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分析与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5
/ 2

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分析与探讨

赵丽云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目的:对儿童心理卫生问题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23年1月份至2023年12月份某辖区内的800名儿童进行分析,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以及就诊现状进行讨论,儿童年处于不同的年龄段,其心理卫生问题的发生率有所不同,调查的800名儿童当中有195名儿童出现了心理卫生问题,儿童表现为多动、行为异常、情绪问题以及学习困难等问题,195名儿童当中有42名儿童未就诊,29例未治疗,124例儿童就诊通过合理的治疗后改善明显高于未就诊、未治疗儿童的数量,p<0.05。结果: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机率较高,但从就诊上来看,相对欠佳,做好心理卫生的健康宣教,减少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机率十分重要。

【关键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

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身体的生育发育是一致的,是逐渐且有序的,存在阶段性、规律性。对于儿童而言,遗传素质属于生理发展、神经系统成熟的前提,对于儿童来说大脑发育并未成熟,而随着大脑的不断发育,逐渐趋于成熟,是发展的物质基础,但儿童的心理发展受到的生理发展水平、规律的制约[1]。人的心理作为人脑对客观事实的反映,而客观现实作为心理活动的重要内容、源泉,也是心理活动发展又有赖于后天的学习和环境刺激,若刺激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认知的发展规律,可以确保儿童的心理活动处于健康的状态,否则会导致儿童的心理发展减慢,甚至残缺。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儿童的数量为800名,来自辖区内的幼儿园、小学,时间为2023年1月份至2023年12月份,年龄分布在3-12岁,平均年龄为8.29±1.51岁,男童456名,女童344名。分析所有儿童的基础资料,差异性不大,P>0.05。

1.2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儿童的年龄、性别、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分析心理卫生的异常状态,包括精神发育迟缓、精神分裂症状;盗窃、逃学、不听话、破坏财物、虐待动物等问题;焦虑、心境障碍、躯体形式障碍、情绪低落 、厌学、但未达到疾病诊断标准的情绪问题;失眠、梦魇、夜晚惊醒;孤独感或者孤独症;抽动障碍;吮吸手指;拔毛发、依赖行为;学习困难,多动症;异食癖,生长发育;逆反心理;言语发育异常[2]

1.3实验指标

对不同阶段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合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就诊情况进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计量数据使用n表示,检验通过X2。本文所涉及的数据均通过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研究。

2  结果

2.1 195例出现心理问题的儿童当中,3-5岁49名;6-8岁62名,9-12岁84名。

分析不同年龄段的心理问题发生数量

心理卫生问题

3-5岁

6-8岁

9-12岁

X2

p

精神发育迟缓

13

7

9

0.42

0.58

口行问题

0

5

8

0.85

0.21

性问题

0

0

4

1.45

0.54

情绪问题

0

5

14

3.04

0.07

多动症

19

10

8

2.15

0.08

学习困难

2

12

11

1.76

0.54

行为问题

8

16

17

2.61

0.08

睡眠问题

3

4

7

1.33

0.66

孤独症

2

3

5

1.27

0.73

精神分裂症

0

0

1

0.47

0.57

其他问题

2

0

0

2.15

0.17

合计

49

62

84

26.54

0.00

3  讨论

儿童时期的情感交流最为纯真、直率,在幼儿时期,儿童更渴望别人对自己的爱和关心,作为情感发展和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为重要的时期。而学龄前的儿童情绪直接指导、调控儿童的行为,驱使儿童去做这样或者那样的行为。在学龄期的儿童其情感相对更为稳定,而且深刻性也逐渐增强,已经懂得如何自我控制情绪,明白如何维护友谊、遵守道德[3]。在儿童期的人际关系相对更为单纯、而且也更为融洽,父母、老师、同伴是儿童生活的主要接触人员,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为儿童传授更多方面的知识,道德准则,为孩子提供更多的社交、技能指导,指导儿童进行分享、谦让、协商、帮助、友爱、尊敬长辈,这些是在父母的要求以及指导下逐渐发展的。老师为儿童提供友好的和儿童进行交流、沟通,学习相应的社交技能,让他们不断的熟悉、巩固、积累。但若儿童在情感发育时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心理问题,多动症、行为问题、学习困难、情绪问题较多,虽然有部分患儿未得到就诊或者治疗,结合心理门诊就诊的情况进行分析,儿童年龄的增大、多动症、行为问题的咨询数量居多。而从内在问题来看,孤儿症、情绪问题相对较多[4-5]。当儿童进入到12岁左右时,逐渐步入了青春期,心理、生理都逐渐发育,情绪上相对更为脆弱,一旦受到挫折或者学习问题时会出现紧张、焦虑的情况,部分儿童多选择隐瞒自身的情绪,不愿和家长、老师沟通,出现情绪或者行为的问题较多。从本文可以看出,多数儿童家长对儿童的心理问题重视度不足,觉得属于正常的状态,带孩子就诊的意愿下降,会导致问题逐渐严重,最终无法彻底挽回。故做好儿童健康问题的宣教,让儿童家长认识到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要性,使得家长的关注度、重视度得到提升,继而让儿童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确保儿童身心健康的顺利发展。

   综上所述,当前儿童心理问题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而就诊的数量相对较少,应积极开展儿童健康问题的宣教,指导,做好相关知识的普及,降低儿童出现心理卫生问题的机率,确保儿童的就诊治疗率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潘晓巍,桂红民,凌敏,等.768例门诊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分析与探讨[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 6(23):3.

[2]贺云铃,王冬雪,张耀文,等.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青少年同伴关系对孤独感的影响:睡眠质量和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效应分析[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3, 23(7):497-503.

[3]张洁,杜巧金,马东乐,等.儿童心理韧性的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基于CNKI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心理月刊, 2023, 18(17):10-13.

[4]蒋跃跃.儿童心理门诊中儿童心理卫生问题与就诊现状[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0, 28(10):2.

[5]李月霞.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Psychologies, 2021, 16(1):145-null.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