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3
/ 2

论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高健

421381199102231016

摘要: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建筑行业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工程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工序作为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质量和进度。因此,本文就先阐述了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内容和原则,然后提出具体的控制措施,进而在提高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水平的同时,实现建筑工程最优化。

关键词:质量要求;专业技能;安全意识

1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内容

1.1 对活动条件进行质量控制

(1)在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中,企业必须对施工工艺、方法、环境及影响各工序质量的人、材、机等因素展开充分考虑;(2)在施工开展阶段质量控制中,企业要控制好投入物的质量,如钢筋、水泥、混凝土等,实时监控工艺流程和操作方式,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从根本上保证施工工艺质量;(3)在施工完工阶段质量控制中,企业要推行质量检查制度,重视成品保护,减少质量隐患。

1.2 对活动效果进行质量控制

(1)运用科学合理的检测手段对样品展开检验,然后对工序质量的性能指标进行测定;(2)详细分析和整理测定出来的性能指标数据,找出其中存在的规律;(3)以数据分析结果为依据,判断工序产品是否达标,若监测中出现与质量要求不相符的工序产品,要立即进行纠正,确保施工工序活动效果质量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2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原则

2.1 质量第一原则

建筑工程与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中,应当遵循“质量第一”原则,理清质量、数量及进度三者间的关系,如果工程质量没有达到要求,其数量和进度就失去了原有意义,不仅如此,数量越多、进度越快也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2.2 预防为主原则

在以往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查中,采取的都是事后检查,企业认为只要严格进行检查,就能保证施工质量,但这种方式带来的实际效果却很不理想。为此,企业应当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将消极的事后检查转为事先预防,因为好项目不是检查出来的,而是通过好的设计和施工产生,只有事先采取相应的措施将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因素消除,才能确保整个工程质量,这也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

2.3 为用户服务原则

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就要坚持“为用户服务”原则,企业要以项目管理为出发点,然后将其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同时树立“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让各部门、各工种和各项工作都有前后顺序,凡本道工序在没有达到质量要求的情况下,不得移交给下道工序,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必须让“下道工序”这一用户满意。

2.4 用数据说话原则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除了要依靠切实的规范制度外,还要以有效的数据为基础,如果没有满足这两个条件,就谈不上科学。从目前来看,虽然很多建筑工程在检测计量时是按相关规范执行,也为之获得了一些数据,但这些数据却没有按数理统计要求进行积累和抽样,大多时候只能对数据进行估计,从而难以抓住质量问题,如此一来,企业不仅很难将项目内在质量明确表达出来,也无法对质量展开针对性提升。为此,企业就要坚持“用数据说话”原则,比如用数理统计法对施工工序展开有效分析,然后了解质量波动情况,试着从大量数据中找出质量控制规律和影响质量的重要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这样才能建设出更加优质的工程项目。

3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3.1 施工工序开展前的质量控制

3.1.1 明确质量控制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除了要将“质量第一”这一思想深入贯彻到施工队伍中每个人的心里,还要把各项制度落实到具体施工中。首先,管理人员必须积极转变传统管理方式,然后将科学管理方法引入到施工工序中;其次,虽然每个项目都会安排项目经理进行管理,但很多埋在地下的质量隐患在验收时很难察觉到,只有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水平,才能让施工技术质量得到进一步完善;最后,在各环节落实前,需确定具体目标,明确分工,抓住关键,并设置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点进行预控,这样才能逐渐完善质量体系。

3.1.2 合理开展图纸会审

图纸是建筑工程的必备资料,在工程开工前,企业应当合理开展图纸会审工作,然后对图纸进行全面分析,其分析程度要细化到钢筋位置和粗细等方面,这既能从源头上减少后期施工错误和提高施工效率,又能节约更多的施工成本,只有充分掌握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工程特点及关键环节的质量要求,才能为施工顺利开展起到良好辅助作用。不仅如此,图纸会审还能让每位施工人员了解自身在施工中需要做什么,然后根据情况不断提高技术操作水平,使得施工流程更加规范。

3.1.3 建立岗位责任制

通常情况下,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主要包括安全、施工、质量、材料、资料等八个岗位,每个岗位人员除了要明确自身职责外,还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企业虽然在投标中为项目配备了相应的岗位人员,却在施工中为了节约成本而没有运用到八个岗位,使得各岗位间的责任划分不清,比如资料和材料员岗位就容易被混淆,经常出现一人包揽两项工作的情况,虽说这两个岗位存在一定的相似处,但实质上还是有着较大的差异。

3.2 施工工序开展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2.1 落实样板制度

经建筑工程施工实践证明,在建筑工程施工工序中,虽然不能通过设定控制点对工序质量进行超前控制,但能借助样板制度对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工序进行专项技术交底,特别是在大面积工序活动展开前,样板质量检查与分析能起到以下效果:(1)根据分析能确定后期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对之采取重点控制;(2)能对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展开检查,对于素质不合格人员可提前予以清退,从而减小后期质量控制压力;(3)当有了明确且直观的实物标准后,操作和检查人员就可以此为参照物。(4)为了避免因操作问题而引起大范围返工,在施工工序展开前,样板制度不仅能对样板工序进行全面检查和验收,还能有效控制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

3.2.2 实行监理质量监督

(1)在没有经过监理批准的情况下,不得进行施工;(2)监理没有签字确认时,施工工序不得隐蔽;(3)上道工序没有得到监理签字确认不得展开下道工序施工;(4)付款签证未得到监理签字时,承包商无法得到付款;(5)在验收过程中,承包商必须对分项、隐蔽等环节展开自检,待检查合格后,填写书面报验单,并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6)验收分部工程时,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的项目、技术及质量负责人进行验收,对于施工重要部位,如地基、主体等,还要邀请设计和勘察单位的负责人共同参与验收。

结论

根据以上相关阐述和分析,建筑工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投资成功与否。由于工程施工所涉及的范围较广,且施工过程极其复杂,所以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难度也会随即增加,为了避免工程施工工序出现不必要的质量问题,企业就要站在全局立场实施全方位的质量控制,如明确质量控制重要性、合理开展图纸会审、建立岗位责任制、加强材料质量管理、落实样板制度、实行监理质量监督、推行质量检查制度、重视成品保护等。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樊成伟,郭建春.建筑工程施工中工序管理的策略[J].居舍,2021(24):93-94.

[2]朱建军.建筑工程施工中多方位管理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24):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