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安岳县康复医院 四川资阳 642350
前言
焦虑是健康群体和患病群体共同存在的一种情况,偶尔经历焦虑是生活中正常的一部分,然而,患病群体,如焦虑症患者经常对日常情况有强烈、过度和持续的担忧和恐惧,通常,这些患者的症状包括反复发作的突然强烈焦虑和恐惧,在几分钟内达到顶峰(恐慌发作),这些焦虑和恐慌感干扰了他们的日常活动,并且难以控制,与实际危险没有联系,但是可以持续很长时间,事实上,这些群体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避免、缓解这些情况造成的负面影响,
无论有什么形式的焦虑,治疗都会有所帮助,但事实上还有很多措施可以帮助这些群体,那么可以选择的措施有哪些?
一、措施
1、药物干预
相当一部分存在焦虑的人群是罹患精神疾病的患者,例如抑郁症、焦虑或者其他精神类病变的患者,这部分患者的焦虑症状和健康群体之间的焦虑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这部分患者需要使用药物,例如现代抗抑郁药(SSRIs和SNRIs)通常是第一批给焦虑症患者开的药物,如环丙普兰(Lexapro)和氟西汀(Prozac)、度洛西汀(Cymbalta)和文拉法辛(Effexor)。此外,还包括三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安非他酮等,但是这些药物都会引起并发症,例如血压降低、视力变低、口干、尿潴留、心跳加速、颤抖或颤抖等,所以必须结合医生的指导严格使用药物。
2、非药物疗法
对于一些自身存在精神疾病的患者而言,接受非药物疗法也是必须的选项,同时也是改善其焦虑症状的有效措施,例如心理治疗,这也是一种咨询,但是可以帮助患者了解其情绪如何影响其行为,该行为有时被称为心理咨询或谈话治疗,在开展的过程中,一位训练有素的心理健康专家会倾听并与患者进行沟通,谈论其想法和感受,并提出理解和管理这些想法和感受的方法,这对于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有着直接的意义。
除却常规的心理治疗之外,还存在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CBT是一种近年来发展出来的医疗措施,该干预措施在于引导患者如何将消极或引起恐慌的想法和行为转化为积极的,患者将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习如何在没有焦虑的情况下仔细处理和管理恐惧或令人担忧的情况,这也被称之为暴露疗法,而一些场所可能会为患者提供CBT会诊,该措施对于改善患者存在的长期焦虑症状有着重要作用。
3、自我管理
药物干预、非药物疗法具有浓重的专业色彩,事实上,无论是罹患精神疾病的患者抑或者健康人群,都会被医生建议锻炼自我情绪管理技巧,进而控制焦虑症状。这些措施可能会帮助患者控制或减轻其焦虑症状:(1)自我审视,即自己反省自身所处的情况,其了解越多,越能更好地准备来管理症状和问题,医生也非常鼓励患者有这种行为。(2)制定并且坚持计划,培养一项爱好或者生活方式,严格按照自身制定计划执行计划表上做出的要求,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医生也可能通过这些措施帮助患者提高药物使用依从性。
(3)饮食习惯和焦虑情况的出现有着密切联系,存在焦虑情况的患者可以通过避免食用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和饮料,如咖啡、茶、可乐、能量饮料和巧克力来避免、缓解焦虑,咖啡因是一种改变情绪的药物,它会使焦虑症状加剧,同时,也不能滥用药物,这会增加患者的焦虑症状。(4)锻炼和睡眠:锻炼是一项对于身体、心理都有正面影响的措施,轻快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和骑自行车,有助于释放大脑化学物质,减轻压力并改善焦虑情绪;此外,睡眠不良也是焦虑症状出现的关键因素,睡眠问题和焦虑症往往是齐头并进的,无论精神疾病患者抑或者健康人群,都应当好好休息作为优先事项,遵循轻松的睡前习惯,如果患者仍然有睡眠问题,请咨询医生。(5)进行压力管理:压力管理是焦虑治疗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压力管理方法包括冥想或正念等,可以帮助患者在紧张的一天后放松,并可能可以使得罹患精神类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6)写日记:在一天结束前写下自身的想法可能会帮助自身放松,这样就不会整晚带着焦虑的想法翻来覆去。(7)管理消极想法:思考积极的想法而不是令人担忧的想法可以帮助减少焦虑。(8)重建社会网络,无论是面对面、通过电话还是在电脑上,社交联系都有助于人们茁壮成长并保持健康,有一群亲密的朋友支持并与之聊天的人的焦虑水平更低。(9)寻求帮助:有些焦虑症患者发现与经历相同症状和情绪的其他人交谈时有帮助。自助或支持小组让存在焦虑症状与已经或曾经在那里的其他人分享经历,这些措施也有助于缓解生活中积累的焦虑,事实上,这些措施对于自身并未罹患精神疾病的患者而言,也有重要的正面意义。
二、小结
持续焦虑症状的出现可能和童年或青少年时期的经历有关,进而持续到成年。存在精神类疾病的患者,可能包括广泛性焦虑症、社会焦虑症(社会恐惧症)、特定恐惧症和分离焦虑症,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可能患有不止一种焦虑症,总而言之,对于这些患者而言,焦虑带去的影响非常危险,首先需要接受正规的医疗干预。此外,也需要锻炼自己管理焦虑的方法,这涉及饮食、睡眠、习惯以及爱好等生活方式的纠正,这些措施对于没有罹患精神类疾病的人而言也有正面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