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安全不良事件监测管理的策略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5
/ 3

医院安全不良事件监测管理的策略与应用

王洁 

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摘要: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加治疗成本,甚至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及时发现、记录和解决不良事件对于医疗机构和患者都至关重要。提升医院安全不良事件监测管理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不仅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减少医疗风险和责任,还可以促进医院内部管理和改进,提升医护人员的素养和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不良事件管理;监测管理;医院管理;

一、提升医院安全不良事件监测管理的作用

(一)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目前因医院安全不良事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医患矛盾和安全风险,不仅影响医院的公众形象,也会导致患者的入院治疗及护理收到一定的影响。通过建立完善的不良事件监测管理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和记录医疗事故、医疗差错以及其他不良事件,有助于及时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二)减少医疗风险和责任

监测管理不良事件,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疗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降低医院和医护人员的法律责任和赔偿风险,维护医疗机构的声誉和形象。完善不良事件管理制度,畅通工作机制,及时消除医疗过程中以及医院环境中的各类风险,尽可能减少患者在医院期间受到不必要的伤害,保障患者安全。

(三)促进医院内部管理和改进

不良事件监测管理系统有助于建立医院内部的责任追踪和评价机制,可以明确医护人员的职责和权利,促进医院内部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

(四)提升医护人员的意识和素养

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可以增强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责任心,促使他们更加注重医疗安全,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程,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医疗技能水平。

(五)改善患者体验和满意度

通过建立不良事件监测管理系统,医院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见,及时发现和解决患者投诉和不满意的问题,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提升医院的口碑和信誉。

二、医院安全不良事件包含内容

(1)医疗操作失误: 医疗人员在诊断、治疗或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失误,例如手术操作不当、药物使用错误等。(2)医疗设备故障: 医疗设备出现故障或不良操作,导致诊疗服务中断或影响治疗效果。(3)院内感染: 医院环境或医疗操作引发的院内感染,包括交叉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等。(4)药品问题: 药品使用不当、药物配伍错误或药物副作用等问题,导致患者健康问题或不良后果。(5)患者跟踪失误: 医疗机构未能及时追踪患者的诊疗情况或遗漏关键信息,导致诊疗计划执行不到位或疾病进展不受控制。(6)手术后并发症: 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或手术后护理不当导致的并发症。(7)患者误诊、漏诊: 医疗机构未能准确诊断患者病情或漏诊重要疾病,延误治疗时机。(8)患者护理不当: 患者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当操作或疏忽,导致患者健康受损。

三、医院安全不良事件监测方法

(一)人工监测方法

人工监测是主要依赖医疗机构内部工作人员,如医生、护士等,通过主动上报或非主动上报的方式发现和管理已经发生的不良事件。主动上报指医护人员自愿向相关部门或机构报告不良事件,而非主动上报则是指不良事件的发现并不是主动的,可能是在日常工作中被意外发现或者由患者投诉引起的。将患者作为监测不良事件的重要参与者,鼓励他们主动报告治疗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良事件。通过患者参与监测,可以增加监测的广度和深度,发现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促进医患沟通和信任,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二)复合监测方法

复合监测模式是指电子监测与人工监控相结合的监测方式,结合了计算机系统和人工监测的优势,以提高监测的准确性、效率和成本效益。通过电子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对医疗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数据收集,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用药情况、手术过程等。同时,结合人工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和扩大。利用计算机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可以发现不良事件发生的规律和趋势,预测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这有助于医院制定预防措施和改进方案,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复合监测模式结合了电子监测的高效性和人工监控的准确性,可以实现监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和监测成本的支出。同时,通过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事件,可以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降低医疗风险和责任成本。电子监测系统可以提供医疗信息的透明和可追溯性,患者和家属可以通过系统查询和了解治疗过程和效果,增强对医疗的信任和满意度。同时,医护人员可以及时与患者沟通,解释治疗方案和风险,增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三)全自动监测方法

全自动监测方法是指不依赖于医护人员判断和干预,通过完全量化的方式对不良事件进行监测和评估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那些可以通过自动化系统进行监测和分析的不良事件,全自动监测方法使用完全量化的指标来评估不良事件,这些指标可以通过电子监测系统实时获取和记录,不需要医护人员进行主观判断。全自动监测系统通过预设的算法和规则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自动识别异常情况并进行报警或处理,不需要人工干预。全自动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医疗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和事件,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和扩大。由于全自动监测方法采用了完全量化的指标和自动化的处理方式,因此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全自动监测方法不需要医护人员进行手动记录和判断,减少了人力成本和工作负担,提高了监测的效率和精度。全自动监测方法主要适用于那些可以通过量化指标和算法进行判断和处理的不良事件,如医疗设备故障、药品使用错误、患者生命体征异常等。

(四)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1强制报告系统

强制报告系统要求特定的医疗机构或个人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强制性报告。在中国,强制报告系统主要包括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报告系统。这些系统已经建立了网上报告和离线填报两种形式,旨在收集全国范围内的不良事件数据,为监测、分析和预防不良事件提供重要依据。

2自愿报告系统

自愿报告系统是指医疗机构和个人自愿报告发生在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具有自愿、非具名、非惩罚性的特点。这种报告系统鼓励医务人员和患者主动报告不良事件,通过系统收集、分析和研究不良事件数据,提出警示和改进建议,促进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持续改进。

3内部报告系统

内部报告系统是各级医疗机构自行建立的内部网络报告系统,用于内部管理和监控不良事件。这种报告系统通常与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相结合,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内部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和扩大。

这三种类型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完善的不良事件监测和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健全的报告系统,能够加强对不良事件的监测、分析和处理,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四、提升医院安全不良事件监测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报告系统

医院应建立针对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强制报告系统。该系统应明确规定哪些类型的不良事件需要强制报告,以及报告的时限和流程。医院应设立自愿报告系统,鼓励医务人员和患者主动报告不良事件。自愿报告系统应具有自愿、非具名和非惩罚性的特点,以促进信息的全面收集和医疗安全文化的建设。医院可以建立内部报告系统,用于内部监测和管理不良事件。这种系统可以针对医院内部的特定环节和部门进行监测和报告,帮助医院及时发现和处理内部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报告系统应覆盖医院的各个环节和部门,包括临床、药学、护理、行政等,确保对不良事件的全面监测和管理。报告系统应设置便捷的报告渠道和流程,医务人员和患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不良事件的报告,如网上报告、电话报告、书面报告等,确保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报告系统应保障报告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确保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个人信息不被非法获取和利用。

(二)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提供不良事件报告的培训和指导,培训应包括对不良事件的准确定义和识别标准的介绍,使医护人员能够清楚地理解何为不良事件以及如何识别各种类型的不良事件。培训内容应涵盖不良事件报告的流程和渠道,详细介绍医院内部的报告流程、报告平台、报告表格等,确保医护人员了解如何进行不良事件报告。培训应明确医护人员在不良事件报告过程中的责任分工和角色,包括谁负责收集信息、谁负责填写报告、谁负责提交报告等,以确保报告流程的顺畅和高效。 强调不良事件报告的时效性和重要性,使医护人员认识到及时报告不良事件对于医院安全管理和医疗质量改进的重要性,增强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职能科室每年至少完成1轮全院巡检排查和全院患者安全专项培训,至2025年末,患者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每百出院人次主动报告不良事件年均大于2.5例次,低风险病种住院患者死亡率进一步降低。强调不良事件报告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告知医护人员报告信息的保密处理措施,防止报告信息泄露和滥用。培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的方式进行,让医护人员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际操作来加深对不良事件报告流程和操作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三)建立监测机制

首先确定需要监测的关键指标,例如手术成功率、药物使用情况、感染率等,这些指标能够直接反映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数据采集系统,将医疗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和存储,包括临床记录、医疗影像、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建立专门的监测平台或系统,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报警。制定监测标准和阈值,设定各项指标的正常范围和警戒线,一旦指标超出正常范围,即触发警报,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设立异常处理机制,当监测系统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通知医疗团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包括重新评估患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等。定期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医疗服务流程和标准,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四)加强质量评估和审查

定期对医院的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情况进行质量评估和审查,设立专门的质量评估和审查机构或委员会,负责定期对医院的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情况进行评估和审查。制定明确的评估标准和指标,包括不良事件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处理措施的有效性等,作为评估和审查的依据。定期收集和汇总医院的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情况数据,包括不良事件的类型、发生频率、处理结果等。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不良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和预防措施,针对性地进行医疗流程和管理制度的改进,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对实施的改进措施进行跟踪和监督,评估改进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和调整措施。针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开展相关人员的培训和宣教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技能和责任意识。定期向医院管理层和相关部门报告评估和审查结果,总结经验教训,为进一步提升医院质量水平提供参考。

(五)推行医疗安全文化

医院管理层应明确医疗安全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医院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建设中,让所有医务人员都认识到医疗安全是首要任务。开展医疗安全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活动,包括安全意识培养、医疗安全知识普及、医疗安全管理技能等,提升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鼓励医务人员和患者积极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建立开放的沟通机制,倡导医患之间的信任和理解,促进共同关注和解决医疗安全问题。建立医院内部和医院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方式,加强对不良事件的理解和应对能力,共同学习和提高。不断优化和完善不良事件监测管理的机制和方法,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及时发现和处理医疗安全风险。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对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工作成绩进行奖励和表彰,对存在医疗安全问题的单位或个人进行严肃处理,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医疗机构中发生的与患者安全相关的意外事件或错误导致患者受到伤害或损害。提升医院安全不良事件监测管理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以确保对不良事件的及时发现、分析和处理,通过监测措施的综合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医院安全不良事件监测管理的水平,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和影响,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 杨玉秀;焦琳琳.根因分析法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临床效果[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24)12-14

[2] 陈伯勋;周焰升;李永恒.医疗不良事件主动监测全闭环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J].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21(05)11-13

[3] 董晓飞;钱宇;王小合;陈洁.医院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体系建设的构想与展望[J]. 中国医院管理,2021(04)20-21

[4] 解文君;肖龙华;李秋燕;姚雪寒;刘华林;王津雨.不良事件属性及相关概念界定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8(35)05-06

[5] 董放;吴世福;黄琳;王刚;田月洁;鞠毅;李洪利;刘松峰;赵玉娟;玄怡;牛惠芳.医疗器械故障类不良事件自动报告模式研究[J]. 中国医疗设备,2018(07)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