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130502199012250024
摘要:智能财务时代给会计理论与实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显著影响,会计工作逐渐从传统的“核算反映”向“智能决策”转变。在此背景下,企业对于管理型会计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高校应对会计人才培养进行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智能财务;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浅析
一、智能财务概述
人工智能普遍运用于会计行业,推动智能技术和财务会计的全面融合,进一步完善已有财务流程,提高财务核算效率,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智能财务。那如何定义“智能财务”?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最早起源于美国学术界,研究范围涉及专家系统、机器学习等诸多技术在财务领域的应用问题。在国内学术界,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刘勤教授最早对智能财务概念进行界定,认为智能财务是以先进的财务管理理论、工具和方法为基础,通过智能机器与人类财务专家联合构建的人机一体化混合智能系统。利用人同机器的有机合作,完成企业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复杂的财务管理活动,不仅如此,而且随着在管理过程中不断扩大、拓展,从而逐渐替代部分人类财务专家的活动,是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之后,张敏认为,智能财务应具备智能化、自动化等特征,主要包括三要素,即人工智能(AI)、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等智能工具和大数据分析,不仅可以实时提供高度决策相关信息,而且具有提高管理价值创造力的作用,可以看作是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工作。它的基础是建立于“大智移云物”,即大数据(Big Data)、人工智能(AI)、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和物联网(Io T)等新技术之上。
二·、智能财务背景下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
(一)建立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
智能财务时代的来临,让经济、技术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也推动会计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越来越电子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使传统的会计流程被业财融合所取代,会计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对会计人才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既要懂业务又要懂财务,而且还要具备与财务相结合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这些都会对课程体系设置产生深远影响,意味着在整合和优化课程体系时,既要突显会计的“专业性”,又要融合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相关的创新课程。具体来说,高校应在原有通用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综合能力课程之外,增设有利于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的新课程,比如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智能财务探索与实践、商业智能分析、财务大数据等。另外,在对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和优化时,需要一如既往坚持“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基本原则,通过强化学生“跨学科学习”“协同学习”“整合学习”等能力,培养具备数据挖掘处理能力、决策分析能力、实务操作能力,以及持续引领商业创新和价值创造的专业性强的管理型会计人才,这种复合型人才将是未来企业财务组织中的中流砥柱。
(二)改进传统教学方法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打破了企业对人才的素质和技能要求,特别是在当下,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改变企业财务管理运营模式,朝着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这些变化导致企业对于会计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绝大部分高校教学方法仍以课程讲授为主,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能力、创新能力和发现、分析与创造性解决实务问题能力,更不用说对于学生计算机思维、专业知识整合能力以及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了,而这些能力正是管理型会计人才所需具备的职业素质。所以,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和创新。会计专业教师要从传统的讲授方法向启发式、情境式等教学方法转变。案例教学正是有利工具之一。通过案例教学,模拟企业的实际工作,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担任分析者的角色。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深度思考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同时可以让学生自主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以及案例分析大赛,以此来帮助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拓展学生视野,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的发展,并注意增加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相融合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了解行业前沿发展动态的意识,确保能够实现培养的会计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变化,可以在毕业后与所从事财务工作实现无缝对接。
(三)加大师资队伍建设
要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优质的师资队伍是关键、是前提。当前高校教师团队存在着明显不足,急需进行优化与升级,以适应智能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一是引进不仅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还拥有计算机信息化或者人工智能教育背景的教师。或者说积极组织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挖掘、智能财务机器人等相关培训,将会计专业教师培育成不仅精通会计知识还掌握大数据技术知识的多元化教师。毕竟当下具有双知识背景的人才还是比较短缺的,这可能是弥补师资力量不足的一种更加可行的途径。二是加强交流与实践,教师自身应积极去信息技术水平领先的企业实践,参与企业日常业务实操,接触与财务智能化相关的具体工作,逐渐增加相关的经验,了解教育与产业差距,进而提高实践能力,并将在企业学习到的实践经验融入日常教学中去,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三是采取“引进来”方式定期邀请数字化、智能化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进校园,开展系列专题讲座活动,为教师带来教学新思想、新理念,指导教师进行智能财务软件的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实践教学。同时,也可以采用“走出去”方式,鼓励教师去校外参加一些学术会议、相关培训活动或者企业调研活动,和行业资深专家进行交流,拓展思维,开阔眼界,提升能力。
(四)搭建创新实践平台
高校在增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注意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因此,会计专业实训实践平台的构建显得尤其重要。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高校可以打造产学研有机融合的协同育人平台和长效机制。通过产业和教育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深化校企合作。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实地调研实习的机会,近距离接触企业的工作场景,帮助他们更好地感知行业前沿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运用,另一方面,企业自身也可以收集学生对于技术更新,比如财务机器人升级改造的想法与意见,更好地引进了解并且适应智能财务时代发展的会计人才。第二,构建“移动课堂”实践平台,避免“纸上谈兵”这种与实务脱节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讲,在日常教学环节,对于实践性和操作性要求比较高的知识模块,可以将课堂从教室内搬进各个企业,让学生从教材中走出来,走进企业一线,与企业进行零距离接触、交流和学习,拥抱智能时代与会计领域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与财务管理运营模式,感受会计知识和大数据知识的真正应用过程,了解公司战略目标和经营理念,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实践认知与适应时代变化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过程,使其的理论知识迅速地与实践相融合。
参考文献
[1]李珍,张菀麟,刘丽.会计转型背景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高等院校本科教育视角[J].商业会计, 2022(18):126-129.
[2]蔡丽萍.浅谈财务智能化背景下企业财务BP人才培养与转型[J].财经界, 2022(32):3.
[3]王国军.浅谈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J].商业2.0(经济管理), 2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