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3
/ 2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

程舒梦 

高新区黄家小学 441000

摘要:在教育改革发展背景下,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就如何推动素质教育的落实展开深入探究,数学教师应用如何培养高年级小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进行分析,这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解题能力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具体策略有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问题解决能力;现状;培养策略

数学学科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载体,小学阶段正式学生学习成长的关键期,在小学基础阶段学生逐渐掌握了一些数学基础知识,教师要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引导学生将积累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在数学课堂激活高年级小学生的应用意识,在多元情境下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现状

(一)审题出现错误

在小学阶段学生中属于思维发展阶段,很多学生在数学课堂会出现审题不严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审计过程中丢失信息,错误的理解题意等,尤其是在一些应用类的数学习题中,学生经常出现这种情况,还有部分学生无法提取有效信息,在解决过程中受到杂乱信息的干扰,导致其无法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二)教学方式不先进

由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枯燥乏味,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缺乏兴趣,学生在数学课堂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无法获得实质性提升。很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大多是通过对理论部分的讲解后,就要求学生展开习题训练,枯燥的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的思考能力无法得到调动,不能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中,那么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无法获得实质性提升。

(三)反思能力不高

反思能力是对师生双方而言的,教师的反思能力不足就很难完善教学活动,而学生的反思能力不足,则容易导致解题过程中出现各种错误,教师必须认识到反思能力也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因素。部分学生的反思能力不足,很难检查问题答案是否正确,在完成对习题的解答后,很多学生都没有养成再次检查的习惯,一些本可以规避的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导致其解题能力无法获得提升。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

(一)培养审题习惯,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想在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数学教师就要结合高年级小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结合每一个解题环节进行科学指导,在初期阶段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如果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审题能力,也就无法高质量的解决问题。审题习惯对审题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注重激活学生的审题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逐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数学课堂结合“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进行教学时,教师在课堂为学生出示了以下习题:“在某建筑工地堆放着圆锥形的沙堆,经测量后沙堆底部半径为2米,其高度为12分米,请问这一堆沙子的体积为多少立方米?”,很多学生都可以结合教师讲解到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但通过对学生学习的观察也可以发现,部分学生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如在本题中其半径、高度的单位不同,在计算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审题不清导致的错误。教师可以故意设计一些容易混淆的换算单位,充分考察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身体意识,通过科学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解题正确率。由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注意审题,有些细节和条件非常容易被忽视,在教学相关的内容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审题意识的培养,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创设教学情境,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小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已经获得了进步,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重要性,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学教师应尽量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联系生活进行思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这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元素创设情境,如:“想必同学们在生活中都喝过橙汁吧,老师在超市购买了一瓶橙汁,橙汁有含量为95%和70%两种,我应该购买哪一种更好呢?”,很多学生结合教师创设的生活化情境对这两个数字进行思考,部分学生还并不理解其表达的含义,教师此时帮助学生讲解:“95%和70%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百分数,通过百分比可以看出橙汁的纯度,百分数在生活当中还有很多应用,同学们能否谈一谈你在生活中接触过哪些百分数?”,有的学生表示:“冬季所穿羽绒服上有含绒量90%的标识”,有的学生说:“家里的白酒是用42%表示酒精度的”。教师通过在课堂与学生积极互动,设计相关的百分数去练习题,结合生活情境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专注度,使学生通过主动思考问题获得解题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加强学生反思,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

很多学生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在数学课堂要想培养高年级小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就要注重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在解题过程中不仅要理清题目中的关键信息,还要在解题过程中懂得逆向思考,解题完成后要对自己的解题结果及过程进行验算,教师要在各个环节都注重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查漏补缺,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解题思路和技巧,在数学课堂实现对学生发展思维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时,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要求学生对该课的知识进行交流,学生不仅要在小组内发表不同的观点和想法,还要选出代表进行组间交流互动,进而帮助学生完全掌握长方体的数学概念。在小组交流互动过程中,学生不仅表述了自己的想法,可以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也了解到其他同学以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视角,这有助于深化学生的表达欲望,使学生在思维探究活动中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然后将自己的解题过程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同学之间相互提出建议,有效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帮助学生获得自我完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不断进行尝试和改进,这是学生进行学习反思的重要表现,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在培养高年级小学生解题能力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存在的不足,尤其是对于普遍性问题要展开细节性分析,通过引入多样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积极实践探索,有效调动学生的学科探究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马晓玲.贴近生活设计问题助力学生学以致用——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对策[J].读写算,2023,(19):69-71.

[2]林少贞.提升小学数学高年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0,(34):95-96.

[3]夏万玉.小学高年级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19,(1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