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第八医院,104040
【摘要】目的 讨论给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2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为实验组研究对象,20例常规体检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诊断效果。结果 实验组TO、TD水平高于对照组,TS、SDNN、SDANN、RMSSD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效果显著,尤其是在心肌损伤、室性早搏、心律失常等方面诊断准确性更高,适合作为疾病的临床常用诊断方法。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就是指肺心病,主要是由于肺动脉血管或肺组织出现慢性病变,使得肺血管的阻力增大,肺动脉的压力升高,进而引起右心肌的扩大和肥厚,从而引起心力衰竭[1]。其发病年龄以40岁以上为多见,以心律失常为主,种类多样,是引起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现有的各种检查方法有着各自的优点,例如超声心动图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心脏的血液流动、结构、肥厚情况,但是无法掌握心脏的传导功能;磁共振成像虽然可以更精确观测到心肌肥大、功能异常等问题,但检查成本相对较高。动态心电图具有简单、无创、成本低等优势,目前在肺心病诊断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故本次研究讨论了动态心电图与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诊断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2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为实验组研究对象,20例常规体检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48-83岁,均值(63.18±5.31)岁;体重45—87kg,均值(63.59±5.32)kg。实验组男12例,女8例;年龄49-84岁,均值(63.52±5.94)岁;体重46—88kg,均值(63.73±5.81)kg;病程6个月—3年,均值(1.19±0.24)年。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实验组患者均符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3)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自身免疫性疾病;(2)精神性疾病;(3)凝血功能异常;(4)严重脏器器官功能不全者;(5)依从性差,主动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动态心电图诊断。入院后第二天上午8点,为患者佩戴动态心电图,持续佩戴24h,随后由护理人员取回,使用分析系统对动态心电图的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去除伪差和干扰。记录患者出现ST段压低或抬高情况、位移幅度、持续时间,同时记录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对数据信息进行总结与分析。
1.3 指标观察
统计两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诊断结果,包括心率震荡(HRT):[震荡初始(TO)、动态心率震荡(TD)、震荡斜率(TS)],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HRV):[总体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N)、差值均方根(RMSSD)].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5.0版本软件处理数据,变量资料以“t”检验,定性数据用x2检验,分别以(±s)与(%)表示,P<0.05为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TO、TD水平高于对照组,TS、SDNN、SDANN、RMSSD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 1 动态心电图诊断结果对比(±s)
组别 | 例数 | HRT | HRV | ||||
TO(%) | TD(ms/bpm) | TS(ms/RRI) | SDNN(ms) | SDANN(ms) | RMSSD(ms) | ||
对照组 | 30 | -1.52±0.61 | 0.01±0.01 | 13.21±3.69 | 126.97±26.12 | 108.02±16.35 | 25.65±5.83 |
实验组 | 30 | 0.85±0.04 | 0.07±0.01 | 6.35±2.02 | 52.14±12.75 | 52.14±11.02 | 22.23±4.14 |
t | - | 21.235 | 23.238 | 8.932 | 14.101 | 15.523 | 2.619 |
P | -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11 |
3 讨论
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诊断方法多样,主要包括体液电解质、心电图、影像、右心衰竭和肺动脉高压等方面的研究。而动态心电图则需要患者24小时佩戴动态心电图,记录下患者24小时的动态心电波形,是一项安全的检查方法,无损伤,应用优点明显[2-3]。临床上,动态心电图以其精确、可靠的优点得到了广泛地使用。动态心电图最早出现于60年代初期,应用于临床诊断中,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动态心电图已经由3导联记录,逐渐发展为12导联同时记录,而且其对位差的分辨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高,所以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的效果非常明显,可以为临床上的病情诊治与评估提供科学支持[4-5]。在目前的研究中,应用动态心电图可以极大地提高肺心病患者的心律失常的诊断效果,其准确率明显要比传统心电图诊断高得多。
本次研究将动态心电图应用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与常规体检患者中,经过对比发现实验组TO、TD水平高于对照组,TS、SDNN、SDANN、RMSSD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动态心电图对慢性肺心病的诊断率高,可根据各项指标变化,评估患者病情状况,识别不良心脏恶性事件,以便于第一时间采取治疗方案,为患者争取良好预后。这是由于动态心电图能够对患者进行实时监控,将患者日常生活中的心电图的周期性改变准确记录下来,医生可以更全面、完整地了解患者的心电数据资料,方便对患者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问题进行分析,进而确诊慢性肺心病[6]。
综上所述,动态心电图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检出率与诊断准确率更高,检查操作更为便捷,具有无创、全面、可靠等优势,利于临床及时识别并制定检查方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彭南燕.动态心电图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19):124-126.
[2]胡杰.分析动态心电图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效果[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10):185-187.
[3]袁冬梅.动态心电图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13):55+181.
[4]吴文芳.动态心电图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效果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26(02):70-71.
[5]刘攀峰,杨波.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心脏病诊断中的效果对比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5):14673-14674.
[6]赵巧文.微型动态心电图监测在心脏病患者睡眠期心律失常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24):3781-3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