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医术语英译的规范性与准确性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4
/ 2

《伤寒论》中医术语英译的规范性与准确性探讨

丁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湖南省长沙市 410000)

摘要:中医术语是中医理论和实践的语言载体,在中医经典著作的翻译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伤寒论》作为中医的经典著作之一,其中医术语的英译对于中医药国际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伤寒论》术语英译还存在缺乏统一规范、准确性不高、文化差异考虑不足等问题。本文拟从《伤寒论》术语英译的重要性和问题入手,探索提高术语英译规范性和准确性的策略,以期为中医术语外文翻译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中医术语;《伤寒论》;英译;规范性;准确性

引言:随着中医药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医经典著作的外文翻译日益受到重视。《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伤寒论》所阐述的理、法、方、药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中医理论和临床的重要载体,《伤寒论》的术语英译对于中医药知识的国际传播、中西医学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一、《伤寒论》中医术语英译的重要性

(一)促进中医药国际化传播

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推进中医药国际化传播已成为大势所趋,作为中医经典名著之一,《伤寒论》以其系统而独特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成为国际医学界了解和研究中医药的重要窗口。对《伤寒论》及其所包含的中医术语进行准确、规范的英译,能够帮助西方医学界更好地理解中医的理论内涵和实践特色,加深对中医药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推动中医药在海外的传播和应用,译文的流畅、准确与规范对于吸引外国读者、学者的兴趣,促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中西医学术交流

随着中西医结合的不断深化,中西医学界的交流日益频繁,《伤寒论》是研究中医药理论体系和临床经验的重要文献,加强《伤寒论》及其术语的英译,能够为中外医学专家提供一个共同的学术语言平台。外国医学工作者可以通过阅读优秀的术语译文,准确把握《伤寒论》所阐释的中医理论要义,如六经辨证、八纲辨证等,加深对中医诊疗思路的理解。中医工作者也可以通过英文表达,向外国同行清晰阐释中医的理法方药,展示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双方可以在共同的语言基础上,就疾病的认识、诊断、治疗等展开深入对话,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

(三)提高中医药在国际上的认可度

当前,中医药虽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提升,但在主流医学界的认可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究其原因,中医药的语言表达问题是一个重要因素,中医术语高度概括、言简意赅,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但也给西方读者理解和接受中医药学说带来了一定困难。如果中医术语翻译不规范、不准确,就容易产生理解偏差和误读,影响中医药的国际形象。相反,如果能够遵循规范、科学的译名原则,准确传达中医术语的内涵,并体现其蕴含的中医药文化特色,就能够帮助国外读者深入领会中医的独特魅力,提高中医药的国际认可度。

二、《伤寒论》中医术语英译的现状与问题

(一)术语英译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

统一、规范的术语翻译是学术交流的前提,然而受译者水平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伤寒论》中医术语的英译还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同一术语在不同译本中的表达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如“太阳病”一词,在不同译文中被译为“greater yang disease”“太阳disease”“the greater yang syndrome”等,容易给读者造成混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译者缺乏统一的翻译原则和规范,对术语的理解把握不够到位。相关行业组织在术语翻译标准的制定、在译者的培训和指导方面还存在不足,也影响了术语翻译的规范化水平,术语翻译“各自为政”的局面不仅影响了译文质量,也不利于中医术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准确运用。

(二)术语英译准确性有待提高

准确、精当的译文是传递中医思想、展现中医特色的关键。但目前有些《伤寒论》英译本在术语翻译方面还存在不准确、不到位的问题,没能完全传达出术语的内涵。例如,“发热”一词在有的译本中被译为“fever”,虽然fever在西医中指发热,但并不能完全表达出中医“发热”除表现出体温升高外,还包括恶寒、身痛等特点,容易引起误读。又如,“血证”在有的译文中被译为“blood disease”,而实际上,中医学中的“血证”主要指血液运行不畅、血液循环障碍所表现出的一系列证候,并非单纯指血液疾病。上述翻译虽然语义对应,但没能深入把握中医术语的内涵,难以准确传达中医特色。导致偏译、误译的原因,主要在于译者对中医理论的理解不够深入,对原文语境的把握不够准确,没能用地道的外语表达出术语的实质,中医术语英译的准确性问题,折射出译者的中医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术语英译考虑文化差异不足

中医术语凝结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蕴含着独特的中医哲学思想。如阴阳、五行等范畴,既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也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在英译时,如果忽视中西方文化差异,用简单的语义对译,则难以传达术语的文化内涵,容易导致中医药文化“失语”。例如,“正气”作为中医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并非单纯指人体的免疫力,而是与道家“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密切相关,体现了人的生命力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如果将其译为“vital energy”“healthy qi”等,虽然容易为西方读者接受,但难以准确传达其深层文化内涵。又如,“血”“血证”等术语的理解,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生物医学的概念,而应体现出中医“血”与情志、脏腑等密切关联的整体观念。

三、提高《伤寒论》中医术语英译规范性和准确性的策略

(一)加强术语翻译的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是提高术语翻译规范性的根本举措,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应加强统筹,尽快建立统一权威的中医术语英译标准体系。做好术语资源的搜集和遴选工作,依托语料库平台,广泛收集《伤寒论》各译本的术语翻译实例,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归纳各术语的对译词表,形成基础语料。在此基础上,组织中医、语言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术语译名进行论证,统一术语翻译标准,坚持规范性与创新性并重的原则,保证同一术语的译名统一,给予一定的灵活空间,为术语翻译实践的发展留出余地。将标准化成果转化为行业规范,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推广,并将其纳入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体系,从源头规范译者的术语选用,切实提高术语翻译的规范化水平。

(二)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中医术语英译要在准确传意的基础上,力求译文表达自然、地道,贴合西方读者的语言习惯,为此译者要根据不同术语的特点,灵活采取语义对应、意译、音译等多种翻译方法,对于“表证”“里证”等可在西医中找到对应概念的术语,可采取语义对译的方法,力求译文直观明了。如“表证”可译为“external syndromes”,“里证”可译为“internal syndromes”,便于读者理解把握。对于“气”“阴阳”等独具中医特色的术语,可在直译的基础上酌情加注,阐明其基本内涵。如“气”可音译为“qi”,并注明“the basic element that constitutes the cosmos and human body”,帮助读者领会其哲学内涵。对于“肝火”“心火”等富于比喻色彩的术语,则宜采用意译的方法,生动传神地再现其形象实质。如“肝火”可意译为“flaming up of the ministerial fire of liver”,形象地比喻肝的病理变化,对个别难以找到对应概念的术语,还可采取音译加注的方法,适度阐释其内涵。如“血府逐瘀汤”可音译为“Xue Fu Zhu Yu Tang”,并注明“a formula for treating blood stasis”,便于读者把握其功用主治。

(三)重视文化差异,提高译文可接受性

中医术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翻译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跨文化交流的过程,提高术语英译的文化传播功能,关键要重视中西文化差异,采取得当的对策,增强译文的可接受性。加强译者的跨文化意识,提高文化敏感性,译者热爱中医药文化,深入领会中医哲学思想内核,博览西方人文社科经典,了解西方文化和语言表达习惯,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寻求文化契合点。在语义对等的基础上,适度融入文化阐释。对蕴含文化色彩较浓的术语,在翻译时要酌情加注,解析其言外之意,在翻译时简要说明其与情志的关系,帮助读者把握其文化内涵。针对西方读者对中医话语体系的陌生感,译文还可融入一些西方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如用“theory of yin and yang”来表述阴阳学说,而不是直接音译为“yin and yang”,从而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四)加强中医术语英译人才培养

高水平的译者队伍是提高术语翻译质量的关键。培养一支懂中医、精英语,且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中医术语翻译人才队伍,对于规范术语翻译、传播中医药文化至关重要,完善高等院校翻译专业的中医药方向课程体系,加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术语、中医古籍英译等方面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中医素养和术语英译能力。整合多方资源,制定行业翻译人才标准,有计划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通过案例教学、实践操作等方式,提升中医翻译从业人员的术语翻译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职称评定、能力认证制度,为优秀的中医术语英译人才提供发展通道,增强职业吸引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中外翻译专家开展对口交流,互学互鉴,切磋技艺,搭建高水平的中医翻译人才培养平台。

结语

加强中医术语英译研究,规范术语翻译,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应有之义。作为中医药经典著作,《伤寒论》蕴含着丰富的中医理论精华和实践智慧,其术语英译工作更应引起重视。统一规范的术语翻译有利于中医药在国际学界的准确理解和把握,灵活得当的翻译策略有助于提高译文的科学性与可读性,文化差异的有效弥合则是增强中医药国际认同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白雅雯,麻春杰.从译文可接受性角度探讨《伤寒论》病证名的英译[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 22(10):3.DOI:CNKI:SUN:ZYJC.0.2016-10-039.

[2]谷峰.中医药文化传播视角下《伤寒论》中方剂名的英译[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 27(1):146-148,163.

[3] 谷峰.中医药文化传播视角下《伤寒论》中方剂名的英译[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

作者简介:丁兰(1983年11月14日),女,汉,湖南长沙,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英语教学和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