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摘 要】目的:探讨在甲状腺瘤患者中分别实施传统手术、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所呈现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所接收的甲状腺瘤患者(280例)作为主要观察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传统手术),另一组为观察组(低位小切口切除术),各140例,对比手术应激反应、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后的SBP、DBP、HR、RR、VAS评分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手术,对甲状腺瘤患者实施低位小切口切除术的效果更好,并且对患者造成的应激反应较轻。
【关键词】甲状腺瘤;传统手术;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效果
甲状腺瘤指在甲状腺部位发生的肿瘤,根据肿瘤的性质可分为恶性肿瘤、良性肿瘤两种,其致病因素较复杂,包括摄入过多或者过少碘、遗传、放射线照射、激素水平紊乱等。在甲状腺瘤发病初期,多数患者无异常表现,随着肿瘤面积的不断增大,可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心悸、颈部肿块等症状,需尽早治疗[1-2]。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瘤有效的一种疗法,通过手术切除病灶后,能够消除患者的病症,减少复发。但不同术式最终呈现的效果也会不同,还需根据实际情况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3]。故本文就不同手术方式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纳入280例甲状腺瘤患者,以双盲法作为分组依据。对照组(n=140)男72例、女68例;年龄13-74岁,平均(43.75±3.69)岁;病程1-12年,平均(7.48±2.35)年;身体质量指数(BMI):17.48-26.53kg/m2,均值:(21.76±2.35)kg/m2。观察组(n=140)男73例、女67例;年龄14-73岁,平均(43.61±3.81)岁;病程1-11年,平均(7.61±2.47)年;BMI:17.67-26.69kg/m2,均值:(21.88±2.42)kg/m2。纳入标准:①经过综合检查明确为甲状腺瘤;②具备甲状腺手术指征;③临床资料真实完整;④可配合治疗。排除标准:①先天性凝血功能异常;②合并严重代谢功能障碍;③精神状态异常;④合并严重血液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传统手术,完成麻醉后由患者胸锁关节上入路做一横向切口,游离患侧颈前肌群,充分显露甲状腺,彻底清除瘤体,放置引流管,止血缝合。
观察组:低位小切口切除术,常规消毒、麻醉,麻醉起效后于患者颈前正中锁骨1.5cm处行一切口,切断下极血管,分离峡部,游离喉返神经与腺叶背侧,腺叶松动后处理甲状腺上极,切除甲状腺于甲状腺膜,缝扎包膜内甲状腺残端,电凝止血,结扎甲状下上动脉,放置引流管,缝合,术后常规抗感染。
1.3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手术前后的应激反应指标,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其中,VAS计分范围为0-10分,评分越高说明疼痛程度越大。
(2)治疗效果分析,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病灶完全去除,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为显效;病灶去除面积超过50%,各症状明显好转,甲状腺功能有所改善为有效;病症未改善,甲状腺功能仍异常为无效,将显效与有效的占比相加为治疗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5.0统计软件处理所得数据,以“±s”表示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分别行“t”、“χ2”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2.1应激反应
手术后,观察组的SBP、DBP、HR、RR、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应激反应比较(±s)
组别 | n | 时间 | SBP(kPa) | DBP(kPa) | HR(次/min) | RR(次/min) | VAS评分(分) |
对照组 | 140 | 手术前 | 18.67±1.35 | 15.34±2.16 | 95.37±2.15 | 22.54±1.67 | 6.35±0.48 |
手术后 | 15.74±1.20 | 12.78±1.34 | 88.51±1.49 | 18.75±1.32 | 4.01±0.27 | ||
t值 | 9.635 | 12.204 | 15.348 | 10.457 | 12.649 | ||
P值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
观察组 | 140 | 手术前 | 18.75±1.30 | 15.39±2.11 | 95.46±2.08 | 22.59±1.63 | 6.46±0.53 |
手术后 | 14.04±0.89 | 11.09±0.75 | 79.36±1.01 | 17.06±0.84 | 2.24±0.12 | ||
t值 | 21.302 | 20.451 | 18.468 | 18.635 | 23.309 | ||
P值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
t手术前组间值 | 0.326 | 0.184 | 0.241 | 0.239 | 0.562 | ||
P手术前组间值 | 0.534 | 0.283 | 0.612 | 0.320 | 0.437 | ||
t手术后组间值 | 7.034 | 5.165 | 10.629 | 8.235 | 8.624 | ||
P手术后组间值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2.2治疗效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显效102例(72.86%)、58例(41.43%),有效30例(21.43%)、63例(45.00%),无效8例(5.71%)、19例(13.57%),总有效132例(94.29%)、121例(86.4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高(χ2值=4.960,P值=0.026<0.05)。
3.讨论
甲状腺瘤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甲状腺外科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环境、饮食习惯等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逐渐提升,并且在40岁之后发生较多,该病已经对中老年群体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4]。在甲状腺瘤患者中,以往临床常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该疗法的临床经验比较丰富,但形成的切口较长,术后恢复较慢。有相关资料显示,相较于传统手术,行低位小切口切除术的切口较小,能够减轻患者的手术创伤,利于其术后康复[5-6]。如以上结果所示,观察组手术后的各项应激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行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时,尽可能缩小切口,不仅可以保证切口外形美观,还可以保护颈部肌群,确保颈部淋巴回流,减轻患者的手术应激。低位小切口切除术的实施还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疾病与手术带来的不适感,为患者的康复创造更好的条件,总体疗效较为满意。
综上所述,在治疗甲状腺瘤过程中,选择低位小切口切除术能够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提升疗效。
【参考文献】
[1]宋亚科. 传统手术和低位小切口切除术对甲状腺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J]. 当代医学, 2021, 27 (18): 129-130.
[2]冯凌飞. 低位小切口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甲状腺瘤患者的疗效比较 [J]. 中国民康医学, 2020, 32 (06): 21-22+28.
[3]蒋巍. 低位小切口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效果 [J]. 中外医学研究, 2019, 17 (29): 135-136.
[4]史光华. 低位小切口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效果对比 [J]. 中外医疗, 2019, 38 (29): 66-68.
[5]刘莉. 低位小切口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效果对比分析 [J]. 中国农村卫生, 2019, 11 (18): 36-37.
[6]秦化. 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与传统手术的疗效和术中出血量评价[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10):56-57.
通讯作者:武宇鼎,男,1969年1月,主任医师,大学本科,甲状腺方向,drwyd196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