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行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施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2
/ 2

发电行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施路径

蔡孝园

贵州金元茶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能源结构的调整,发电行业对于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本文旨在探讨发电行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通过文献综述分析了当前发电行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框架,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详细解析。

关键词:发电行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发电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传统的发电模式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能源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迫切需要新型人才的加入来推动行业的发展和变革。然而,当前发电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人才结构不合理、培养方式单一等,难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对于促进发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电行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人才结构不合理

发电行业人才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人才结构过于单一,缺乏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传统的发电行业人才主要以技术工人为主,而高级工程师、研发人员等高层次人才相对匮乏。这种不合理的人才结构导致了发电行业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不足,难以适应当今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科技进步的挑战。过度依赖技术工人的人才结构使得发电行业缺乏高端技术人才的支撑,在传统发电企业中,技术工人往往是企业中的主力军,负责日常的操作维护工作。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行业的转型,需要更多具备高级技术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来应对新的挑战,比如智能化发电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清洁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等。

(二)培养方式单一

发电行业人才培养方式的单一主要表现在依赖于传统的学校教育和企业内训,缺乏与企业实际需求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和企业内训两个渠道,学校培养出毕业生,然后由企业进行内部培训和技术指导。然而,这种单一的培养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人才的全面发展和行业的进步。学校教育和企业内训往往存在脱节的现象,学校培养的人才难以直接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学校教育注重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的传授,而企业更加注重实践经验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两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导致了新毕业生往往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适应期才能胜任工作,增加了企业的培训成本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二、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框架

(一)建立多元化培养渠道

建立多元化培养渠道是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这种模式旨在通过多种渠道,包括学校教育、企业内训、行业协会培训等,为发电行业输送更加全面、多样化的人才资源,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学校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学校教育在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同时,还能培养其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等软实力[1]。为了更好地适应发电行业的需求,学校可以调整课程设置,增设与清洁能源、智能电网等新兴领域相关的专业课程,培养更多具备前沿科技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企业内训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和发展战略,设计并实施专门的内部培训计划,针对员工的不同岗位和职业发展阶段,提供系统的培训课程和实践机会,通过内部培训,员工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管理体系,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从而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行业协会培训也是重要的人才培养渠道,行业协会作为行业的组织者和服务者,具有丰富的资源和经验,在行业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开展行业协会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如研讨会、培训班等,可以为行业内的从业人员提供专业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的机会,促进人才的流动和交流,推动行业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二)实践教育与课堂理论紧密结合

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从而更好地适应发电行业的需求。实践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发电行业作为高技术含量的行业,需要员工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实践教育,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运用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对挑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智能电网技术时,学生可以参与模拟电网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电网调度和运行管理的方法,提升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实践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发电行业的工作往往需要多个部门或团队之间的协作配合,因此,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对于员工至关重要。通过开展团队项目、实验课程等实践教育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团队中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和领导能力,为将来从事团队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实践教育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电行业处于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的前沿,需要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来推动行业的发展。通过开展创新设计竞赛、科研项目实践等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推动行业进步与教学课程的一致性

推动行业进步与教学课程的一致性是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旨在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趋势和实际需求保持一致,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行业变化并为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保持教学课程与行业发展趋势的一致性可以有效提升人才的就业竞争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行业结构的调整,发电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通过对教学课程进行及时更新和调整,加入最新的技术、工艺和管理理念,可以确保学生毕业时具备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空间[2]。保持教学课程与行业实际需求的一致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电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和问题解决能力强的人才,通过将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场景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出更具竞争力的人才。

、结论

综上所述,发电行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共同努力,通过建立多元化培养渠道、加强联合培养机制、重视实践教育等措施,可以逐步解决发电行业人才供需失衡的问题,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苏瑞莹,黄美凤.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电力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2(1):70-73.

[2]刘若盈.电力企业青年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现代企业,20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