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在大型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2
/ 2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在大型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实践

张湘林

430223198908226512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在大型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实践。首先,对GNSS的原理、组成和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其高精度、全天候、全球覆盖等优势。接着,详细阐述了GNSS在大型工程测量中的多种应用,包括控制测量、地形测绘、施工放样等。进一步探讨了GNSS应用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如信号干扰、多路径效应等,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大型工程测量;应用实践

引言

随着现代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性的日益增加,对测量工作的精度、效率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作为一种先进的空间定位技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大型工程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深入研究GNSS在大型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实践,对于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缩短建设周期、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1GNSS 系统概述

(一)GNSS 原理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通过接收多颗卫星发射的信号,利用三角测量原理计算接收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等信息。信号接收:GNSS 接收机从至少四颗卫星接收信号。每颗卫星都会发送包含其位置和当前时间的信息。距离测量:接收机通过比较信号的发送时间和接收时间,计算出与每颗卫星的距离。这个过程称为测距。三角测量:利用与多颗卫星的距离信息,接收机可以使用三角测量原理确定自己的三维位置(经度、纬度和海拔)。误差修正:通过差分技术和其他算法,进一步减少误差,提高定位精度。

(二)GNSS 系统组成

卫星星座:由多颗卫星组成的星座,确保地球表面的任何地方都能接收到足够的卫星信号。例如,GPS 系统由 24 颗卫星组成。地面监控系统:负责监控和管理卫星的运行状态。包括地面控制站、监测站和注入站等。这些站点用于跟踪卫星轨迹、发送导航数据和进行故障诊断。用户设备:用户使用的 GNSS 接收机,包括智能手机、车载导航系统和专业测量设备等。接收机通过解析卫星信号来获取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

(三)GNSS 发展历程

早期发展:最早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是美国的 GPS 系统,其建设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并于 1995 年全面建成。多系统融合:随着技术的发展,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开发了自己的导航卫星系统,如俄罗斯的 GLONASS、欧盟的 Galileo 和中国的北斗系统。性能提升:多系统的融合不仅增加了可用卫星的数量,还提高了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现代 GNSS 接收机通常支持多个系统,以实现最佳性能。应用扩展:GNSS 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航空航海、地理信息系统(GIS)、灾害救援和个人导航等多个领域。技术创新:随着技术的进步,GNSS 还在不断引入新技术,如增强系统(SBAS 和 GBAS)、高精度定位服务和抗干扰技术等,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2GNSS 在大型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一)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是工程测量的核心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精确的测量控制网,为后续的地形测绘、施工放样和变形监测等工作提供可靠的基准。建立首级控制网:首级控制网是整个测量控制体系的基础,通常采用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和 GPS 测量等方法建立。这些控制点具有高精度和稳定性,能够为整个工程项目提供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加密控制点:在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通过加密测量增加控制点的数量和密度。这不仅可以提高测量精度,还能方便后续的详细测量工作。加密控制点通常采用全站仪测量、GNSS RTK 技术等方法进行。

(二)地形测绘

地形测绘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地表的自然和人工地貌的详细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快速获取大面积地形数据:利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如全站仪、无人机和激光雷达等,快速获取地形数据,减少外业工作量。无人机摄影测量和激光雷达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覆盖大面积区域,获取高分辨率的影像和点云数据。生成高精度数字地形模型(DTM):通过对地形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生成高精度的数字地形模型(DTM)。DTM 是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基础数据,广泛应用于土方计算、排水设计、道路规划等领域。

(三)施工放样

施工放样是将设计图纸上的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元素在实地进行定位和标定,确保工程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建筑物的定位放样:根据设计图纸和控制点,精确测定建筑物的基础、轴线和轮廓等,确保建筑物位置准确。常用的放样方法包括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等。道路、桥梁等线性工程的放样:利用控制点和设计数据,放样道路中线、桥梁轴线等,确保工程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现代放样技术包括全站仪放样、GPS RTK 放样等,能够大大提高放样效率和精度。

(四)变形监测

变形监测是对建筑物、地质体等进行定期或连续观测,以检测其形状和位置的变化,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结构安全。对大坝、桥梁等结构体的变形监测:通过定期测量大坝、桥梁等重要结构体的关键部位,监测其位移、沉降和倾斜等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结构安全。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全站仪测量、GPS 监测、光纤传感技术等。监测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通过对地面沉降、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持续监测,提供预警信息,减少灾害损失。地面沉降监测通常采用水准测量、InSAR 技术等方法,滑坡监测则可以采用 GPS 监测、裂缝计、倾角仪等手段。

3GNSS 应用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一)信号干扰

信号干扰主要来自周边建筑物、电磁场等,这些干扰源会影响测量设备的正常工作,降低测量精度和可靠性。例如,高压电线、大型金属结构物等会产生较强的电磁场,干扰 GNSS 接收机的信号接收。解决方法:选择合适的观测时段:尽量选择电磁干扰较小的时间段进行观测,例如在非高峰用电时段进行测量。设置屏蔽装置:在测量设备周围安装屏蔽装置,如金属网罩等,以减少电磁干扰。合理安排测站位置:避免在电磁干扰较强的地方设立测站,尽量选择开阔地带进行测量。

(二)多路径效应

多路径效应是指卫星信号经过反射或散射后,产生多个不同路径的信号到达接收机,导致测量误差。这种现象在城市峡谷、高楼林立的地区尤为常见。应对措施:采用性能优良的接收机:高性能的 GNSS 接收机通常具有更强的抗多路径干扰能力,能够有效滤除干扰信号。优化测站选址:选择开阔地带进行测量,避免高楼、大型广告牌等反射源的影响。使用天线罩:安装天线罩可以减少信号反射,从而降低多路径效应的影响。

(三)数据处理与精度评定

数据处理与精度评定是测量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复杂的数据处理过程需要专业的软件和算法来完成。精度评定则是为了确保测量结果满足工程要求。数据处理方法:基线解算:利用 GNSS 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基线解算,得到各测站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平差计算:通过平差计算消除或减少各种误差的影响,提高测量精度。数据融合:结合多种测量数据,如 GNSS 数据、全站仪数据等,进行综合处理,提高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度。精度评定方法:统计分析:通过统计分析方法,评估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常用的统计指标包括均方根误差(RMSE)、标准差等。重复性检验:多次测量同一目标,检验结果的一致性,判断是否存在显著误差。独立检核:利用独立的测量方法或数据进行检核,验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结论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在大型工程测量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显著提高了测量工作的效率和精度。尽管在应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但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方法改进,GNSS的性能将不断提升,为大型工程建设提供更加可靠和高效的测量保障。未来,随着GNSS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完善,其在大型工程测量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为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深入研究和推广GNSS在大型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对于推动工程测量技术的进步和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

参考文献

[1]费明石.测绘技术在地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20(09):37-38.

[2]李晨风.全球导航的原理和价值[J].太空探索,2019(09):38-40.

[3]庞丽峰,黄水生,李万里等.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在我国林业中的应用[J].世界林业研究,2019,32(05):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