现代化的音乐;此外,文化馆工作人员可选用具有地方特色或传统文化元素的音乐,传播弘扬本地优秀文化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增强群众的文化认同感。

1.2 做好群众舞蹈题材选择的重要性

在群众舞蹈题材选择时,文化馆工作人员可尝试在题材内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社会发展变化,将舞蹈作为表现当下热点话题以及社会现象的窗口,能够引起群众情感共鸣,增强活动现实意义,同时舞蹈题材要贴近群众的日常生活,优先选取群众熟悉的场景、熟悉的故事,更容易让群众产生共鸣,增加群众参与感;基层文化馆有责任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而选择具有民族特色、能够体现传统文化内涵的题材,不仅可以丰富舞蹈的表现形式,还可以起到文化教育的作用。此外,文化馆工作人员在选择群众舞蹈题材时,可保持题材多样性、追求题材创新性,足不同兴趣爱好群众的需求,进而提升群众舞蹈吸引力。

2 群众舞蹈的音乐选用方式

2.1 了解群众需求喜好

在选用音乐之前,首先需要深入社区,了解群众的需求喜好。文化馆工作人员可深入基层开展问卷调查,面向群众召开座谈会,也可与群众日常展开交流,收集群众对于不同类型音乐的偏好,了解最常听的歌曲、最喜爱的音乐风格,整合为音乐列表,再根据不同类型音乐的数量进行排序[1];关注不同年龄层次的音乐需求,老年人可能更倾向于经典红色革命歌曲或传统民乐,而年轻人则普遍更喜欢节奏明快、旋律动听的现代流行音乐。在完成信息收集后,可向群众展示选用的音乐,根据群众反馈进一步调整音乐。

2.2 充分契合舞蹈形式

音乐选用应与舞蹈形式高度契合,以增强舞蹈的表现力、感染力。不同的舞蹈形式对音乐有不同的要求,例如,民族舞需要配以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如中国的传统乐器演奏曲或各地的民间音乐;现代舞则适合选择一些节奏感强、富有创意的流行音乐。此外,音乐的情感基调也要与舞蹈的主题相符,欢快的舞蹈应配以轻松愉快的音乐,抒情的舞蹈则需要柔和、情感丰富的音乐。舞蹈动作与音乐节奏的同步性是关键,音乐的节奏必须与舞蹈编排的动作保持一致,确保每一个舞步都能与音乐节奏完美契合,从而达到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

2.3 体现地域传统文化

选用音乐时,应充分体现地域传统文化,选用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传播弘扬本地优秀文化,增强群众文化认同感。一方面,可选用当地广为流传的民间音乐、传统节日歌曲或具有地方特色的乐器演奏曲目,赋予舞蹈更强的地域特色,提高舞蹈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可尝试利用红色革命歌曲和军旅音乐,体现爱国主义精神,赋予群众舞蹈活动的教育意义。如地方拥有较为知名的音乐人,也可与本地音乐人合作创作原创音乐作品,进一步体现地域文化

2.4 提供技术设备保障

在在音乐选用的基础上提供技术设备保障,确保舞蹈活动顺利进行。选择高质量的音源和专业的音响设备,确保音质清晰、无杂音,还原音乐的每一个细节,提升舞蹈艺术效果;配备专业的播放设备,避免因设备故障或音质不佳,影响舞蹈表演质量。必要时,可以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设备调试,确保音响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对于需要剪辑或合成的音乐,工作人员应使用后期制作软件对音乐进行处理,确保音乐的节奏、长度、音量等各方面都与舞蹈编排完美契合,从而达到最佳的表演效果。

3 群众舞蹈的题材选择方式

3.1 贴近生活、反映现实

群众舞蹈活动要源于基层,更要反映基层[2]。工作人员可选取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让群众产生强烈的共鸣,表现农忙季节的劳动场景、家庭生活的温馨瞬间、社区活动的热闹场面等生活化题材,能够让观众形成与舞蹈题材的共鸣,增强情感感受;社会热点题材也可以成为舞蹈题材,由工作人员配合群众优化艺术表现形式,引起群众对重要议题的关注思考。贴近生活的舞蹈选题不仅具备娱乐性,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群众关注现实生活、形成自主思辨。

3.2 传承文化、弘扬传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大量内容具备改编为舞蹈的可能性,工作人员也可选取传统文化内容作为舞蹈题材,传承文化、弘扬传统。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庆题材,可以与特定节日舞蹈活动结合,为节日活动烘托氛围,表现当地民俗风情;也可选择民族风情题材,表现当地各民族的婚礼习俗、节日庆典、生产生活,为群众展示丰富多彩民族文化提供契机,也可增强基层民族团结,形成文化认同感,赋予群众舞蹈活动更深层次内涵。

3.3 历史题材、强化深度

历史题材选择是提升舞蹈作品深度的重要手段。长征、抗战、解放战争等革命历史题材,与舞蹈的兼容性较高,工作人员可以此为题材,利用群众舞蹈表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人民群众的奋斗精神,激发观众的爱国热情、形成民族自豪感;《岳母刺字》、《花木兰从军》、《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经典故事题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广泛的群众基础,工作人员可将此类故事作为选题,与群众共同创编舞蹈,或将故事相关的传统戏剧与现代舞蹈融合,让观众重温经典,感受历史文化魅力。

3.4 结合时代、积极创新

在新时代背景下,群众舞蹈活动不仅要与传统结合,更要与时代结合,尝试创新题材,赋予群众舞蹈活动新活力,体现时代精神。现代生活题材多种多样,在选择题材时,工作人员可从职场生活、城市建设、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选用,一方面要与时代结合、尝试创新,另一方面也要与群众群体特征结合[3],如面向中青年群体的舞蹈活动,可表现职场白领的奋斗、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以及科技进步带来的生活变革等主题;面向中老年群体的舞蹈活动,则优先选择生活品质的变化、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未来畅想等题材,既能够真实反映当下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又能够引起观众共鸣。

结语:综上所述,做好群众舞蹈的音乐选用以及题材选择,具有多重重要性,在选用音乐时,工作人员需要了解群众需求喜好、充分契合舞蹈形式、体现地域传统文化、提供技术设备保障。而在选择题材时,工作人员需贴近生活、反映现实,优先选择传统文化主题,借助历史题材强化活动深度,结合时代背景进行积极创新。

参考文献:

[1] 张莉丽.音乐在群众舞蹈表演中的感染力[J].文渊(中学版), 2019(003):511.

[2] 丁希娟.群众文化中音乐和舞蹈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J].海风, 2020(2):62-64.

[3] 张旗.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与编导探讨[J].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5):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