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学院 四川省攀枝花市 617000)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性。通过调查研究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与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旨在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实践建议与指导。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
引言
大学生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段,他们面临着来自学业、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体育锻炼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都具有积极的影响。本研究将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性,旨在深入了解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制定针对性的健康促进措施提供依据。
一、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
1.1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概况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在当今社会备受关注,但整体来看,存在一些普遍现象。首先,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参与度不高,部分学生缺乏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动力,长时间的学习和社交压力使得他们往往忽视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其次,体育锻炼方式单一,很多大学生倾向于选择传统的体育项目或者局限于课程安排,缺乏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锻炼方式。此外,时间管理不当也是一个问题,大部分学生感觉时间紧张,很难安排专门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导致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1.2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概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对于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引起重视。首先,学业压力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大学生面临着课业负担重、竞争压力大等问题,长期的学习压力容易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其次,人际关系问题也是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困境的原因之一。在大学期间,学生需要适应新的社交环境,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这对一些心理素质较弱的学生来说是一大挑战。再者,生活规律混乱也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规律会影响身心健康,进而影响心理状态。
二、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心理健康相关性
2.1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锻炼作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在当代社会中,大学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压力,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就业压力等,这些压力可能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因此,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正面促进作用。
首先,体育锻炼有助于释放压力和情绪。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各种挑战和压力,长时间的学习和工作可能导致情绪上的不稳定和焦虑感增加。而通过参与体育锻炼,大学生可以释放累积的压力和负面情绪,放松身心,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其次,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通过体育锻炼,大学生可以感受到自身的进步和成就感,在运动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提升自我认知和自我肯定感。这种积极的体验可以促使大学生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此外,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大学生由于学业繁重和生活节奏快速,常常存在睡眠不足、失眠等问题,严重影响身心健康。而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调节大学生的生物钟,消耗体内能量,促进身体放松,改善睡眠质量,使大学生精力充沛、精神饱满地面对白天的学习和工作。
2.2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
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与其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研究表明,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大学生通常具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包括更低的抑郁和焦虑水平,更高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首先,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通过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大学生可以培养出较强的耐挫折能力和适应能力,使其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压力时更加从容和乐观,减少因压力带来的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其次,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情绪状态。运动能够促使大脑释放多巴胺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提升个体的情绪状态,使人感到愉悦和放松。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往往更容易保持积极的情绪,更能够有效缓解因学业或生活压力而带来的情绪波动。
此外,体育锻炼还可以改善大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注意力集中能力。运动可以促进大脑神经元的生长和连接,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效率,增强专注力和记忆力。这些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减少因学习压力而导致的心理问题。
三、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心理健康促进策略
3.1 制定针对性的大学生体育锻炼计划
制定针对性的大学生体育锻炼计划是提升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心理健康的重要策略之一。该计划应考虑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压力,个体的体能水平和兴趣爱好,以及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体育锻炼计划。首先,针对不同体能水平的大学生,应制定个性化的体育锻炼计划。对于体育锻炼水平较低或缺乏运动习惯的学生,可以从简单易行的运动项目开始,逐步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帮助他们建立起稳定的锻炼习惯;对于运动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设计更具挑战性和多样性的锻炼项目,以提高他们的运动水平和兴趣度。其次,体育锻炼计划应结合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节奏,科学合理地安排锻炼时间和频率。在制定计划时需要考虑到大学生的课程安排、考试时间和社团活动等因素,避免与学业冲突,确保能够持续坚持锻炼。可以通过制定每周固定的锻炼时间表、设立小目标和奖励机制等方式来增加锻炼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3.2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与心理调适
除了制定个性化的体育锻炼计划外,提倡健康生活方式与心理调适也是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心理健康的重要策略之一。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心理调适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首先,大学生应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规律的作息时间可以调节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增强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均衡的饮食结构可以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保持身体健康和活力;适量的运动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心肺功能,预防慢性疾病,维持身心健康。其次,大学生应重视心理调适,学会有效的心理应对和情绪管理技巧。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处理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和情绪波动,增强心理韧性和抗挫折能力。为此,可以推广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另外,大学可以通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和心理健康讲座,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宽松的校园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助,减轻孤独感和焦虑情绪,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四、结论
通过研究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可以得出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建议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促进心理健康的提升。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类型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提供更多科学依据与实践建议。
参考文献;
[1]尹传忠.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3,40(07):566.
[2]盛祥梅.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健康素养与体育锻炼行为的相关性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22.
[3]王麒麟.甘肃男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体育锻炼的相关性[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08):1229-1230.
作者简介:魏志勇(1973.7-)男,汉族,攀枝花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