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的识别与处理:家长必备知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6
/ 2

新生儿黄疸的识别与处理:家长必备知识

韦英实

平果市人民医院,广西 平果531400

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问题,主要因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进而使皮肤、黏膜及巩膜出现黄染现象。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新生儿黄疸的识别、原因、分类以及处理办法,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一、新生儿黄疸的识别

1.观察皮肤及眼白

在自然光下,观察宝宝的皮肤及眼白部分。如果按压过的皮肤呈现黄色或者眼白发黄,那么可能存在黄疸。黄疸通常从头开始黄,从脚开始退,而眼睛是最早黄,最晚退的,所以家长可以从眼睛开始观察。

2.注意大便颜色

如果大便颜色突然变白或愈来愈淡,同时身体又出现黄染现象,这可能是肝脏胆道发生问题的信号,需要及时就医。

3.观察日常生活

注意宝宝的精神状态、胃口、体温以及是否容易哭闹等。如果宝宝看起来愈来愈黄,精神及胃口都不好,或者体温不稳、嗜睡等,都应引起家长的重视,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

4.观察黄疸的部位和程度

黄疸的程度和部位也可以帮助我们判断黄疸的性质。黄疸最先出现的部位通常是头面部,随着胆红素的升高,可逐渐扩散至躯干、四肢,最后到达手足心。黄疸的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黄疸仅表现为面部黄染;中度黄疸时躯干部皮肤也出现黄染;重度黄疸则表现为四肢和手足心都出现黄染。如果黄疸程度较重,可能提示病理性黄疸,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5.观察伴随症状

黄疸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一些其他症状,这些症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判断黄疸的性质和原因。例如,黄疸伴有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可能提示感染或胆道梗阻;黄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吸奶无力等症状时,可能提示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因此,在观察黄疸的同时,也要留意宝宝的其他症状表现。

二、新生儿黄疸的原因

1.生理性因素

新生儿由于体内胆红素浓度过高,容易引起黄疸。这通常是由于新生儿机体尚未发育完善,肝胆功能也未发育成熟,导致胆红素排泄功能较差,进而引发黄疸。这种黄疸大多属于生理现象,无需特殊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恢复。

2.感染

新生儿受到细菌或病毒感染后,可能导致胆红素生成过多,从而引发黄疸。例如,乙肝病毒感染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可能损害肝细胞,造成胆红素过多入血,进而引发黄疸。

3.溶血

溶血性黄疸可由新生儿溶血症、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导致。溶血会使红细胞破坏增多,释放过多的胆红素到血液中,引起血清中的胆红素增高,导致黄疸。此外,母婴血型不合也可能导致溶血性黄疸。

4.母乳原因

母乳性黄疸的确切原因尚未明确,可能与母乳中的酶类物质或基因等物质相关。这种黄疸通常无明显症状,但症状严重时可能需要暂停母乳,更换其他喂养方式。

三、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根据发病时间和病因,黄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1.生理性黄疸

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可达到高峰,黄疸程度轻,表现为皮肤和巩膜的轻度黄染,手足心不黄,属于正常现象,对胎儿没有害处。生理性黄疸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大部分新生儿会在2~4周后自动消退。家长可以通过阳光照射或红蓝光照射来帮助新生儿缓解生理性黄疸现象。

2.病理性黄疸

则与生理性黄疸有很大不同。病理性黄疸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胆红素浓度高,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速度快,黄疸持续时间长,可能大于2~4周,或者消退后又重新出现。根据发生原因,病理性黄疸又可分为溶血性黄疸、感染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等多种类型。溶血性黄疸是由新生儿溶血症或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等疾病导致;感染性黄疸是由新生儿败血症和其他严重感染影响肝脏功能导致;阻塞性黄疸则是由于先天性胆道闭锁、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等原因使胆道受阻或胆汁排泄障碍导致;而母乳性黄疸则可能与母乳喂养不当有关,母乳中的某些物质可能会抑制肝细胞的功能,导致血中的胆红素不能顺利地转换和排泄。

四、新生儿黄疸的处理

1.充分喂养

对于治疗黄疸十分重要。乳汁分泌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勤吸才会刺激分泌乳激素,分泌的乳汁才会愈多。因此,家长应勤喂母乳,以确保宝宝获得充足的营养和水分,有助于黄疸的消退。

2.光照疗法

对于黄疸较重的宝宝,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光照疗法。这种方法通过让宝宝暴露在特定波长的光线下,帮助分解体内的胆红素,从而减轻黄疸症状。

3.药物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开具药物来帮助宝宝治疗黄疸。然而,家长在使用任何药物前都应咨询医生的意见,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预防与注意事项

1.预防措施

(1)合理饮食:孕期母亲应注意合理饮食,避免生冷寒凉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并防止暴饮暴食,这有助于减少新生儿黄疸的出现率。

(2)早开奶:新生儿出生后半小时内应尽早吮吸母乳,并适当多喝水,这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从而预防新生儿黄疸。

(3)保持大便畅通:对宝宝进行腹部按摩,沿顺时针方向进行,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使大便更畅通。必要时,可以补充益生菌以调理肠道菌群,进一步预防黄疸。

(4)多晒太阳:让新生儿适当晒太阳,特别是在阳光不强烈的时段,如早晨或傍晚,有助于预防黄疸。但需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和过度曝晒。

2.注意事项

(1)观察大便颜色:若大便颜色变白,且身体皮肤发黄,可能是肝脏胆道问题,应及时就医。

(2)观察日常生活:注意宝宝的精神状态、胃口、体温及睡眠情况,若出现异常,如精神萎靡、食欲不佳、体温不稳或嗜睡等,应及时检查。

(3)黄疸变化观察:黄疸通常从头开始黄,从脚开始退,眼睛是最早黄、最晚退的。可以按压身体皮肤,若按压处呈现白色则无大碍,若呈现黄色则需注意。

(4)家里光线:宝宝出院回家后,家里光线不宜太暗,白天应让宝宝接近自然光,这有助于黄疸的消退。

(5)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结论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问题,家长应掌握识别和处理黄疸的基本知识。通过观察皮肤颜色、大便情况以及日常表现,可以及时发现黄疸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定期产检、合理饮食和密切观察也是预防新生儿黄疸的重要措施。希望通过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家长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新生儿黄疸问题。请记住,每个宝宝都是独特的,他们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作为家长,我们需要保持耐心和关爱,及时关注宝宝的身体状况,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