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星悦绿水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在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蓝图中,生态堤防作为一项创新性策略,正逐渐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这种兼顾环境保护与防洪功能的工程,不仅提升了防灾减灾能力,还为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提供了新的可能。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挑战,生态堤防的理念和实践愈发凸显其战略价值。
关键词:生态堤防;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引言
在当今全球化进程中,人类社会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最紧迫的莫过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环保与经济增长的传统二元对立观念正在被重新审视,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的健康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非零和博弈,而是可以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的共生关系。这一理念的转变,催生了诸如生态堤防这样的创新性解决方案,它们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融入生态考量,旨在构建一个既能抵御自然灾害,又能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绿色屏障。生态堤防,顾名思义,是一种融合了生态保护和水利防洪双重功能的堤防设计。它不只关注抵御洪水的物理屏障,更强调对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和保护,从而实现了水利设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多赢。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堤防不仅是河流治理的创新手段,也是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为我们提供了行动的蓝图,其中第15项目标,即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陆地生态系统,尤为引人关注。这不仅仅是因为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人类福祉的直接影响,如影响粮食安全和水资源管理,也是因为健康的生态系统对于减贫和共同繁荣的长期贡献。因此,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推动生态堤防的建设,将它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个关键策略。
二、生态堤防的原理与实践
生态堤防的建设,首先基于对河流生态系统的深入理解。传统的堤防设计往往侧重于结构强度和洪水防御,而忽视了对生态系统功能的保护。生态堤防则打破了这一局限,它强调的是在满足防洪需求的同时,恢复并增强河流生态系统的自然功能,如生物栖息地的多样性、水文过程的自然流动以及营养物质的循环。这一理念的实现,依赖于一系列科学的生态设计原则和工程技术的创新应用。
1.在设计过程中,生态堤防考虑到河流的自然演替过程,允许洪水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漫溢,模仿自然洪水过程,促进河道的自净能力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堤防的形态设计通常更加自然化,如采用蜿蜒的形态、设置生态岛及植被缓冲带,这些设计有助于减少水流的冲击力,减缓水流速度,同时为动植物提供栖息空间和繁殖场所。
2.在技术原理方面,生态堤防采用了诸如植被护坡、生物工程、生态混凝土等环保材料和工程技术,以实现防洪与生态功能的并重。植被护坡能增加堤防的稳定性,减少土壤侵蚀,同时为昆虫和小型动物提供栖息地。生物工程技术,如利用植物根系固定土壤,增强土壤结构,减少洪水对堤防的破坏。生态混凝土则是一种渗透性强、有利于水生生物生存的新型材料,它的使用可以减少水体污染,促进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
3.在生态堤防的建设中,还涉及多方利益的平衡,如防洪安全、土地利用、社区需求等。因此,项目规划阶段通常会进行深入的环境影响评估,与当地社区进行充分沟通,确保设计能够适应当地地理、气候和人文环境,同时满足各方利益。这种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综合管理方法,是生态堤防成功实施的关键。
生态堤防的原理与实践是通过科学的设计理念、工程技术的应用,以及与当地环境和社区的紧密结合,实现了防洪与生态保护的双重目标。这样的创新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展示了其巨大的潜力,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有效的策略,也为未来城市和河流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理念的深化,生态堤防将在未来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三、生态堤防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融合
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日益重视,生态堤防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愈发凸显。生态堤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防洪功能,而是通过与自然环境的深度融合,实现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兼顾。这种创新性设施的建设,不仅仅是对河流治理的改进,更是对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持。
1.生态堤防的实施,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5——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陆地生态系统——紧密相连。它在防洪的同时,通过恢复生态系统,提升生物多样性,帮助减缓土地退化,促进了生态目标的实现。
2.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层面,生态堤防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和环境目标的融合体现在多方面。首先,生态堤防的生态设计能够降低维护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例如,植被护坡减少土壤侵蚀,降低堤防维护频率;生态混凝土的渗透性有助于雨水的自然过滤,减轻了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这些节约资源的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
3.生态堤防通过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对社会目标有所贡献。绿色堤防景观的创建,提供了休闲活动空间,增强了社区凝聚力,提升了居民的生活满意度。生态堤防的设计与城市规划相融合,既保障了防洪安全,又成为市民休闲的热门场所,实现了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4.生态堤防的建设还可以通过促进绿色就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目标。生态堤防的维护和管理需要专业的生态学、水利工程和景观设计等跨学科知识,为相关行业提供了就业机会,同时促进了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传播。
5.在国际层面,生态堤防的推广和应用,为减贫和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在发展中国家,生态堤防的建设能够增强农村地区的防灾能力,保护农田免受洪水侵袭,从而保障粮食安全。通过公私合作模式,基金和政策支持可以帮助这些国家采用生态堤防技术,减少森林砍伐,增加碳吸收,同时促进经济增长。
6.全球范围内,自然资本核算方法的推广,鼓励政府和企业考虑自然资产的可持续性,将生态价值纳入经济决策。例如,通过评估生态堤防的碳汇功能、水源保护价值和生物多样性服务,可以量化其对环境的贡献,进而推动投资和政策的调整,确保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生态堤防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融合,体现在其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多维度贡献上。通过科学的规划、技术的应用以及与社区的紧密合作,生态堤防在全球范围内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实用的解决方案。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理念的深化,生态堤防将在全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交汇点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构建绿色和谐未来的有力工具。
结束语
生态堤防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它融合了自然与工程的智慧,不仅在防洪减灾上发挥了显著作用,还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理念的深化,我们有理由相信,生态堤防将在未来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提供有力支撑。让我们共同致力于这一绿色战略,为后代留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参考文献
[1]刘硕. 生态堤防设计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 智能城市, 2021, 7 (12): 161-162.
[2]范茂雷. 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堤防设计[J]. 中国科技投资, 2021, (10): 152-153.
[3]罗秀莲, 杨长友. 浅析水利工程生态堤防的建设[J]. 居舍, 2020, (21): 30.
作者简介:侯宗辰(1997.1—),男,汉族,四川德阳人,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生态、堤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