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藁城中西医结合医院 急诊科 河北石家庄 052160)
【摘要】目的:探究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急诊抢救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3年3月——2024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急诊抢救危重症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并以静脉穿刺的差异性对其展开组别划分,将选用常规外周静脉穿刺术的39例患者确定为参照组,将选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39例患者确定为研究组。记录并比较两种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相比于参照组,研究组的实施效果更佳,(p>0.05)。结论: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急诊抢救危重症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优势。
【关键词】急诊抢救;危重症;深静脉穿刺置管术
急诊抢救的患者具有症状严重,病情复杂等显著特征,需要及时进行抢救,并有效建立静脉通道,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但由于急诊抢救的危重症患者多合并休克,昏迷等相关症状,在导致末梢静脉塌陷的同时,给静脉通道的建立带来较大难度。常规外周静脉穿刺是既往急诊抢救中常用的穿刺方式,在给药时间方面存在较大局限性,从而延长血药浓度的达峰时间,再加上常规穿刺很容易影响气管插管等相关操作,所以,对抢救效果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在医疗技术不断更新的背景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增,并以管腔大,血流速度快等优势得到急诊科医护人员的青睐[1]。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急诊抢救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展开探究,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23年3月——2024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急诊抢救危重症患者为课题研究对象,并静脉穿刺的差异性将其分成两组,即参照组(39例)与研究组(39例)。前一组中含女性18例,男性21例,年龄上限为72周岁,下限为23周岁,均值约为(45.37±3.62)岁;后一组中含女性17例,男性22例,年龄上限为73周岁,下限为24周岁,均值约为(45.63±3.57)岁。
1.2方法
参照组选用常规外周静脉穿刺术。研究组选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具体如下:(1)颈内静脉穿刺: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体位,头部适当放低,并向后稍仰,偏向一侧。进针选在颈总动脉外缘0.5厘米处,且针与皮肤保持30°-40°的角度。(2)股静脉穿刺:协助患者保持平卧体位,穿刺置管侧下肢外展 20°角,进针选在股动脉搏动内侧0.5厘米到1厘米处,以及腹股沟韧带下3厘米处。(3)锁骨下静脉穿刺:在协助患者保持平卧体位后在其背部垫一高度适中的软枕,进针选在锁骨中点下缘1.5厘米到2厘米位置。方向对准胸锁关节以上1厘米到喉结下方1厘米位置。
1.3观察指标
比对两组的穿刺成功率与留置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3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X±S),行t检验;概率值:[例(%)],行卡方(χ2)检验,P值小于0.05,证明有统计学意义;反之,证明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组间相比,研究组的穿刺成功率较参照组更高,留置时间较参照组更长,(p<0.05),如表1所示。
表1比对两组的穿刺成功率与留置时间
组别 | 例数 | 穿刺成功率[例(%)] | 留置时间(X±S,h) |
参照组 | 39 | 31(79.49) | 21.41±5.78 |
研究组 | 39 | 37(94.87) | 37.62±10.89 |
t值 | 4.129 | 8.211 | |
p值 | 0.042 | 0.000 |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快速普及和发展,其逐渐成为急诊抢救危重症患者的常用穿刺方式,并以简便的操作和较高的成功率,有效弥补了常规穿刺的不足[2]。通过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方法,且留置时间更长,(p<0.05)。提示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不仅能够显著提升穿刺成功率,还能帮助患者减少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为临床抢救成功提供重要保障。
综上所述,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急诊抢救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 王霆, 奚培培,张霞.超声引导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急诊危重症中的应用体会[J].临床急诊杂志,2021,22(09):627-630.
[2] 梅建成, 廖彧, 张洪浩, 肖日安,陈斌.急诊抢救危重症患者实施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效果分析[J].中国处方药,2020,18(01):171-172.