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3
/ 3

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研究

陈艳丽1    杨维维2

1湖南信息学院 湖南长沙 410199

2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是当前阶段建设农业强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而数字普惠金融作为金融服务,能够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支持,为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地基础以及支撑,并打破了传统金融服务的桎梏,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提供金融服务。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数字普惠金融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以更好地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乡村振兴; 发展

引言:

数字普惠金融是数字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管理水平也在不断升级,农业的生产以及管理开始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复杂的金融环境下,应探索现代化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优化农业事业,从而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背景

随着数字化技术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金融产品以及金融行业再次面临改革创新发展需求。为了进一步减小金融风险,焕发市场活力,金融行业应该根据市场各行业的发展需求,调整发展策略,强化监督管理工作,从而更好地为社会群体创造更好地营商环境,促进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此同时,随着电商行业及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的资源配置形式以及行业发展的方向不断改变。金融服务与行业的联系日益加深,所以,为了切实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效果,就需要开发不同的金融信贷产品,结合数字化技术,深化改革,焕发金融行业的活力[1]。数字普惠金融“普惠”特点更为突出,能够更全面、更有效地服务于金融市场的弱势群体,如中小企业等。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更好地扩大融资渠道,从而提高资金的流动性,降低融资的成本,更好地分配资金,弥补传统金融服务的不足之处。同时,随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更好地推动各行各业进行改革,提高客户的活力,提高客户与信贷产品的匹配度,降低信息不匹配等问题,从而节约融资成本[2]

二、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的耦合机理

(一)数字普惠金融系统的内涵及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财富资源的出现不均匀分配现象,在全球化趋势下,发展包容性经济,发展普惠金融,能够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确保社会各阶层以及群体能够享受到合理的金融服务。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数字金融行业的发展,我国数字金融行业不断发展。在普惠金融中应用数字技术,能够突破传统金融的发展桎梏,提供普惠金融的灵活性程度,以便更好地为社会群体提供金融服务,优化整合地方金融资源,从而更好地推动经济增长。

(二)乡村振兴系统的内涵及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一概念于党的十九大中提出,要推动农村农业事业的发展,建设新农村,优化农村产业、生活以及环境,从而推动我国城乡发展。农业是当前实体经济的发展重点,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就应该切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改革,发展现代化农业事业,推动我国经济发展[3]

(三)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的耦合机理

乡村振兴事业内容涵盖了农业、文明、乡村规划、环境等方面的内容,要切实地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由点及面,全面地推动乡村振兴系统的高效发展。基于乡村振兴系统与数字普惠金融系统协同关系,应该优化农业事业的发展路径,发展现代化农业,推动农业机械化、绿色科学地发展,从而提升农民的收入,进而改善农村地区的居住环境以及农民生活,从而提升农民的精神观念,提高农村整体社会文明水平。普惠金融服务主要为有需要的社会群体提供金融服务,从而促进金融业健康地可持续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是普惠金融基础上进行优化,主要利用了数字化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促进信息交流,降低金融成本,扩大金融服务的范畴,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群众享受正规高效地金融服务。根据耦合的系统发展原理,乡村振兴以及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相互影响,两者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农民群众。在促进乡村振兴方面,为了提升农业事业的效率,优化农事手段,农民需要采购现代化设备,扩大生产规模,从而会大幅增加资金需求,进而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而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开拓农产品销路,优化农民生产生活的条件[4]

三、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乡村振兴的作用路径

(一)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而开展三产融合,切实推动农业升级发展,就需要大力发展金融服务。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帮助农村群众提供快速便捷、流程简单、门槛较低的金融贷款服务,帮助农村居民快速获得流动资金。所以,数字普惠金融产业应积极创新,开发推广金融创新产品,满足小微企业以及三农群体的需求。另外,凭借大数据征信系统,能够更好地缓解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以更好地满足农村群众对于金融产品的需求,从而提升金融产品的流通性,推动农村产业的优化升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二)数字普惠金融促进生态绿色宜居

乡村振兴战略在强调产业发展的同时,要保障绿水青山,建设生态宜居的乡村地区。而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创新地将绿色科技产业与金融活动有机结合,从而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而借助绿色信贷、债券等金融类产品,能够更好地在确保农村地区产业发展的同时,落实做好环境保护以及环境治理工作,确保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工作两手抓,切实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地资金支持,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

    (三)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事业的重中之重。为了确保乡村振兴,要切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升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从而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使其乐于接受新事物,从而更好地在农村地区普及数字金融服务。在确保数字普惠金融服务获得一定的群众基础后,金融部门创新产品,为农村群众提供助学贷款等服务,从而更好地提升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以及道德素养,为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人才基础。

(四)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乡村治理有效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普及以及发展需要依托高信用的用户,数字普惠金融凭借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以及数字技术,能够精准地分析用户群体的需求,提高对农民群众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提高金融产品的匹配度,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农村地区治理体系的科学性[5]

(五)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户生活富裕

乡村振兴战略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改善民生。而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为农村居民提供资金支持,刺激农业现代化、农村电商事业等的发展,从而降低农村群体创业的难度以及贷款的成本,切实发挥好资金的配置作用,拉动农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切实地吸收外部资金,更好地推动乡村经济的增长,从而更好地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

四、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路径

(一)加强对数字普惠金融及乡村振兴发展的支持

根据现阶段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战略两者的关系,为了保障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效果。相关部门需要对数字普惠金融进行优化,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推动数字化转型,同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发展核心,重点开发农民群众适用的金融产品,突破传统金融产品的桎梏,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而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而言,应推动农业发展,大力推动乡村特色产业以及乡村品牌建设,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从而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收入,优化农村发展环境。同时,应该重点加强保障农民群众的就业工作,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人才市场,提供创业以及税收等政策支持。

(二)促进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

相关部门应重视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事业的关系,重视建设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完善基础硬件设备配置,包括宽带,网络等,从而确保金融需求供给的信息能够快速流通,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提高资源的配置率,以便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务。针对落后地区,为了推进数字化进程,相关部门应提供相应财政补贴,优化农业地区网络水平,推动数字普惠金融事业的发展,刺激农村电商事业。同时,为农民群众提供补贴并且为其提供电子设备,推动其发展电商事业,推动农产品销售,从而提高其生活水平以及条件,刺激数字普惠金融事业的健康循环以及发展。相关部门应该统筹媒体渠道,为农民群众提供多方位全面的数字普惠金融政策的实践指导以及支持,推动数字普惠金融产品的普及以及推广,提高金融产品的用户黏性。针对乡村振兴发展情况,针对性地创新数字金融普惠产品的形式,确保金融业务真正地为农村农民服务,构建更加完善高效地数字金融服务机制。同时,建立金融普惠合作平台,提高农民参与度,切实为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从而更好地提升数字普惠金融的精准性以及可持续性。

(三)开创新的发展方式

    目前,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耦合度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需要相关部门以经济以及政策支持的手段,协调两者的关系。所以,应开展金融知识教育以及普及活动,提高农民群众的金融知识以及对于数字化等方面的认知,更好地识破金融诈骗,规避风险,找到适合自己的的金融产品。各级部门也应加大相关方面的建设力度,培养适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事业发展的金融专业人才,并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政策,保障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的持续前进。特别是教育教学部门应切实洞察现阶段数字金融发展情况,结合市场需求,及时更新课程,加强人才实践,并为专业学生提供下乡实习等机会,从而帮助金融专业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交叉意识,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储备人才。

(四)针对性发展各区域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的协调关系

由于我国各地的乡村地区的发展不平衡,那么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时,其会出现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所以为了推动两者的发展,应该切实以乡村振兴发展情况为基础,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针对性地推出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以及金融产品,从而完善数字普惠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支撑乡村振兴事业发展的需求,切实促进城乡发展。相关部门应建立以及完善金融风险分担以及创新机制,优化担保机制,将农业生产工具纳入担保范畴,从而降低融资成本,提高金融信贷产品的服务质量,并且基于金融服务平台的特点,拓展金融服务内容,提高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匹配度。

五、结束语

总之,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数字普惠金融将更加普及,服务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覆盖更多的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体,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大地助力。同时,数字普惠金融也将推动乡村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健康发展,促进农村金融服务更加便利化和多样化,满足农村群众和乡村小微企业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泽尤,李德佳,郑碧莹,等.我国涉农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与经济,2022(1):46-50.

[2]王婧,胡国晖.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金融论坛,2013(6):31-36.

[3]武巍,刘卫东,刘毅.西方金融地理学研究进展及其启示[J].地理科学进展,2005,24(4):19-27.

[4]陆凤芝,黄永兴,徐鹏.中国普惠金融的省域差异及影响因素[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7(1):111-120.

[5]史越英.“互联网+”背景下的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评《互联网金融视角下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2022,17(2):248-249.

第一作者简介:陈艳丽,1985年8月,女,汉族,河北保定,硕士,高级经济师(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数字金融。

第二作者简介:杨维维,1986年10,女,汉族,河北保定,硕士研究生,中级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投融资管理。

基金项目:2023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研究,编号:23C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