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裂缝控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7
/ 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裂缝控制研究

乔国龙

陕西建工第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710000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裂缝的控制问题,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在现代建筑中的广泛应用及其重要性,强调了温度裂缝对结构安全及耐久性的严重影响,通过对温度裂缝形成机理的详细分析,提出了包括材料选择、配合比优化、施工过程控制及养护保护在内的一系列施工策略,以期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裂缝控制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工程指导。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施工控制;裂缝成因;控制措施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体积混凝土因其优良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在高层建筑、大型桥梁、水利枢纽等重要工程结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应力以及约束条件与变形不协调等因素,常常导致温度裂缝的产生。这些温度裂缝不仅影响结构的外观质量,更重要的是存在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能的风险,对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裂缝,成为当前建筑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成因分析

(一)温度裂缝的形成机理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形成机理主要涉及到两个关键因素:水泥水化热与温度应力,以及约束条件与变形不协调。

1、水泥水化热与温度应力

(1)水泥水化热: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水泥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即水化作用)释放热量。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由于体积庞大,内部热量难以迅速散发到外界,导致内部温度显著升高。

(2)温度应力:由于混凝土内部与外部存在温差,形成温度梯度,进而产生温度应力。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裂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2、约束条件与变形不协调

(1)约束条件: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后,其变形受到周围结构或地基的约束。这种约束限制了混凝土的自由变形,增加了混凝土内部应力。

(2)变形不协调:由于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的温度差异,导致混凝土内部与外部产生不同的变形。当这种变形受到约束时,就会产生应力集中,进而形成裂缝。

(二)影响温度裂缝的主要因素

1、水泥类型及用量

(1)水泥类型:不同类型的水泥在水化过程中释放的热量不同。例如,硅酸盐水泥释放的热量较多,而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低热水泥释放的热量较少。

(2)水泥用量:水泥用量越大,水化热释放量也越大,从而增加了温度裂缝的风险。

2、混凝土配合比

配合比设计不合理,如砂率过高、用水量过大等,都会导致混凝土收缩增大,进而增加温度裂缝的风险。

3、施工环境及条件

    外部环境温度的急剧变化会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增大,增加温度裂缝的风险。而过高的浇筑温度会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进而增加温度裂缝的风险。

4、养护措施

养护不当或养护时间不足会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增大,进而增加温度裂缝的风险。例如,在高温季节浇筑混凝土后,若不及时采取保湿、保温措施,混凝土表面会迅速干燥收缩,产生裂缝。

三、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的施工策略

(一)材料选择及配合比优化

1、选择低热水泥及掺合料

低热水泥是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有效手段之一。相较于传统硅酸盐水泥,低热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在水化过程中释放的热量较少。这意味着,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低热水泥能够显著减少混凝土内部由于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峰值,从而降低温度裂缝的风险。此外,掺入适量的掺合料,如矿渣粉、粉煤灰等,也能有效减少水泥用量,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这些掺合料可替代部分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并且对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效果明显,如增加流动性和降低坍落度损失,以及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2、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是控制温度裂缝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水灰比是关键。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水化热的重要因素。降低水灰比可减少混凝土内部孔隙率,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同时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此外,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砂率、用水量等参数也是非常重要的。砂率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用水量过大则会导致混凝土收缩增大,增加温度裂缝的风险。因此,在配合比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配合比参数,使混凝土配合比更加合理,有利于控制温度裂缝。

(二)施工过程控制

1、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对于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减小内外温差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应优先浇筑结构内部和底层混凝土。这样做有利于热量从内部向外部散发,降低内部温度峰值,从而减小内外温差。其次,应避免在高温时段浇筑混凝土。高温时段混凝土内部温度上升迅速,容易形成较大的温度应力,增加温度裂缝的风险。因此,应尽量选择在气温较低的时段施工,如早晚时段或阴天。

2、控制浇筑速度及层厚

浇筑速度过快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热量积聚过多,无法及时散发出去,从而增加温度裂缝的风险。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控制浇筑速度,确保混凝土内部热量能够均匀散发。此外,浇筑层厚过大会增加混凝土内部热量的积聚,不利于热量的散发。因此,应控制浇筑层厚,使混凝土内部热量能够更好地散发出去。具体浇筑层厚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3、采取有效的温度监测与调控措施

温度监测与调控是预防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重要手段。在施工过程中,应设置温度监测点,实时监测混凝土内部温度,并根据温度变化及时调整施工方案。通过温度监测,及时发现混凝土内部温度异常升高的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控。例如,当混凝土内部温度超过一定阈值时,需采取加强通风、增加降温措施等方法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此外,在基础内预埋冷却水管,通入循环水,强制性降低混凝土水化热产生的温度。这种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减小内外温差,从而预防温度裂缝的产生。

(三)养护与保护措施

1、延长养护时间

养护的主要目的是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防止其过早脱水。因为过早脱水会导致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过快,产生干缩裂缝,进而增加温度裂缝的风险。养护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水泥类型、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来说,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天。在寒冷地区或冬季施工时,养护时间还应适当延长,以确保混凝土充分水化,达到设计强度。

2、采用保温保湿措施

为了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应采取有效的保温保湿措施。在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覆盖保温材料,如塑料薄膜、草帘等,以减缓混凝土内部热量的散发,同时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在高温季节,除了覆盖保温材料外,还可采取洒水、喷雾等方式增加环境湿度,降低混凝土表面温度,防止其干裂。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持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平衡,降低温度应力,减少温度裂缝的风险。

3、加强结构外保温

对于暴露在外部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应采取有效的外保温措施,以减少外部环境对混凝土温度的影响。外保温措施一般包括设置保温层、涂刷保温涂料等。这些措施能够降低混凝土结构表面的温度波动幅度,减少温度应力,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在设置保温层时,应选择导热系数低、保温性能好的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板、岩棉板等。涂刷保温涂料时,应选择质量好、附着力强、耐候性好的产品,确保保温效果持久。

四、结束语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未来在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领域将会有更多新的方法和技术涌现。期待这些新技术能够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同时也希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能够不断学习和探索,共同推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阳邦伟. 超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控制探讨 [J]. 新城建科技, 2024, 33 (04): 65-67.

[2]路亚男.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技术研究 [J]. 居业, 2024, (04): 25-27.

[3]高胜雨,董瑞,张晓轩.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预防与控制策略 [J]. 大众标准化, 2024, (06): 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