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园林土壤生态环保修复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3
/ 2

市政园林土壤生态环保修复技术

康玲

130633198110283124

摘要:市政园林土壤生态环保修复技术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选择合适的修复技术或技术组合。通过多元化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市政园林土壤生态环境,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市政园林;土壤生态;环保修复;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市政园林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土壤生态环保修复技术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市政园林土壤生态环保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市政园林土壤生态环保修复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研究市政园林土壤生态环保修复技术,对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市政园林土壤生态环保现状与问题

市政园林土壤面临的问题远非表面所见,它们常常承受着多重污染的侵害。想象一下,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便流入园林,其中的重金属、化学物质和有机物等有害物质逐渐积累,严重污染了土壤环境。这种污染不仅使得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失衡,更对园林植物的生长造成了极大的制约。即使是最耐污染的植物,在这样的土壤中也难以正常生长,更不用说发挥其应有的生态功能了。

更为严重的是,市政园林土壤还面临着严重的退化问题。长期的耕作、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土壤结构变得松散,肥力下降,水分保持能力减弱。这样的土壤不仅难以支持植物的正常生长,还可能引发土壤侵蚀、沙化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加剧园林生态的恶化。

而土壤污染和退化所带来的后果远不止于此。它们还导致了土壤中的微生物、昆虫等生物群落结构失衡。这些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的失衡会进一步破坏土壤的结构和功能,使得整个生态系统陷入恶性循环。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分解有机物质、促进养分循环的关键力量,而昆虫等生物则是土壤通气、混合的重要参与者。它们的减少或消失将对整个土壤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二、市政园林土壤生态环保修复技术

1.土壤固体垃圾深耕处理

园林土壤改良的首要步骤是处理其中的固体垃圾,因为这些垃圾对绿植的生长和整体景观效果构成了严重威胁。在准备进行绿化工作之前,首先需要人工清除表层土壤中大于50.5mm的杂质,如砂石、水泥块和瓷砖片等。接下来,利用机械设备对土壤进行深度翻耕,深度至少为20cm,并且翻耕过程需要重复两次。这样做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清除隐藏的固体垃圾,还能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混合性,为植物的生长创造更好的条件。深耕的深度和次数应根据具体的园林设计和植物需求来确定。园林绿化通常是通过精心组合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来实现的。在整地阶段,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对绿化用地进行初步调整,以创造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这包括根据树木的位置开挖合适的树穴,对灌木丛区域进行细致的调整,以及对草坪区域进行全面浅层整理。尽管已经清除了大颗粒的杂质,但土壤中可能仍然存在一些微小颗粒的杂质,这些杂质可能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引入新的土壤(客土)来替换或补充现有土壤,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这个过程可以包括回填富含肥力和有机质的土壤,并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如草木灰等,以调整土壤的结构和养分组成。

2.引入动植物无害化技术

为了推进城市园林土壤的生态化与环保化修复,提出了动植物协同修复策略,以自然、无污染的方式改善土壤环境。这种策略的核心在于利用特定动植物的自然特性,使其在生长和代谢过程中吸收、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对园林土壤进行精细化整理,创造适宜动植物生存的环境。考虑到动植物的生长和代谢受气候条件影响,在选择动植物时充分考虑了不同城市的气候特点。在气温偏低,平均低于5的城市,引入了如千足虫、蜘蛛等耐寒性强的动物。这些动物能在极端低温下生存,并有效分解土壤中的重金属,其排泄物还能为土壤提供养分。对于气温适中,介于5至15之间的城市,选择了如蚯蚓、潮虫等常见动物。它们通过活动改善土壤通气性,促进土壤混合,有助于土壤生态的平衡。而在气温较高的城市,则引入了如蚂蚁、变形虫等耐热性强的动物。这些动物在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活性,帮助土壤中的污染物得到有效处理。

除了动物,还针对性地种植了具有修复功能的植物。这些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土壤中的污染物,并通过自然分解的叶子为土壤提供养分。在选择植物时,同样考虑了气候因素。在湿度低、温度也较低的城市,种植了如蕙兰、风信子等草本植物以及耐寒的松树、白桦树等树木。它们能在干燥寒冷的环境中生长良好,有效吸收土壤中的污染物。在湿度适中、温度温和的城市,选择了如合欢、法桐等树木以及月季、丁香等草本植物。它们的生长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而在湿度高、温度也较高的城市,则种植了如金叶女贞、大叶黄杨等抗热植物以及云杉、樟子松等树木。这些植物能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生长茂盛,对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有效吸收和转化。

3.以微生物为基础的深度生态修复方法

尽管动植物对园林绿化土壤的修复具有一定作用,但其对土壤深层次的改良仍显不足。为了更全面地恢复土壤健康,需要引入一种更为深入且高效的修复方法——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作为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基石,不仅参与土壤的水分和营养交换,还是分解有机物质、转化养分和降解污染物的关键力量。它们能够深入到土壤的各个层次,从根本上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肥力。为了实施微生物修复,首先需要精心准备一组微生物制剂,其中包括亚硝酸盐菌、多酚氧化酶和基辅酶A。这些制剂在特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修复效果。因此,将这些制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控制温度为35~38,持续反应12小时,以激活和增强其修复能力。随后,将活化后的微生物制剂通过专业的喷洒设备,均匀地施用到园林土壤中。这样可以确保制剂能够覆盖到整个土壤表面,并与土壤充分接触和融合。微生物在土壤中的活动会引发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如氨氮化、硝化、脱氮等,这些反应有助于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并将其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养分。此外,微生物还能够促进根瘤菌等有益菌群的生长,从而进一步平衡土壤生态系统,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

4.强化和引入监管与监测

在修复市政园林土壤的过程中,仅仅实施修复措施是远远不够的。为了确保修复工作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并真正改善土壤的生态环境,必须加强对修复效果的监管和监测。这意味着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管体系,明确修复的目标和标准,并通过定期的检查和评估来确保这些目标得以实现。监管工作应贯穿整个修复过程,从修复方案的制定开始,到修复措施的实施,再到修复效果的评估,都需要有专业人员进行严格的监管。同时,还应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对修复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修复工作完成后,也不能掉以轻心。为了确保土壤生态的持续改善,需要定期对修复后的土壤进行监测。这种监测应该是长期、持续的,旨在及时发现土壤生态的任何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冼丽铧 , 梁登裕 , 冯嘉仪 , 等 .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园林植物修复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J].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1,37(3):124-132.

[2] 白海峰 . 改善园林土壤质量有效提升园林绿化生态效益 [J]. 北京园林 ,2020, 36(2):13-18.

[3] 张俊涛 , 李铤 , 冼卓慧 , 等 . 广州南沙区不同类型绿地土壤质量评价与特征分析 [J]. 江西农业学报 ,2020,32(9):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