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路面早期病害检测及处治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3
/ 2

公路路基路面早期病害检测及处治技术研究

龚逸兴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  浙江杭州  310052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迅速发展和公路网的不断完善,公路的建设质量和使用寿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在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施工技术、材料质量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公路路基和路面往往会出现早期病害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还会增加公路维护和修复的成本。因此,如何有效检测和处治公路路基路面的早期病害成为公路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公路路基路面早期病害的检测及处治技术,通过对现有技术的分析和总结,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检测和处治方法,以期为公路工程的质量管理和维护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显著的实际应用价值,对提升我国公路建设和维护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公路路基路面;早期病害检测;处治技术

引言

公路在交通运输过程中占据关键的地位,一方面为居民的出行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为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提供基础。在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中公路占据极大的比例,直接决定人们的出行安全以及经济的发展情况。因此,重视公路的路面建设以及维护极为重要,设计人员要重视公路的早期病害检测及处治,从安全性出发,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安全性,并在此基础上,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以,全面发挥公路的使用以及经济价值,为中国公路工程安全长期发展提供基础。

1.公路路基路面早期病害检测及处治的意义

在修建公路工程时,不仅要注重在工程实施过程做好建筑材料和施工人员的质量检查,而且还要在基础路面施工中经常进行质量检查,确定基础路面的实际工程质量状况。随着科技的进展,当前我国公路工程基础铺面工程质量监测已开始逐步使用各种监测手段,这对提升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成本有着重要作用[1]。通过正确的使用试验监测手段,就可以及时发现建筑施工过程的质量问题,也可以在第一时间清楚路面的早期病害状况,并经过严格规范的监督管理以进一步提高路面使用效益。因此可见,施工人员必须清楚公路桥涵路面施工中经常出现的病害情况,要通过正确使用试验测试技术,确定路面病害状况,并制定针对性的修补保护方法。

2.公路路基路面早期病害检测技术

2.1数字钻孔成像技术

与其它检测技术相比,数字钻孔成像技术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其实现了多种现代化技术的有机结合,例如数字技术、电子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这些现代化技术的结合使用使得数字钻孔成像技术能够完整并准确的进行公路路基路面信息和数据的采集工作,同时还能够使工作人员观测到路基路面的全景。数字钻孔成像技术除了可以进行数据的测量之外,还可以将数据进行高效快速的计算以及分析,因此在很多工科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2]。总的来说,数字钻孔成像技术具有的优点就是便于携带,操作上几乎没有难度,而且还能够得出准确的路基路面检测结果,因此数字钻孔成像技术的使用范围没有较多的限制,特别是需要在破碎区域进行钻孔的时候,数字钻孔成像技术是非常好的选择。

2.2地质钻孔检测技术

该项检测技术针对公路早期病害重点检测是有损检测技术当中的重要内容,该项技术运用优点主要是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到公路路基的具体情况。但是,该项技术属于有损检测技术范畴内,和其他技术进行对比,在进度上比较慢,需要以合适的地点入手开展有损钻孔检测,这可以更好地将整体公路路基路况展现出来,也不会影响公路的行车安全。所以,在这一早期病害检测技术运用的时候应该充分的考量有损情况,在合适的条件下合理使用。

3.公路路基路面早期病害处治技术

3.1裂缝修复

公路路基路面裂缝是常见的早期病害,针对不同类型和程度的裂缝,需要采用相应的修复技术,以确保公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对于裂缝长度在5mm以内的小裂缝,首先清理周围杂质,然后利用热沥青进行灌筑,同时填充粗沙和石子,再进行均匀碾压,使修补材料充分填实裂缝,确保路面平整和牢固。对于裂缝长度大于5mm的大裂缝,需要对裂缝两侧进行全面处理,边缘切割整形后,灌入热沥青混料并同步捣实处理,确保修补效果均匀、平整。针对沥青路面出现的网状裂纹,采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方法,将乳化沥青与细集料混合铺设,并覆盖土工合料,增强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实现全方位修补。如果裂缝是由于道路构造严重变化引起的,必须先解决道路构造不平衡问题,可能需要对路基重新压实和加固,确保其稳定性后,再进行裂缝修补,确保修补后的路面平整、牢固。通过科学合理的裂缝修复方法,可以有效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提高其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3.2重一级及二级处治

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根据其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重一级病害和重二级病害,针对不同程度的病害需要采用不同的处治方法,以确保公路的长期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重一级病害主要指公路路面裂缝宽度大于5mm,且路基出现明显沉陷问题,对路面的使用性能和行车安全产生较大影响。对于这类病害,可以采用高压灌浆技术修复路基,通过向路基内部注入高压浆液填充空隙并加固路基,从而恢复其承载能力;当沉陷导致路面破损时,需要挖出破损的路面,重新铺设沥青混凝土,并根据具体情况设定开窗宽度,确保修补后的路面平整且结合紧密。如果路基含水量过高导致过湿,可在规定范围内实施粉喷桩或碎石桩处治技术,其中粉喷桩分为水泥粉喷桩和石灰粉喷桩两种,具体选择取决于路基的使用条件:水泥粉喷桩适用于高填路基,能够提高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石灰粉喷桩适用于低填路基,通过石灰与土壤的化学反应改善土壤的工程性质。对于桥台背后发生脱空或断裂破坏的情况,应对桥头搭板进行处理,拆除损坏的搭板,重新填筑和压实路基,通过浇筑处理修复不规则的裂缝和伸缩位置。

重二级病害指路基裂缝宽度大于5mm,且路面使用性能不佳,强度不符合标准,对路面功能和安全性有一定影响,修复难度和复杂性较高。当路面破损较严重且路基强度不足时,需要对路基进行整体翻修,翻修过程中应根据检测结果对路基和基层进行修复。可以采用地质钻孔或数字钻孔技术对路基病害进行详细检测,地质钻孔技术可以直观展示路基的具体情况,而数字钻孔成像技术则可以高效、准确地获取路基信息。在翻修过程中,如果发现基层受损或含水量较大,应对路床的路基进行适当灌浆,以恢复地基和路床的强度和稳定性。如果裂缝小于5mm,但弯沉值超出标准,说明路基的承载能力不足,此时需要对路基进行加固处理,确保其强度符合要求。

3.3路面油包及泛油处治

由于基层因素诱发的严重油包问题,需先将基层进行挖补,再重新铺设路面。如果拥包是面层问题导致的,要选择温度较高的天气对面层进行铲除,接着修补面层,最后借助烙铁熨平整[4]。路面泛油情况不严重,可以借助2到5mm的石屑或粗砂铺撒路面,利用行车不断碾压,直到路面不沾车轮。铺撒时要遵循先撒粗料后撒细料的规则,并且力求均匀,避免漏撒和重复铺撒,确保均匀碾压。车辆反复碾压期间,不断收集飞散的集料,不断收回多余的集料,直到泛油情况消失。

4.小结

公路路基路面早期病害检测及处治技术的研究,为公路工程的质量管理和维护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通过合理选择和应用这些检测和处治技术,可以显著减少公路早期病害的发生,降低维护成本,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确保公路交通的安全和畅通。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优化这些技术,探索更为高效、经济的病害检测和处治方法,以持续提升公路工程的建设和维护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清平.高速公路路基结构及病害状态监测评估方法研究[J].中国勘察设计,2022,(08):92-95.

[2]许国敏.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早期病害检测及处治技术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37(11):38+40.

[3]周则程.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早期病害检测及处治技术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22):260.

[4]郑晶.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早期病害治理措施[J].交通标准化,2013,(12):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