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古冶区林西第一小学
唐山市古冶区赵各庄第四小学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提供课堂教学效率是教改的关键,那么怎样提高呢?结合《深度学习》和《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的阅读,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师之工作热情是激起学生激情的前提
于永正老师《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一书中提到“行无言之教”。“无言之教”指的就是“身教”。“身教终于言教”,这是人们的共识。为什么“身教”的力量和影响比“言教”大的多、深远得多?因为,“在达到理智年龄以前,孩子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想让孩子们听课时“小手高举、小口常开、小脸通红”,教师首先要激情满怀,用激情点燃激情,用灵魂去塑造灵魂。
激情满怀,让课堂焕发活力。比如梦想课,上课师生们问好,采用了点燃激情的方法。当老师们问同学们好的时候,学生的回答是“好、很好、非常好,耶!”的呼声。老师就是一本教科书---一本学生天天看的无字之书。老师一旦出现在学生面前,要像演员一样精气神十足,同时我们要保持激情,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去表达你的关注、你的满意、你的疑问,即你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学生们的目光就像雷达似的,无时无刻不在追随着老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上课时用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用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用性格铸造性格。
二、研读教材,以生为本,让激情得以激发
如果说教师的激情是点燃学生学习热情的导火索,那么精致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导向就是激情得以延续的关键。
第一、胸有丘壑,教学线索心中藏
教材是教学的凭介,做为教材的编写者,无论在语文课导语的设计、课后练习的提示以及教学主题图的选择、插图的配备,都不会无的放矢,有一定的目的。想借助问题达成什么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讲授要把功夫用在备课上,要在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和突破上下功夫,做到心中明确一条主线(解决重难点的线)。例如正比例的教学,我们的教学重点就是观察两种相关联的量,找出其中的规律认识正比例关系。上课时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在探讨和交流中发现,必须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个变化,另一个随着变化,不管怎样变化,但它们的比值一定,这些条件,只有把这些条件同时具备,才能说两个量是成正比例的量,关系才叫成正比关系。重难点内容如何突破?学生能观察出两种量和其有规律的变化,这是他们观察探讨交流的初步发现;关键是结论的得出要有严谨性、严密性,让学生在表达中建构模型。当发现正比例的知识之后做练习时,就要时刻让学生复述,谁和谁是成正比例的量,为什么,什么在变,什么不变,所以叫成正比例的量,只有这样反复的训练,才能让学生掌握。
第二、沙场点兵,教学手段巧运用
数学知识的教学有其连续性和转换性,每个单元内容,各个年级的教学都是互相关联、相互依托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做到讲清讲透每节课知识,还要关注好单元的整体编排特点。如我们在四年级教学“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借助于加法运算定律的复习题引入,复习加法运算定律,然后出示主题图,让生读题,让学生汇报了解了什么?求什么?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条件?引导学生回答。让学生列不同的算式,再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我想如果学生真正掌握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算规律并能熟练运用后,只要出示了两道不同的列式,4x25,25x4,学生即可能推论出乘法交换律的内容,所以对于乘法交换律的教学,加法交换律是基础,是转化的前提。如果乘法交换律学生明白了,那么结合律就不用老师讲解,自学讨论即可。
第三、取舍有度,讲与不讲目的明
我们经常提到教学中要做到“三讲三不讲”,即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这个不用解释,相信大家都能理解。三不讲即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仍然不会的不讲。这里说的第一个不讲,学生已经会了的再讲也引不起学生注意,再说也是浪费时间。如:一年级数学中人民币的认识,对于钱现在的孩子一点都不陌生,不仅认识而且会花。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不按照原来教学环节,只让学生认识现在不流通的钱币,知道其中进率即可,而没有必要反复讲解。如果让学生尝试一下怎样花钱,在模拟的买卖交易中掌握人民币的进率是不是更容易让学生理解运用。
第四、提问得法,问题有深度、有价值
《深度学习》一书中阐述到“作为教师,要思考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更有价值——让学生学什么;什么样的学习目标更有意义——学生应学会什么;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学习目标的实现——怎么学;什么样的方式能更好地检验学习效果——怎么评。”这些内容有待我们在教学中思考。
(一)问题缺乏思考价值,学生不用思考既能回答。
一位教师讲授三年级“面积的认识”一课时,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引入,为围观队伍拍照,照出相片形成平面,四边连一起是照片周长,再为了好看镶上玻璃,就是相片的面积。这样引导学生有没有思考?教师还是老方法讲解,而且这样绕了一个弯,有效时间被浪费。而如果老师问,给照片做相框,照片不易损坏,你有什么办法?那需要多大的玻璃呢?从而引出面积的课题,并让学生借助描述、抚摸照片的大小,直观感受像这样的平面的大小就是面积。然后拓展让学生找出、摸出、描述出所看到物体的面积。
(二)关注课堂生成,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授课不是讲环节的罗列,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所以要时刻关注课堂的生成,关注学生回答的错误问题,引导学生说考虑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学生一说错,就让其他同学补充。教育就是唤醒。要引导学生由错变正确,由不会表述变为表述清晰。例如《推理》课,借助梦想币引入新课联系生活实际,当学生叙述出自己的结论,说理由,两枚币,不是一种颜色,那么一定是另一种颜色,如果此时教师因势利导,引出课题,这位同学说的真好,他描述的方法,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推理(适时的赞扬让孩子成就感爆棚)。
(三)重复性语言太多
重复性语言是我们做教师的专利,之所以称之为专利,是因为我们生怕自己的语言孩子记不住,听不明白。正是这种责任心的驱使,让我们在讲课时老是使用重复性的语言问题重复学生回答之后的重复,解题方法的重复。重复不是教师的专利,我们可以把权利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在互动中思维得到碰撞,争论中学得知识,辩论中提高能力,是不是会事半功倍?
三、恰当评价,让激情得以延续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看着好似略有偏颇,但是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别人的肯定。怎样夸才有效呢?听课时也常常听到“好,真棒,大家给他鼓鼓掌!”等等,甚至于还有“今天xxx同学也主动举手了”。这样的评价孩子们喜欢么?真的高兴么?。比如,我们低年级教学要想纠正孩子们的写字姿势(学生写字姿势大多不正确);单纯地在写之前强调“头正、身直、脚放平,一尺、一拳、和一寸”,学生只是在提醒的时候能记住,写着写着就会忘记,如果当孩子们写字的过程中,表扬写字姿势一直正确的学生时说“看xxx同学,坐的真端正,写出来的字向她人一样漂亮”,或者提示“都说字如其人,谁字写得好看,就说明这个人也特别好看”,这样,孩子们就会写字是特别认真,竞相把字写好。
为师之路,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地反思,时刻以学生为中心,因学生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去调整教学思路,因学生的思维特点而设计教学方法,牢牢把握“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兴趣的激发、学习激情的巩固,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一定会活力四射、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