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 内蒙古 包头 014030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左心衰患者5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心功能以及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左心衰患者,实施针对性急诊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以及血气指标。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急诊护理措施
急性左心衰,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主要源于心脏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出现的收缩功能显著降低。当心脏承受过大负荷,排血量减少,并伴随肺循环压力异常时,便会导致急性左心功能不全[1]。特别是在肺炎,或高血压等病情恶化期间,患者更易触发此病症。一旦发病,患者状况可迅速恶化,如休克、昏迷等严重症状频发,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因此,及时的急救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它对于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左心衰患者5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名。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2:16,平均年龄为(69.51±2.66)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1:17,平均年龄为(67.21±3.54)岁(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遵循医嘱实施常规护理。
1.2.2观察组
(1)体位干预。一旦接诊患者,迅速评估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患者的体位。对于呼吸功能明显衰退、发绀和多汗等症状显著的患者,立即协助其取坐立位,四肢自然下垂,以降低静脉血回流速率,从而避免心脏负荷的进一步增加。(2)血氧干预。由于患者发病后呼吸和心脏功能可能衰退,气道容易发生阻塞,肺水肿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根据患者的血氧监测指标,及时实施吸氧治疗,确保氧气吸入量的充足,减少肺部泡沫样痰的形成。对于已出现自主呼吸功能衰退的患者,迅速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2]。(3)心理干预。急性左心衰的突发性高,且早期症状特异性不明显,患者容易产生恐惧等负面情绪。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措施,通过有效的言语沟通,鼓励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接受治疗,减少负面情绪对病情恶化的影响,从而改善治疗质量。(4)药物干预。由于患者发病后心肌收缩能力显著降低,需要通过药物控制,并改善主要症状[3]。在急诊中,根据患者的临床体征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例如,采用利尿剂和西地兰联合使用,以增强心肌收缩能力,降低心脏负荷;或使用儿茶酚胺类药物,舒张心脏血管,增加患者的心脏排血量。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静滴速率和患者的反应,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药并采取急救措施[4]。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血气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结果由SPSS26.0统计学软件统计完成,若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功能相关指标以及血气指标
表1 心功能以及血气相关指标(±s)
评价时间 | 观察组(n=28) | 对照组(n=28 | t | P | |
Nt-ProBNP(Pg/mL) | 干预前 | 1938.65±45.69 | 1938.75±45.39 | 0.654 | >0.05 |
干预后 | 1042.68±45.24 | 1565.65±45.96 | -14.357 | <0.05 | |
LVEF(%) | 干预前 | 36.98±5.20 | 36.20±5.98 | 6.310 | >0.05 |
干预后 | 65.20±2.98 | 52.01±5.21 | 12.641 | <0.05 | |
SpO2( %) | 干预前 | 80.64±2.60 | 80.82±2.53 | 1.585 | 0.113 |
干预后 | 97.91±8.34 | 87.53±7.16 | -30.166 | <0.001 | |
PaO2( mmHg) | 干预前 | 60.91±2.34 | 60.82±2.30 | -0.876 | 0.381 |
干预后 | 80.14±7.69 | 71.63±7.12 | 4.542 | <0.001 |
3讨论
在临床实践中,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特指针对特定疾病类型患者发病后,出现的特异性症状,采取一系列旨在有效缓解病情的护理措施。其在急性左心衰急诊护理中的应用具有显著优势。
鉴于急性左心衰患者心肌功能减退、排血量下降,若维持正常静脉血回流速率,将加剧心脏负荷,恶化病情。因此,体位针对性干预,通过调整患者体位,减少静脉血回流量,有效降低病情恶化的风险。患者呼吸及心脏功能减弱时,血氧饱和度降低,可能引发肺水肿、组织坏死等严重后果[5]。对此,根据患者血氧浓度实施积极的吸氧治疗措施,确保患者获得充足的氧气供应。心理针对性干预,通过有效沟通,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心理因素对病情恶化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治疗安全性。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征,选用合适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以改善心肌功能、降低心脏负荷、增强呼吸功能等,显著提升治疗质量。同时,加强对患者体征和药物静滴速率的监测,确保治疗过程的安全性,缩短治疗周期。
4参考文献
[1]丁玉芝,刘瑞娟. 互动达标理论主导的综合护理在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3,18(5):665-668.
[2] 辛雅雅,王丙聚,马虹. 积极综合护理模式在慢性心衰伴心肾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症状改善、MQSGA评分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4,9(11):111-114.
[3] 张燕燕,颜锶娜,黄幼花,等. 肺康复训练联合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老年慢阻肺缓解期并慢性心衰患者心肺功能及效果的影响[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3,13(17):94-96.
[4] 胡晶,管文强,朱倩,等.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监测仪联合预见性护理对心衰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和生命质量的影响[J]. 医疗装备,2023,36(11):121-124.
[5] 陈颖. 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联合优质护理对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效果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3,13(14):45-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