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新型护理干预在腹部外科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6
/ 3

围手术期新型护理干预在腹部外科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赵利芳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人民医院,乌兰察布 卓资 012300

摘要:目的 探索了新型护理服务模式在护理围手术期腹部外科疾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把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来院入院治疗的150例围手术期患有腹部外科疾病的病人列为研究探索对象。把他们编为A、B两组,每组各有75名患者。对A组腹部外科疾病患者,在对其进行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又实施了新型护理干预。对B组腹部外科疾病患者,实施了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围手术期腹部外科疾病患者,们进行了护理效果对比。结果 A组围手术期腹部外科疾病患者的麻醉前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B组围手术期腹部外科疾病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围手术期腹部外科疾病患者差异在统计学方面具有意义(P<0.05)。A组围手术期腹部外科疾病患者在实行新型护理服务模式后,焦抑、恐惧、悲哀、退缩项目得分均比实行新型护理方法之前及B组围手术期腹部外科疾病患者低。A组围手术期腹部外科疾病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B组围手术期腹部外科疾病患者,A组围手术期腹部外科疾病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明显比B组围手术期腹部外科疾病患者低了一筹。在护理满意度方面,A组围手术期腹部外科疾病患者比B组围手术期腹部外科疾病患者高出不少,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处于围手术期的腹部外科疾病患者,在给他们实行常规护理模式之基上,再行新型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明显改善,安全系数得到显著提升,住院时间大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机会有效降低,从而使患者对护理服务心生满意,应在临床中积极推行。

关键词:围手术期;腹部;外科疾病;患者

中图分类号:R473

作者简介:赵利芳(1983—),汉族,内蒙古乌兰察布人,本科学历,卓资县人民医院,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为外科与急危重症护理方向,主要围绕脑血管意外救护、创面治疗、各类危重症患者救护、急性中毒及药物过量、围手术期护理、护理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


腹部外科疾病发生率较高,而且来得突然、病情又重,护理难度较大。腹部外科疾病,其病位大部分居于胃部和肠道,会对代谢功能和免疫力造成严重危害,进而导致机体循环代偿功能异常,诱发严重并发症[1]。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的健康观念已今非昔比,传统的护理模式业已满足不了围手术期腹部外科疾病患者的需求。手术前后的精准护理,全面科学评估患者的机体状况,细心观察患者的病情,对保障腹部外科疾病患者的心理稳定、推动腹部外科疾病患者手术顺利推进、减少腹部外科疾病患者并发症出现机会、促进腹部外科疾病患者尽快康复都有着重大的意义[2]笔者把来院实施首次腹部外科手术的150例腹部外科疾病患者分为两组,B组实施常规护理,A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入新型护理干预,对比发现,A组的护理效果显著好于B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抽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间来入院治疗的150例围手术期腹部外科疾病患者,随机把他俩分成两组,在A组围手术期75名腹部外科疾病患者中,有男患者41名,女患者34名,男患者比女患者多7名;年纪最低的患者33岁,年纪最高的患者70岁。B组围手术期75名腹部外科疾病患者里,男患者有40人,女患者有35人,男患者比女患者多5人;年纪最低的患者34岁,年纪最高的患者69岁。这些患者的疾病包括:急腹症患者72例,腹部外伤患者65例,腹外疝患者13例。经检验,所获得的数据无差异性(P>0.05)。

1.2 方法

对编入B组的这75名围手术期腹部外科疾病患者,运用了比较陈旧的常规护理服务模式,主要内容包括:对患者呈现的症状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对患者的体征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对患者的用药及饮食进行科学指导。对于编到A组的这75名围手术期腹部外科疾病患者,既对他们采取了比较陈旧的常规护理服务方式,又对他们施以了新型护理服务方式。首先是,把手术前访视列入护理工作的重心。手术展开之前,巡回护士一定深入病房中,对患者进行亲切访视,力争做到对患者的病情及家庭情况了如指掌。还要耐心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和医护人员资质,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拉近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的距离。引用成功病例,明确治疗配合事项,增强患者的配合度[3]。强化清洁管理,定时为患者擦拭身体,更换床单,每日严格消毒地面和室内物品。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坚持低脂与高蛋白饮食,少食多餐。其次是,积极开展心理护理。由于不少患者担心手术的安全性和手术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故而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这时候,一定要全力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临床护士必须从患者的现实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心理护理方案。要向患者深入细致地讲解手术的安全性,彻底消除患者的顾虑,有效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当患者提出问题时,要不厌其烦地进行全面细致的解答,及时把患者的焦恐心理消灭掉。要与患者家属多谈心,积极引导患者家属以更加热忱的亲情去对待患者,让患者的心态永远处于轻松、稳定的状态中。再次是,加强舒适护理必不可少。为快速消除患者的疼痛和难受现象,手术开始前,护理人员要依据手术的类型及方式,让患者放松心情,反复进行深呼吸训练。手术室的温度要控制在患者感到舒适的程度,不准闲杂人员出出进进,以免出现不安静现象。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要马上把患者身上的血迹擦干,并嘱咐患者:手术已圆满结束完成,安心养病吧。如果患者岀现疼痛现象,护理人员一定要告慰患者千万不可慌里慌张,并及时给患者施以镇痛药及镇痛泵,削弱患者的疼痛感。四是,按时对患者进行

体位护理和功能锻炼。护理人员两天对患者进行一次翻身锻炼,每天为患者拍一次背。为防止患者出现肢体萎缩及静脉血栓的情况出现,医护人员要每天为患者按摩两三次肢体[4]。五是,切实做好术后回访。术后回访应安排在手术后的3天内。护理人员要预早了解患者手术后的状况,如伤口愈合了没有,功能恢复了没有等,并叮嘱患者及其家属:患者要早点下床活动、早点进行功能锻炼,这样才能促进疾病康复。同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伤口给以敷料,确保患者的伤口清洁干燥。护理人员还要不厌其烦地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要让患者禁食6-8天,根据各位患者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延长禁食时间,对吞吐困难的者进食流食,对其他患者可进食半流食。针对患者的恢复进度,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如下地行走、活动活动关节等,以促进患者的新陈代谢。并力劝患者戒烟戒酒,遵医嘱用药,按时休息[5]

1.3 观察指标

1.3.1 心率、血压

都在手术前一天及麻醉前详细评价了两组围手术期腹部外科疾病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

1.3.2 心理情况

让两组围手术期腹部外科疾病患者填写了心理情况评定表,分五大项:焦抑、害怕、身体状况、悲哀、退缩。评定结果分没有、轻度、中度、偏重、严重五个等级,每个等级平均分值为1-5分,患者所填表格得分高,则说明其心理状态不佳。

1.3.3 满意度统计

两组围手术期腹部外科疾病患者的住院时间,观察其口干、恶心呕吐和头晕等不良反应[6]们制作了患者满意度调查卡,了解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项目有手术室的环境状况、护士的护理质量(蕴含了手术前的指导、术中心理支持和术后监护等)两大方面的内容,每个问题设立三个答案: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总分为100分,十分满意记为70分以上,大致满意记为40至70分,不满意记为40分以下。

1.4 统计数据处理

用SPSS16.0软件分析、研究了统计数据,用t值对比、检验了计量数据,用x2值对比、检验了计数数据,当P值<0.05时说明差异有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

A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是8.14d,B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是10.25d,可此可见,A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B组患者。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A组患者中,出现了1例不良反应患者(口干),无恶心呕吐和头晕反应情况出现,不良反应占比为1.33%(1/75);B组患者中,发现了2例口干患者(2.67%),3例(4.00%)恶心呕吐患者,1例(1.33%)头晕患者,不良反应占比为8.00%(6/75)。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 A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9.23%,B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3.21%,A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B组患者。

3 讨论

导致人们出现腹部外科疾病的因素多而杂,患者经常会因突发疾病而成为残疾甚至死亡。腹部外科疾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有:饮食结构不合,生活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等。这类疾病的患者大多呈现免疫力下降及机体代谢能力差等反应,只有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才能促使患者早日康复[7]。而手术后患者能否早日康复与患者的生理因素及心理因素不可分割。因此,选择科学合理的有效护理措施,明显减少患者发生组织感染现象,推动患者伤口尽早愈合,降低并发症现象的发生,便成为重中之重。

近年来,临床中高度关注腹部外疾病的术后康复情况,并且辅以系统化的新型外科护理方案,有效地缩短了康复周期。新型外科护理既可以在外科手术围术期实施全面干预,又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在各个护理环节落实人性化服务,协助患者改变心态,坚持健康习惯,显著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8]

新型外科护理中,术前护理既能拉近护患关系,使患者尽快熟悉病区环境,又可以通过清洁管理增强患者舒适度,避免感染等高危现象出现。术中合理摆放肢体和严格监测体征,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马上处理,这是预防不良事件的最有效途径[9]。术后合理饮食,能够防止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同时又可以保证患者机体营养。待患者身体状态好转后,引导其进行功能训练,这样能够快患者恢复胃肠道功能,使患者尽快回归到正常生活中[10、11]。以上新型护理措施,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专业技能和灵活思维,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度调整方案,充分尊重患者意愿,对于高龄或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可以改变护理形式,如一对一指导和反复演示等[12]。同时需要尽量发挥患者的主动性,积极邀请其参与护理工作,提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不断优化护理措施[13、14]

本次研究中,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间来院入院治疗的150例患有围手术期腹部外科疾病的患者。把他们分为两组,每组各75人,对A组75名腹部外科疾病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的同时,又融入了新型护理服务方式[15],对B组75名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服务模式。结果为,A组围手术期腹部外科疾病患者的麻醉前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都低于B组患者,差异在统计学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P<0.05)。A组围手术期腹部外科疾病患者经新型护理干预后,焦抑、恐惧、悲哀、退缩项目得分都比干预前和B组围手术期腹部外科疾病患者低了不少。A组围手术期腹部外科疾病患者的住院时间比B组围手术期腹部外科疾病患者减少,A组围手术期腹部外科疾病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低于B组围手术期腹部外科疾病患者。A组围手术期腹部外科疾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B组围手术期腹部外科疾病患者高于许多,差异在统计学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P<0.05)。由上可知,给围手术期腹部外科疾病患者采用新型护理服务方式,可以快速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增添患者的安全感,加快患者治愈岀院进度,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进一步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综上而言,给围手术期腹部外科疾病患者采用新型护理服务方式,能够加快缩患者病愈出院进度,引导其能尽量规避不良反应因素,具有较高的护理实用性[16]。对围手术期腹部外科疾病患者实施新型外科护理措施,实践意义高,对于护理工作具有指导价值[17]。对围手术期腹部外科疾病患者给以新型外科护理干预,可以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鼓起患者的安全感,激发患者主动配合治疗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在临床中大面积推广之必要。


参考文献

[1]李玉香,张晓敏,魏晨等.外科护理在腹部疾病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2018(10):108-111.
[2]边丽云,赵秀芳,方向阳等.腹部疾病患者护理方法浅探[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9(09):123-125.
[3]王向阳,庄志东,胡萍.新型护理干预在腹部外科疾病患者手术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2):131-135.
[4]张建明,范文芳,田冰冰.综合护理干预在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期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8(07):154-156.
[5]倪秀清,田海丰,庄向东等.优质护理模式在脑积水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健康大视野,2017(03):113-116.
[6]周淑慧,闫芳芳,魏建国等.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1):161-163.
[7]袁振江,金建国,赵红兵等.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健康之友,2018(09):190-193.
[8]钟晓峰,李彩霞,王玲,杨建华.手术麻醉后患者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变化的观察与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18(08):159-162.志,2018(08):159-162.
[9]张正旺,邓丽欣,谢晓霞等.胸外科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护理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06):174-176.
[10] 于芳,田丽江,赵云英.胸外科病人手术前后护理指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04):181-185.
[11]于建强,李晓杰,周秀娥等.胸外科病人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镇痛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16(12):133-135.
[12]李秀欣,黄敏,王永萍等.胸外科手术病人术后镇痛及护理[J].天津护理,2016(07):195-198.
[13]尹侠,闫淑清,张芳,高丽清.胸外科患者术后呼吸道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8(05):108-111.
[14]张点军,田丽娟,马玉玲.胸外科病人术后早期活动与护理[J].黑龙江医学,2001,25(8):615.
[15]戚秀兰,赵莲梅,张菊花.胸外科病人术后早期活动与康复锻炼的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8(03):121-125.
[16]李素芳,张淑芬,院香等.浅析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健康必读,2017(10):132-135.
[17]李毅,高立宽,周敏等.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新时代,2020(12):63-65.

(此文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十四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