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课程内容适应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2
/ 3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课程内容适应性研究

邱火生

  八步区铺门镇三冲小学  542815

摘要:教育在现代技术的发展下快步迈向了新时代,在新时代教育中成绩已然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取而代之的是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小学数学作为小学课程中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从核心素养的视角,以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为标杆,探讨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适应性、适应性对策、适应性调整以及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体现,为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程内容;适应性

引言

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人在面对复杂情况时,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批判性思考,并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有效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的能力。目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全面化和高标准化,对小学教育的要求也日益变高。其中核心素养因其作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实现个人发展所必备的关键能力与品质的重要作用,已然成为目前国内素质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核心素养是一种集合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跨学科综合能力,小学阶段的教育则是培养学生学习素养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开始接触并学习的基础学科包括阅读、写作、数学、英语、自然科学、政治品德、体育形体等知识和技能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育改革要求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而数学作为小学阶段一门基础学科,研究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课程内容适应性对提高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对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适应性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现状,探讨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中的体现,以及如何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调整课程内容,为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课程内容适应性分析

1与学生认知发展相适应

在设计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成人老师需要对每个年级学生的认知和智力发展有一定的了解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教学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在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避免超越学生的理解能力。一二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受学校教育,正处在好奇心强、思维能力较弱的阶段,适合学习基础的加减法、认识基础的几何图形进行数学启蒙。由于幼年学生的抽象能力较弱,教师还应采用直观式教学,即图片、图表、数字等具象化的东西帮助幼年学生入门数学学科。到了中年级,学生的思维逐渐从具体运算向形式运算转变,可以学习处理简单的四则运算以及分数的运算。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善,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则可以逐渐引入抽象的数学符号和理论,比如圆的认识、解简易方程等。但是不同地区因其不同文化和不同教育基础学生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调整课程内容的难度和深度。

2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学校的教育不能是照着板书教授,还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生活化。只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内容设计才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实用价值,理解数学并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教师可以发现和挖掘生活中数学元素并将生活案例巧妙地引入课堂。例如典型的通过分蛋糕来学习分数的概念。漆敏认为,在新课标教育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师在确立教学活动主题的过程中,可以走进学生生活选取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具有开放性和跨学科学习特征的教学主题。[3]

张斌认为,数学源于生活,在教学中可引入生活相关情境的题目,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对教学内容二次整合,使新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5],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尽可能地与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联系到一起,比如鸡蛋一排有多少只?饭桌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等问题,让孩子积极参与其中并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3在教学内容上进行跨学科融合

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小学数学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应当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以充分发挥不同学科的长处。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语文、自然科学、艺术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数学对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形成有很大帮助,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能力,同时数学也是一门世界通用语言,可以跨越文化和语言的界限进行交流。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时,应有意识地设计跨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许福元认为,数学是带有韵律美的语言,推进数学学科育人与美育有效融合,可以让学生辨别认知、感知数学美感,鼓励学生创新创造,展示数学之美,最大限度焕发小学生在数学课堂的活力,释放数学在怡情、益智、促德、育美多方面的价值,助力学生高效学习。[4]由此看出,数学教学上融入艺术学科的元素对教学效果有显著的提升。可以说,跨学科融合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课程内容适应性对策

1 完善课程体系

构建完善的小学数学课程体系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重点,这个课程体系应当在注重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的基础上,确保学生在不同学段的学习能够有序衔接并形成完整的知识链。根据上文的理论研究得出,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教学内容既不过于简单也不能超出幼年学生解决的范围。同时,课程体系的设置不能一刀切,应当根据不同地域、文化、学习基础的学生进行调整。一个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学生可以从中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培养起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新教学方法

为了适应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创新的目标旨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丰富的数学场景,比如购买多种东西计算价格、打折促销计算优惠价格等并通过教学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

3加强师资培训

前文讨论的重点都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内容、方法改革的,本段讨论的重点是提高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因为教师素质是实施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教育的关键。因此加强师资培训非常重要。教师培训的焦点应当聚集在对核心素养理论的深入学习、对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掌握,以及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认识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三、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中的体现

1.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空间想象、数据分析等能力,是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石,是解决数学问题进行数学思考的关键环节。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中应当着重体现思维能力的培养。具体实践路径有:通过学习简单的几何,包括圆、梯形、六边形等锻炼空间想象能力;通过简单的逻辑推理题目训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有一定推理训练的四则运算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在培养数学思维的过程中,学生在不断练习、思考和探究中逐步形成数学思维能力,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学术领域取得成功,还能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个体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2. 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

数学应用能力也就是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是在面对复杂情况时,个体能运用所掌握的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数学应用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在上文中,我们提到教学设计与实际生活联系的重要性,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辅助学生学习和记忆并在相当程度上提高学习积极性。在学习分数和余数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分数知识均分物品,比如分蛋糕,分水果,烹饪食谱比例的认识,时钟的认识等。在学习计量单位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对家里和学校物品量度的测量,小到铅笔橡皮擦的长度,大到汽车的长度都是学生学习计量知识的对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提高自己的数学应用能力。

3. 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创新能力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关键作用,因为数学学习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证明,推理和证明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逻辑思维恰恰是核心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数学学科所培养的抽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跨学习联系能力、探索能力都是核心素质的关键能力甚至是直接体现。而核心素质中包含的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也能通过数学创新能力培养而达到。在进行小学数学课程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照着板书机械地喂给学生让学生在懵懂中吸收。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总结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在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数据收集的方法和整理数据的策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课程内容适应性调整

1. 改革课程内容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应不断地进行更新和调整以适应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课程内容融入更多与现代生活紧密相关的应用性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例如,近两年AIGC的发明和应用,鼓励学生学习和应用AIGC,感受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同时环境保护、经济金融等领域的问题也可以被引入数学课程内容中,例如学习通货膨胀、借贷利率等经济知识的概念与计算方式培养财经素养和理财能力、环境生态数据的获取和分析培养环境保护的责任感,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了解到与社会生态息息相关的内容。总而言之,小学数学的课程内容应结合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做出调整并融入更多实用性的教学内容,为培养全面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1. 改革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师应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与传统的教师在课堂上板书,学生在课桌上听课吸收知识的教学方式不同,多样化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互动性。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一些数学游戏和活动,比如“数学”游戏、“数学实验”游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教学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认知力情况进行调整,由于社会环境在近几十年发生巨大的变化,新时代的学生与旧时代的学生由于生存环境不同心理素质也大不相同他们更加独立、自信,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挑战。新时代的学生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成长,他们所要吸收的信息很多且大部分在网络上进行学习,价值观的形成也受网络风气的影响,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信息技术、团队合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1.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对培养核心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与传统的教学评价单一地关注学生听不听话和成绩好坏不同的是,核心素质培养的评价体系既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也要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评价体系应当多样化的全面化的,既要关注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完善课程评价体系使其能全方位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并调整教学策略。

五、结论

总体而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课程内容适应性研究是对小学数学教育的一次深刻反思和创新探索。通过对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的深入分析,包括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创新能力等方面,核心素养的关键作用和在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中的具体体现逐渐变得清晰起来。为了更好地将核心素养培养融入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数学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要以培养全方位核心素质人才为目标,围绕创新能力、应用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教学设计,始终坚持核心素养导向。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使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队伍的培训也应跟上,培养教师对核心素养重要性的意识并激励教师团队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同时务必使数学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不宜过于简单也不宜超纲。以学校、教育部门为首的教育机构和组织也应建立密切长期的合作加大对小学数学课程内容适应性研究的支持力度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条件,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实践和研究,鼓励优秀教学资源合作共享,积极推动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深入进行。

参考文献:

[1]范井轩.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4(05):21-23.

[2]何昌龙.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探讨[J].学周刊,2024(17):140-142.

[3]漆敏.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24(19):60-65.

[4]许福元.浅谈美育与小学数学教学多点融合[J].文理导航(中旬),2024(06):34-36.

[5]张斌.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J].文理导航(下旬),2024(06):16-18.

[6]吴广红.游戏化促教学——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法应用探索[J].读写算,2024,(15):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