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广西桂林541000;)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抗阻力训练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脊髓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30)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n=30)实施早期抗阻力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功能独立性评分(FIM);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FIM评分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FI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早期抗阻力训练,可促进其康复,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早期抗阻力训练;脊髓损伤;康复治疗效果
脊柱损伤的并发症较多,其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就是脊髓损伤。脊髓损伤会对患者损伤节段下的肢体功能产生影响,从而对患者的生活能力、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有关研究发现[2]:通过及时急救、药物疗法、外科手术等措施进行治疗,可对脊髓损伤患者实施早期规范性以及系统性康复治疗,进而将患者的生活能力提升,帮助患者能够最大程度上利用残留的功能实现生活自理,从而恢复脊髓损伤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运动功能,帮助患者早期回归社会。本文旨在分析早期抗阻力训练的应用效果,现做出如下研究。
1.1一般资料
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康复医学科在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脊髓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30)实施常规治疗,男23例,女7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36.35±3.59)岁,ASIA分级:A级5例,B级10例,C级8例,D级7例,观察组(n=30)实施早期抗阻力训练,男25例,女5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36.05±3.43)岁,ASIA分级:A级3例,B级11例,C级7例,D级9例,一般资料比较(P>0.05)。
纳入标准:①通过综合诊断后确诊为脊髓损伤;②临床资料完整;③本研究开展前未采取系统性康复治疗;
排除标准:①伴神经损伤;②伴骨关节重度疾病;③伴精神性疾病;④伴凝血功能异常。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术后按照医嘱给予患者皮质激素以及神经营养药物进行治疗。
观察组:早期抗阻力训练:(1)卧床期训练:①体位摆放:每天定时帮助患者改变体位,每间隔两小时更换一次,预防压力性损伤;②关节被动活动:对于瘫痪的肢体,做被动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最大化保持软组织和关节活动范围,每组的关节活动次数为25次,每天两组,但需要轻柔活动。③呼吸训练以及排痰:患者需要通过呼吸康复训练器做膈肌以及肋间肌呼吸训练,每天两次,逐渐将训练次数增加至30次顺利呼吸,进而使患者肺功能、氧气供应得以改善,从而促进恢复患者全身机能;除此之外,利用呼吸康复训练器在震动作用下,聚集痰液,对纤毛运动产生刺激作用,促进排除痰液,防止痰液累及引发肺炎;④辅助咳嗽:如果患者腹肌存在麻痹反应,无法正常咳嗽,治疗师需要将双手张开,将其放置在胸前下以及上腹位置,当患者进行咳嗽时,需要以患者的身体重量为根据,对患者的胸廓做均匀向上、向内进行挤压,辅助患者进行呼吸;⑤残存肌力的训练:牵拉上肢肩胛带周围肌肉,肌肉包括: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改善肌肉的挛缩程度。通过功能电刺激,能够恢复患者神经功能,降低肌肉萎缩率;⑥心理辅导:还有一部分患者会产生不良情绪反应,包括焦虑、烦躁、抑郁等,需要实施对应心理干预;(2)离床期训练:①坐位平衡训练:训练内容包括:支撑动作、椅上坐位平衡、垫上保持长坐位;②起立床站立训练:在起立床的倾斜作用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肌肉萎缩、低血压、关节僵硬;③肌肉再生训练:通过徒手抵抗使患者背阔肌、肩部和肩胛带肌肌力提升;④主动运动:通过神经支配的肌肉做辅助主动运动,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下过渡至无辅助下的主动运动,并指导患者做独立上肢运动。
1.3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功能独立性评分(FIM)对比;
②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其中均数+标准差符合正态分布,以(±s)用来表示计量资料,通过计算t值进行验算,率(%)用来表示计数资料,通过计算X2进行验算。
2.1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FIM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FIM评分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FI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FIM对比(±s)(分)
组别 | 例数 | Barthel指数 | FIM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观察组 | 30 | 27.83±5.16 | 58.63±10.16 | 54.86±11.35 | 96.83±11.26 |
对照组 | 30 | 27.96±5.32 | 46.61±8.90 | 54.92±11.67 | 85.55±10.44 |
t | - | 0.096 | 4.874 | 0.020 | 4.024 |
P | - | 0.924 | 0.000 | 0.984 | 0.000 |
2.2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7%(2/30)低于对照组30.0%(9/30),两组比较(P<0.05)。
脊髓损伤十分严重,能够对患者运动、感觉、括约肌功能产生影响,使其出现障碍。对于脊髓损伤患者来说,改善转移、移乘能力,恢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Barthel指数、FIM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其原因在于:早期抗阻训练的应用,可保证患者的瘫痪肢体保持在良好功能位,同时,指导患者做被动运动,能够使期关节活动度保持相对正常状态下,预防患者出现关节挛缩以及畸形等反应,从而发挥诱导神经导向、促使神经再生的作用,促进患者康复[3]。
综上所述,脊髓损伤患者通过早期抗阻训练,可提升其生活活动能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价值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文科,王方,汤治中,等.早期抗阻力训练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创伤外科杂志, 2023(8):591-596.
[2]王丁丁.综合护理结合康复训练在改善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 2023(6):194-196.
[3]刘洋,李玲君.骨科康复治疗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13):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