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进
四川宜宾市翠屏区顺南学校644000
摘要:“哎,又是写作文!”老师们在布置作文练习的时候,是否经常听到孩子们这样的感叹呢?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抵触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抵触情绪呢?我认为应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但写作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逐渐培养和提高。那么怎么才能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兴趣呢?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语文写作、生活、兴趣、
一、鼓励阅读,唤起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就是经久不衰的名篇,这是写作教学的绝佳材料。它们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得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鼓励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真正做到下笔如有神。谈到课外阅读,新课程标准中有明确规定:“九年义务教育学生阅读量不少于400万字。要扩展学生阅读面,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都说明了阅读的重要。若要写好作文,必须通过大量反复的阅读,形成足够的积累,才能在运用时得心应手。对于这一点,也许对于专门从事语文教学的人们来说,是谁都明白的道理。可走进课堂,我们便发现:明白的东西不一定做的好。作文能力不是在教的过程中提高的,而是在不断的阅读实践中形成的。
二、走进生活,积累素材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首先我们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使学生作文言之有物。教育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好奇心胜过一切。正因为好奇,他们在上学和回家的途中,往往会观察到各种各样的事物。生活素材比比皆是,有各具特点的人物形象;有景色迷人的田园风光;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场面;有令人难忘的乡土人情……我们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在每周的作文课时进行一次新闻发布。久而久之,学生们由依事论事,见物说物,进而能讲清一个道理,说明一些问题,抒发自己的一种情感。最终能生动、鲜明地表达某种意境。这样训练随意性大,学生无拘无束,任凭情思奔涌,想象升腾。例如:入冬后的一场蒙蒙细雨,同学们惊奇,感慨万千。于是我让同学们描述一下冬雨中的景色,大家竞相表述:啊!朦朦胧胧的,模糊一片,那村庄,那树林,那楼房,不知躲到哪里去了?当烟雨渐退到像一面轻纱的时候,眼前的树木争先恐后地探出头来,村庄开始晃动她那美丽的身躯,楼房展开了含羞的脸庞。雨散尽后,大自然恢复了它本来面目,公路上汽车在疾驰,田野里又有农民欢歌了……同学们七嘴八舌,有满肚子的话要讲。于是,我马上在黑板写一个作文题《初冬季节的第一场雨》,同学们信手拈来,基本上能抓住雨中的特有景色来写,达到写作要求,有的学生写得十分生动。这样长此以往对学生训练,学生由抽象到具体,由贫乏到生动,其作文能力便会与日俱增。
其次我们还要教育学生多多体验生活,使作文言之有味。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生活即教育、教育需要生活。同时心理学告诉我们具有学习兴趣的人,会把学习看作内心的满足,而不是当作负担。老题目,老教法,怎么能引起学生作文的兴趣?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新颖的题目,别开生面的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走向作文成功之路不可缺少的条件。同时让学生多体验生活,有为而作,开展手拉手活动,进行思想和感情的交流,结成互帮互助的对子。学生一旦有了明确的写作目的,就会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发挥内在潜能,全身心投入到写作中去。例如:我们在学校食堂带着孩子们蒸馒头。老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好多学生第一次蒸馒头,心里十分高兴,看着学生的高兴劲儿,老师很开心。吃馒头时,同学们胃口大开,就连平时在家吃饭像“小猫”一样的小丽,也吃了一个又一个,把肚子吃撑了。后来,我便以《蒸馒头》为题,指导学生写作文,学生把自己在蒸馒头和吃馒头的过程中的各个细节描写得淋漓尽致,非常有感情。
再次要鼓励学生多多感受生活,使学生喜欢写作文。作文教学仅仅让学生感到有话可写,有话想写,还是比较容易的,而要使学生真正达到喜欢写作文是不容易的。这就要在注重平时积累的基础上,让学生多练笔,不断提高写作水平,不断获得写作成功的情绪体验。为了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我让学生坚持写日记,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及时记录下来。把他们的日记看成是师生促膝谈心的芳草地,精心批阅,加以指导。在批阅日记的过程中,我和他们共享成功的喜悦,分担困惑的忧愁,热情地抚慰幼小的心灵,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学生日记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写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在课堂中学会了什么;有的写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有的写自己在玩耍过程中的新发明;还有的把家庭中的烦恼诉说给老师听。久而久之,学生似乎领悟到了写日记的奥秘,越写越有趣,好文章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三、自己评改,提高能力
教师要改变以往的传统作文批改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可采取互批互改、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比如可以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圈、点等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这样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写得差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可以从中学到方法,受到启发,得到提高;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从中得到教训。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会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十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天长日久,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赏识成功,激发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鼓励的力量。对于那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教师应努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尽可能地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作文课后,还可以挑出一些优秀作文和进步大的作文,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相互阅读,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学习,还有很强的激励效果。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办手抄报、写广播稿、参加各类征文比赛等,以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另外指导学生作文,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更重要的是要做到情真。真情实感是写好一篇作文的保证。应该在字里行间蕴涵丰富的情感,不能只是用“笔”去写,而应当用“心”去写,与文中所写的人物同喜同乐、同哭同悲、同忧同哀,而且要淋漓尽致地宜泄自己的情感,爱要爱得真挚、强烈,批要批得尖锐、深刻。写记叙文不能不记事。记事时,不仅要描写细腻生动,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还要写出此种事情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中得到的启示和感受。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一双会发现的有着独特视角的眼睛,有一个会积极思考进行探究创新的脑子。这样才能平中见奇,平中出新,有创意,有见解,立意新。“写作”实际上是一种观察生活,思考人生和表情达意的创新方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心理、行为的过程,是一种把看清楚、想清楚的东西写清楚的能力。因此我建议:(1)写作教学要加强计划性、避免随意性。要按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有重点、有序列地设计训练内容,进行课内外相结合、片断作文和大作文相结合的写作训练。(2)写作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要指导学生以记叙熟悉和议论熟悉的生活对象为主,引导学生写自己所想写的内容,写真事,发真情,求真理。要指导学生融入生活,观察和思考生活,提高观察力、思考力和想象力。(3)加强写作方法指导,做到写作前具体指导、写作后及时点评。注重对学生的立意、构思、结构、表达、个性创新等方面进行科学指导,分专题练习新课标要求习作的作文并及时加以点评,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参考文献:
【1】任明哲.浅谈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1(8)
【2】秦艳平.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