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防范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3
/ 3

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防范对策

梁晶  王云霞

甘肃省中医院

摘要:目的:探究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选取治疗的1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安全因素的护理防范。比较两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以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7%,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该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探究儿科护理安全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防范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并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可见针对儿科护理安全因素的分析及其防范非常重要。

关键词:儿科;护理安全因素;防范措施

    儿科护理作为医疗护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障儿童健康、促进其正常发育成长的重任。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成年人存在显著差异,儿科护理在实践中面临着更为复杂和多样的挑战。特别是在医疗环境日益复杂、医疗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如何保障儿科护理的安全,成为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多种多样,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和困扰。因此,系统地探讨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对策,对于提升护理质量、保障患儿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收治的120例患儿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希望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优化护理操作流程、改进医患沟通模式、完善护理文书记录、提高安全意识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显著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这不仅为儿科护理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治疗的1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女比例40:20,最小年龄1岁,最大8岁,平均(5.11±1.04)岁;观察组男女比例42:18,最小年龄2岁,最大9岁,平均(6.12±1.4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护理人员要保持病房清洁、整洁,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感染。每日对床单位、地面、物品进行清洁。保持病房适宜的温度(22-24℃)和湿度(50-60%),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进行调节,确保患儿舒适。定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空气中的病原体积聚。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儿用药后的反应,如有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定期评估药物治疗效果,记录患儿病情变化,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注意加强患儿心理支持,护理人员通过观察患儿的行为和情绪变化,评估其心理状态,识别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了解患儿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识别可能影响其心理健康的。此外,护理人员要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和病情,评估其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指导家长合理安排患儿的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必要时进行营养补充[2]

1.2.2观察组护理方法

    观察组针对安全因素的护理防范。详细如下,一是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护理人员应定期参加专业培训,以掌握最新的护理技术和知识。科室要鼓励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课程,提升专业素质和技能。针对新入职护理人员应接受系统的岗前培训。科室要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确保护理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和知识[3]。二是护患沟通不到位。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专业的沟通技巧培训,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帮助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的沟通技巧,提升沟通能力。科室可以制定详细的护患沟通流程和标准,确保护理人员在沟通时有章可循。例如,接诊时需介绍自己、解释护理计划、解答疑问等。向患儿家属提供疾病知识和护理知识的教育,使他们了解护理流程和注意事项,增强配合度。在儿科病房设置舒适、温馨的环境,减轻患儿及家属的紧张情绪,促进有效沟通。科室可以设置意见箱,鼓励患儿家属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和解决沟通问题。此外,科室要加强护理团队内部的沟通与协调,确保信息畅通,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误解和失误[4]。三是护理文书记录不规范。科室要制定统一的护理文书记录模板,明确记录的项目和内容,确保所有护理人员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记录。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护理文书记录的培训,内容包括记录规范、注意事项、常见错误及其纠正方法等。建立护理文书记录的定期检查机制,护理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护理文书记录的规范性和完整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定期抽查护理文书记录,评估其规范性和准确性,并将检查结果作为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一部分。在交接班时,详细记录和交接患儿的病情变化、护理措施、注意事项等,确保信息的连续性和完整性[5]。四是安全意识薄弱。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包括儿科护理中的常见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安全操作规程等。科室可以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护理人员了解安全意识薄弱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制定详细的儿科护理安全操作规程,并确保护理人员严格遵守。例如,注射、药物管理、设备使用等方面的安全操作规范。建立明确的责任追究机制,对因安全意识薄弱导致的护理差错或事故进行追责,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6]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以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x2检验,(%)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表示;数据比较显著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用药错误

沟通失误

跌倒坠床

注射部位感染

发生率

对照组

60

2

2

2

2

13.3

观察组

60

0

1

0

0

1.7

X2

6.387

P

<0.05

2.2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

60

15

25

20

66.7

观察组

60

45

13

2

96.7

X2

6.179

P

<0.05

3讨论

本研究旨在探究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其防范对策,结果显示,针对性护理防范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并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表明在儿科护理中,识别并改进潜在的安全隐患对于保障护理质量和患儿安全至关重要[7]

在儿科护理中,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护理安全。儿科患者的特殊性在于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与成人有显著差异,需要护理人员具备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然而,临床中常见由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导致的护理差错,例如药物剂量错误、注射技术不规范等。本研究通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显著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降低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对此护理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以掌握最新的护理技术和知识。新入职护理人员应接受系统的岗前培训,确保其具备基本的护理技能。此外,科室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定期评估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从而有助于减少护理差错;有效的护患沟通是确保护理安全的重要环节。由于儿科患者年龄较小,表达能力有限,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沟通不到位可能导致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不理解和不配合,从而影响护理效果。本研究通过制定详细的护患沟通流程、提供沟通技巧培训以及创建舒适的沟通环境,有效改善了护患沟通质量。科室要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提升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制定详细的护患沟通标准,确保信息传递准确无误。向家属提供疾病和护理知识教育,增强他们的配合度。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也促进了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护理文书记录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规范的记录可能导致信息不对称,影响护理质量和安全。本研究通过制定统一的护理文书记录模板、定期组织记录培训以及建立记录检查机制,显著提升了护理文书记录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因此科室要制定详细的记录模板,确保记录的规范性。组织护理人员参加记录培训,学习规范记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定期检查护理文书记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护理记录的质量,也确保了信息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从而保障了护理安全;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障护理安全的关键因素。安全意识薄弱可能导致一系列护理差错和安全事件。本研究通过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案例分析以及责任追究机制,有效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对此科室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护理人员了解安全意识薄弱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此外,建立明确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因安全意识薄弱导致的护理差错进行追责。这些措施不仅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也提升了他们的责任感,从而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针对性护理防范措施在提高护理安全性和家属满意度方面具有显著效果。首先,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减少了因技术不高导致的护理差错。其次,改善护患沟通,提高了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配合度,从而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再次,通过规范护理文书记录,确保了信息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减少了因记录不规范导致的护理差错。最后,通过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从而减少了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8]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探讨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有效提高了护理安全性和家属满意度。未来,医院应继续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完善护理管理制度,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为患儿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洁. 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防范对策[J]. 饮食保健,2023(26):104.

[2] 刘洁.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 婚育与健康,2022,28(3):39-40.

[3] 许芳. 基层医院儿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3,20(A5):364-365.

[4] 周丽霞. 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防范对策[J]. 健康之友,2023(12):242.

[5] 王琳. 基层医院儿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探究[J]. 健康忠告,2022,15(22):140.

[6] 赵伟林,陈来存.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 健康之友,2023(21):163.

[7] 寇利玲,吕娜. 儿科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3,20(2):251,253.

[8] 李芳. 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防范对策[J]. 药店周刊,2022,30(1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