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错管理在血站采供血服务水平及血液质量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6
/ 3

差错管理在血站采供血服务水平及血液质量中的作用

王云霞

宜兴市红十字会血站 副站长 214200

【摘要】目的:探讨血站献血服务中实施差错管理的意义。方法:选取来血站的50例献血人群为对象,根据管理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差错管理,比较两组献血结果,分析差错管理在血站采血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两组献血者对血站服务水平评分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液报废率、差错事件发生率均较低(P<0.05);观察组的献血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站采供血服务中实施差错管理方案,能有效提高血站服务水平,提高献血者满意度,降低血液报废率与差错事件发生率,保证血液质量。

【关键词】血站采供血;差错管理;血液质量;服务水平

输血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大出血、分娩、创伤等类型患者治疗期间都会用到输血疗法,通过输血能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每年国家医疗机构都会不定期组织献血,用于补充医院血液库,且无偿献血是目前补充库存的唯一方法[1]。近年来医疗机构每年的血液需求量逐渐增加,这与就医人数增加、重大疾病发生率提高等因素有关,鼓励青壮年人群献血成为医疗服务的重要工作[2]。但由于社会、医疗服务质量、护理措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现阶段血液供需矛盾突出,无偿献血者获得的护理服务质量较差,将会影响其后续无偿献血的积极性,进而导致血站每年采集的血量下降,无法正常供给医院对各类血液的需求,加上血液运输期间可能会出现破损情况,进一步降低医院的血液供应量[3-4]。提高血站服务质量对提高无偿献血率具有积极意义,差错管理作为一种新型服务管理模式,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差错事件,最大程度保证献血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本研究围绕血站无偿献血服务展开讨论,分析差错管理在血站服务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对象:来血站的50例献血人群,选取时间:2020年1月~2023年12月,分组方式:根据管理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18-56岁,平均(36.65±1.24)岁,体重45-89kg,平均(56.52±2.15)kg;观察组:男17例,女8例,年龄20-54岁,平均(36.61±1.20)岁,体重46-87kg,平均(56.47±2.19)kg。献血者资料齐全,组间数据差异甚微(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根据血站以往的工作经验开展无偿献血服务工作,献血者来到血站自愿献血,医护人员按照流程完成体检、抽血、献血后观察等工作,常规监测采血前后献血人员有无异常反应,及时干预,避免采血后出现眩晕、呼吸不畅等症状。

观察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差错管理模式。

(1)搜集错误信息:在血液采集前、采集中与采集后分别收集错误信息,统计各类信息为后续差错管理提供参考资料。采血前的常见错误信息包括体检项目不完整、核查献血者信息错误、医学评估不完整等,采血中常见的错误信息包括采血疼痛、血液质量不达标、血液凝固等,采血后常见的错误信息包括检验不规范、检测样本不准确等。此外,采血设备不合规也是影响血站服务质量的关键性错误信息。

(2)人力资源管理:血站根据自身运行的实际情况,结合无偿献血人员的需求,构建科学合理的人资管理系统,科学分配各岗位工作者的工作任务。采血、穿刺、检验等岗位人员协调配合,共同完成无偿献血采集、存储与运输等工作,确保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负责人,消除无偿献血服务工作中的漏洞,提高血站服务工作质量。

(3)科学设计差错管理的工作流程:无偿献血是一项公益事业,血站必须在平时做好献血宣传,组织当地人参加讲座,增强当地居民的无偿献血意识。在普及无偿献血意义的基础上,依次设计采血前检查、采血操作、采血后检验等工作流程,保证每个环节相关岗位人员能紧密衔接,保证血液服务的质量,同时确保检测报告的真实性。

(4)改进血站目前管理的不合格事件,减少差错事件的发生:①质管科按国家相关要求对免洗手消毒液使用期限进行规定;体采科会及时关注温湿度,保持在合适范围,必要时购置加湿器;更改相关SOP,在血液发放相关操作规程中增加“先进先出”描述;月报开始增加血制品抽检分析,及时应对抽检不合格造成的原因,并采取相关措施纠正;在《职业暴露登记报告表》增加“暴露源的检测(金标)”,完善监测记录。②修改操作规程,增加血液分离机、冷沉淀制备仪的应急管理;医废称重后,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填写;修改血液分离机程序,分离时核对主血袋、保存液袋和留样辫献血序列码;发血室温度记录表格每四小时记录一次,现已根据值班人员上班时间(8:30~第二天8:30)进行填写;修改DIS综合监控系统中的操作人员信息,系统中均以人员工号显示工作量信息,不再重复出现工号与姓名;③关键物料库房试剂冰箱增加标签,内容包括品名、批号、有效期;站内关键设备统一格式、确认内容;卫健委发放的白色瓶装消毒液无开瓶后使用效期说明,按原规范使用;其余手消均按照说明使用(60天或3个月)。④加强血站的安全管理: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做好专项检查,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消控室值班人员每天对大楼实行消防安全检查,监控消防控制室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每月第三方维保公司对全站消防设施设备开展安全检查、排查消防设施设备并进行定期维护。对大楼火灾显示盘和排烟风机远程控制进行改造编程,实现消控室远程启动和显示。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电梯每月由第三方维保公司进行2次维护检测,每年由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检验研究院进行检验。电梯管理员每天对电梯进行查看是否正常,做好检查记录。立式压力灭菌容器由专业人员使用,每次做好使用、维护记录,压力表每年进行计量检测。5名特种设备管理员参加考试并获得证书;针对燃气安全,加装新燃气报警器和燃气泄漏联锁切断装置,同时改造炉灶熄火保护装置,使用电子自动打火。对燃气管道外表进行油漆防腐,做好标识箭头,并定期清洗油烟管道,防止火灾隐患;针对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年初与驾驶员签订安全责任书,定期召开道路交通安全会议,及时了解驾驶员思想动态和身体状况。每季度对驾驶员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培训,每天出车前驾驶员检查车辆,每月总务科对车辆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证车辆使用安全。同时积极组织全体职工参加文明交通安全培训,确保职工上下班安全。

(5)加强献血期间的差错管理:①安排无偿献血人员在舒适、安静的环境中等待采血,等待室内放置座椅、桌子、绿植、鲜花等,或提供视频、书籍等娱乐设施,避免献血者长时间等待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护理人员定时到等候室查看待采血人员的情况,采用温和、热情的态度与献血者沟通,及时回答献血者的问题,利用语言、肢体动作等方式帮助疏导献血者的不良情绪,做好献血前准备。②在血站大厅、等候室、走廊等部位安装电子屏或粘贴宣传海报,让献血人员充分认识到献血的重要性,重点宣传献血的好处,例如适量献血能够加快人体的血液循环,刺激骨髓进而激活造血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机体免疫力。同时,组织无偿献血者及陪同者观看健康教育视频,使其对无偿献血有正确的认知与了解,避免因不了解献血产生焦虑情绪。③提高献血的专项护理质量:采血前护理人员一方面要保证各类采血设备、耗材准备到位,包括采血袋、穿刺针、引流管等材料全部准备完成且保证质量,另一方面在采血前向献血者普及相关的采血知识,包括采血后眩晕、穿刺痛等的讲解,让献血者做好心理准备;采血过程中密切观察献血者的面部表情,发现献血者出现面色苍白、心悸、头晕等症状时立即处理,避免影响采血工作的顺利进行;采血后指导献血者到指定地方休息,要求献血者按压穿刺部位,并在穿刺处敷上创可贴或绷带。留观期间与献血者聊天,发放纪念品或勋章,给予献血者精神激励,同时讲解采血后的饮食、运动、睡眠等注意事项,增强献血者的健康生活意识,避免献血后出现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1)向献血者发放调查问卷,评估血站采供血服务的水平,分别评价工作人员理论、操作技能、专业态度与规范流程四个方面的服务水准,每个条目总分100分,评分高提示服务水平高。

(2)记录血液报废情况,溶血、凝块、絮状物、脂血及离心破袋等均归为报废血液。

(3)统计献血期间发生的差错事件,包括血液渗透、服务投诉等。

(4)血站根据实际情况制作满意度调查问卷,设计10个问题,每个问题最高100分,>90分提示非常满意,80-90分提示满意,<80分提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4.0软件计算统计学数据,计量资料表示方式:平均数±标准差(±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方式:例(率)[n(%)],采用检验,P<0.05提示有差异。

2 结果

2.1血站服务水平

两组献血者对血站服务水平评分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血站服务水平(±s,分)

分组

例数

理论

操作技能

专业态度

规范流程

对照组

25

78.65±2.45

83.54±2.12

83.65±2.35

84.75±1.25

观察组

25

87.85±1.35

88.69±3.25

89.56±3.41

90.66±2.32

t

16.444

6.636

7.135

11.213

P

<0.001

<0.001

<0.001

<0.001

2.2血液报废率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液报废率更低(P<0.05)。见表2。

表2 血液报废率[n(%)]

分组

例数

溶血

凝块

絮状物

脂血

离心破袋

报废率

对照组

25

1(4.00)

1(4.00)

2(8.00)

1(4.00)

1(4.00)

6(24.00)

观察组

25

0(0.00)

1(4.00)

0(0.00)

0(0.00)

0(0.00)

1(4.00)

4.153

P

0.042

2.3差错事件发生率

差错事件发生率相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差错事件发生率[n(%)]

分组

例数

意外伤害

解冻破袋

服务投诉

血液渗漏

总发生率

对照组

25

2(8.00)

1(4.00)

2(8.00)

2(8.00)

7(28.00)

观察组

25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5.980

P

0.014

2.4献血者满意度

统计两组献血者的满意度发现,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献血者满意度[n(%)]

分组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对照组

25

12(48.00)

7(28.00)

6(24.00)

19(76.00)

观察组

25

16(64.00)

9(36.00)

0(0.00)

25(100.00)

5.980

P

0.014

3 讨论

采供血是血站的主要工作内容,各医疗机构使用的血液都来源于血站,可见血站在医疗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保证血站的采供血服务质量、提高每年的血液募集量是当前血站的工作重点,血液采集、检测、运输等多个环节完成后,合格的血液制品进入血库存储,不合格品及时销毁[5]。每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对血液制品的最终质量产生影响,从各环节入手保证采供血服务质量,对提高血站的血液制品质量具有积极意义[6]

差错管理是近年来血站护理服务工作中衍生出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专门针对血站质量管理过程中可能发生差错事件的环节进行管理,能最大程度降低差错事件的发生率,提高血站服务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服务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差错事件发生率、血液报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差错管理的实施能有效提升血站的服务水平,降低献血者的差错事件发生率,同时控制血液报废率。本研究比较两组献血者的满意度,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可见差错管理有助于提高血站的服务质量,进而提高献血者满意度。差错管理目前已经成为血站采供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差错管理能够提前针对可能发生差错的采供血环节进行预防管理,及时掌握差错信息并积极整改,既能保证血站采供血工作的顺利进行,又能优化工作流程,提升血站管理工作效率

[7-8]。本次采用差错管理模式的优势在于:差错管理的程序更加灵活,管理覆盖面更广,能保证采血、血液制品、检验等环节的质量,提高采供血服务效率。差错管理模式贯彻落实到整个采供血流程,血站管理者根据采供血需要科学合理的分配医护人员工作内容,保证各个采供血环节协调配合,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9]。同时,加强采供血过程中的护理干预,通过做好问询、穿刺、采血等关键环节的管理,能够进一步提高血管服务与管理质量。

综上所述,血站采供血服务中实施差错管理方案,能有效提高血站服务水平,提高献血者满意度,降低血液报废率与差错事件发生率,有效保障血液质量,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段云霞.采供血服务中实施差错管理对提高血站管理规范化及血液质量的影响[J].中国标准化,2022,5(20):257-260.

[2]何礼宇.差错管理对血站管理水平及血液质量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3,14(12):159-163.

[3]樊荣.血站质量管理在采供血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19(S01):346-347.

[4]俞续增.差错管理在血站血液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华养生保健,2022,40(14):188-191.

[5]陈凯,焦安秀,陈平,等."8S"管理在采供血机构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管理,2022,20(5):29-31.

[6]程妹,黄小珍,吴婷春,等.采供血过程控制管理对血站血液质量的有效评价[J].智慧健康,2022,8(29):223-226.

[7]刘沛.血站质量管理工作中应用差错管理的效果探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2,33(8):974-976.

[8]邱新红.细节护理管理结合安全管理模式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22,19(4):156-158,162.

[9]赵秀萍.差错管理模式在血站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医学检验与临床,2022,33(10):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