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421004198011100017
摘要: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越来越快,城市道路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环节,保证道路的质量和安全使用非常必要。城市道路最常见的类型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投入使用后,容易因为交通量增大、道路过载、天气环境变化等因素无法保证道路的稳定耐久,出现各种病害。长时间不进行处理,容易导致道路结构出现问题,甚至交通安全事故,因此提出病害的解决方案,做好城市道路管理非常重要。
关键词: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
1 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分析
1.1 反射裂缝
裂缝出现的原因,主要是路面结构层间或路面与桥梁等构造物之间的连接处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在路面施工期间,材料质量不符合实际施工需求、施工操作不规范、结构设计偏离实际结构会导致道路交通受到的压力增加、温度变化加剧的情况出现,道路较为薄弱的间接处非常容易会因为以上原因出现裂缝。除此之外,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也是出现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应力集中,引发反射裂缝的重要原因。反射裂缝的具体情况多从道路使用条件、材料质量、结构设计等方面出发,通常会在桥梁间接处、不同材料交接处、地基沉降的区域。裂缝的形态没有特定的标准,直线、不规则分布、网状都有可能,随着裂缝出现的时间和没有得到及时处理,会导致裂缝的程度逐渐严重。在出现反射裂缝的路段,容易出现多种安全事故:第一,裂缝影响了路面的完整,导致路面的承载能力不断下降,容易出现路面大面积破损。第二,反射裂缝的出现会让路面积水下渗,破坏路面的内部结构,引发其他病害。第三,裂缝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让道路使用者行车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容易出现轮胎卡在裂缝中、车辆行驶方向受到改变引发交通事故等。
1.2 车辙变形
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变形可以从出现的原因、具体情况、易引发的事故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变形的主要原因是道路长时间投入使用,交通荷载严重、路面沥青因为当地气温过高而出现软化等情况,尤其是在交通量大的情况下,外力长期作用以及路面材料受高温软化。在交通量较大,轮胎对路面的压力会将融化的沥青碾压出车辙的形状。在路面材料流动变形的情况下,车辙的痕迹会越来越明显。第二,具体情况要从道路使用条件、材料性能、交通量等角度展开分析,交通量越大,重载车辆较多的路段就越容易出现车辙。车辙的形态样式较多,比如,浅碟状、深沟状等,形成的深度和宽度也根据车辆种类不同、气温不同等因素做出改变。第三,容易出现的事故类型包括车辆滑移、积水、车辙变形等。
1.3 水损害
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病害分析:第一,主要表现情况分为沥青膜剥离、路面松散和坑槽等形式。第二,产生原因大多是路面的积水从路面裂缝或空隙下渗到结构内部,在交通荷载增大和当地气温变化的情况下,沥青粘附力会持续性下降,导致沥青膜逐渐剥离,从而出现路面松散和坑槽等问题。第三,在出现水损害的情况下,会导致路面平整性下降,引发交通安全事故。
2 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措施
2.1 做好选材和结构设计
针对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反射裂缝的问题,可以应用以下方案完成处理:第一,做好材料选择和结构优化。在进行道路与桥梁连接处、不同材料交接处等关键区域的施工时,要保证对施工材料进行高度审核,保证应用的材料抗裂性强。比如,使用高粘度改性沥青、高性能抗裂纤维等。在结构设计优化时,设置应力吸收层、加强层间粘结等,在车流量不断增大的情况下,保证路面的抗压性和抗裂性。第二,保证养护技术与时俱进。不同时代的城市化进程不同,路面交通流量也不同,传统的养护技术无法满足新时代下道路交通需求,所以要保证养护技术的更新和预防性养护的实行。比如,应用稀浆封层做好路面的定期养护,在检查的过程中,出现裂缝后及时做好封闭工作,避免出现水分下渗。根据路面行车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检查的频率,做好路面潜在病害的检查。第三,引进新型的加固和修复技术。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裂缝后应用注浆技术注入高分子材料或者应用自愈合混凝土等材料修复,保证路面的正常使用。第四,做好交通管理和维护工作。对路面行车情况进行统计,对重载车辆的通行时间或路线进行规划,做好定期巡查和维护,降低路面受压情况,避免出现反射裂缝。同时,要做好行车安全和规范的相关宣传,确保道路使用者行车的规范性。
2.2 优化交通管理和养护工作
对应解决方案包括以下几种:第一,选择高性能的抗车辙材料,比如,改性沥青、添加抗车辙剂等。第二,对路面结构设计进行优化,路面投入使用之前,了解对应路段的行车类型,根据实际情况来规定路面厚度、材料类型和层间结构等。第三,实施定期养护与预防性维护。定期进行路面巡查养护,应用微表处理、稀浆封层等预防措施,及时处理好路面微小裂缝和空隙。第四,引入压实设备、摊铺设备等,保证路面施工的精确性和质量,确保路面的承载能力。第五,做好交通管制,比如,安排交警进行交通疏导工作,限制重载车辆的通行时间或路线。
2.3 完善排水设计和裂缝密封工作
对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水损害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案解决:第一,做好路面材料质量的管控。比如,选择高粘附性沥青和优质集料完成施工,保证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附力符合道路最佳运行需求,确保在雨天或者融雪天气下,水分不会从路面下渗,出现沥青膜剥离的情况。第二,对路面结构进行优化。对于降水量充沛的城市来说,要采用排水性路面结构,设置排水层来排出积水,保证路面结构内部的干爽,降低水损害的概率。第三,对路面做好预防和养护。定期做好路面巡查,锁定路面裂缝、空隙等情况,确保早发现、早处理。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喷洒防水剂、进行微表处理等预防性养护等方式,确保路面的防水性和使用状态。第四,结合新时代的科学技术做好智能化管理。比如,技术人员通过物联网技术搭建智能监测系统,对路面的含水量、温度变化情况等进行把控,从路面水分、温度变化等方面来避免水损害的发生,提前制定科学养护计划,保证养护效率和路面质量。
2.4常见病害处理
第一,裂缝处理。横向裂缝:可能由路面横向施工缝未处理好、接缝不紧密结合或温度下降引起。处理时,需根据裂缝的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修补方法,如灌缝、贴缝或封缝等。结构性破坏裂缝:由于行车荷载造成。对于这类裂缝,除了修补裂缝本身外,还需考虑加强路面的结构强度,如增加基层的厚度或采用更高强度的材料。非荷载型裂缝:如低温收缩裂缝和疲劳裂缝,由温度变化造成。预防这类裂缝需注重提高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如采用改性沥青或添加抗裂剂等。
第二,坑槽处理。坑槽主要由路面骨料局部脱落或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变形和沉降造成。处理时,需先清理坑槽内的杂物,然后用沥青混合料进行填补和压实。 为预防坑槽的出现,应加强路面的均匀压实,控制沥青混凝土的含水率,并定期进行路面的养护和修补。
第三,潮湿脆化处理。潮湿环境下,沥青混凝土路面易变得脆弱并开裂。处理时,需先排除路面的积水,然后对受损部位进行修补。预防方面,应确保路面排水系统畅通,减少水分对路面的影响,同时采用耐水性能好的沥青材料。
参考文献
[1]黄家兴.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与处理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2(007):045.
[2]李吉宝.浅谈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与处理措施[J].你好成都(中英文), 2023(23):0067-0069.
[3]杨晓明.浅谈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与处理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24):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